-
公开(公告)号:CN101296863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80040081.1
申请日:200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5/45 , C01B25/377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5825 , H01M4/62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较低温度下获得具有优异的结晶性和高纯度的LiMnPO4。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LiMnPO4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向溶解有Mn源的Mn源溶液中添加沉淀剂进行沉淀,以获得锰的氢氧化物(Mn(OH)x)的沉淀物;通过将所述沉淀物分散在还原溶剂中进行还原,以获得还原后的分散溶液;将Li源溶液和P源溶液添加至所述还原后的分散溶液中,以获得添加后的分散溶液;进行pH调节,以将所述添加后的分散溶液的pH调节在3~6的范围内,从而获得pH调节的分散溶液;和通过在压力条件下加热以使所述pH调节的分散溶液反应来进行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2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841153.1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全固体电池。在将活性材料层以及固体电解质层进行压制时,抑制活性材料粒子对固体电解质层的嵌入、贯穿,抑制正负极间的短路的发生。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第1工序,在固体电解质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层叠活性材料层而形成层叠体;和第2工序,将所述层叠体进行压制而形成成形体,在所述第1工序中,所述活性材料层包含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子,在所述第2工序中,通过将所述层叠体进行压制,从而将所述活性材料层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界面部分处存在的所述二次粒子粉碎而形成一次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38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44460.4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C03C3/14 , C03C4/18 , H01M4/131 , H01M10/056 , H01M10/0566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3C3/16 , C03C3/19 , C03C4/14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含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是非晶,且由LixA[PaM1-a]yOz表示,其中,在该式中,A为Mn或Ni;M为具有比P低的电负度的玻璃形成元素;且x、y、a和z分别满足1<x≤2.5,0<y≤3,0≤a<1以及z=(x+(A的价数)+(P的价数)×a×y+(M的价数)×(1-a)×y)/2。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413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80000915.5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基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C01B25/45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活性物质是使得Li3PO4相混在具有LixFePyOz组成的非晶铁磷酸盐配合物中。将本发明的电极活性物质应用于二次电池抑制降低不可逆容量的不可逆反应,从而甚至当在高电位下使用时也使得能够保持高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32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01116.X
申请日:2008-04-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525 , H01M4/1397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电极活性材料主要是由Li x FeP y O z 表示的非晶磷酸铁复合物,其中x和y的值分别独立地满足2<x≤2.5和1.5≤y≤2;z=(x+5y+铁的化合价)/2,以满足化学计量比;铁的化合价为2或3。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841153.1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全固体电池。在将活性材料层以及固体电解质层进行压制时,抑制活性材料粒子对固体电解质层的嵌入、贯穿,抑制正负极间的短路的发生。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第1工序,在固体电解质层的至少一个表面层叠活性材料层而形成层叠体;和第2工序,将所述层叠体进行压制而形成成形体,在所述第1工序中,所述活性材料层包含活性材料的二次粒子,在所述第2工序中,通过将所述层叠体进行压制,从而将所述活性材料层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界面部分处存在的所述二次粒子粉碎而形成一次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387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080044460.4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C03C3/14 , C03C4/18 , H01M4/131 , H01M10/056 , H01M10/0566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3C3/16 , C03C3/19 , C03C4/14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含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是非晶,且由LixA[PaM1-a]yOz表示,其中,在该式中,A为Mn或Ni;M为具有比P低的电负度的玻璃形成元素;且x、y、a和z分别满足1<x≤2.5,0<y≤3,0≤a<1以及z=(x+(A的价数)+(P的价数)×a×y+(M的价数)×(1-a)×y)/2。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91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010931.2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IPC: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3C3/14 , C03C4/18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与电解质分解电位为Ve的电解质溶液一起使用的电极活性材料,其由通式LixFeMyO2表示并且是非晶的。在该通式中,x和y的值分别独立地满足1<x≤2.5和0<y≤3,而z=(x+(Fe的化合价)+(M的化合价)×y)/2以满足化学计量,并且M代表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玻璃形成体元素。M的平均电负性小于(Ve+6.74)/5.41。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919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80010931.2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IPC: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3C3/14 , C03C4/18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Abstract: 与电解质分解电位为Ve的电解质溶液一起使用的电极活性材料,其由通式Li x FeM y O 2 表示并且是非晶的。在该通式中,x和y的值分别独立地满足1<x≤2.5和0<y≤3,而z=(x+(Fe的化合价)+(M的化合价)×y)/2以满足化学计量,并且M代表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玻璃形成体元素。M的平均电负性小于(Ve+6.74)/5.41。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413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80000915.5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基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C01B25/45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活性物质是使得Li3PO4相混在具有LixFePyOz组成的非晶铁磷酸盐配合物中。将本发明的电极活性物质应用于二次电池抑制降低不可逆容量的不可逆反应,从而甚至当在高电位下使用时也使得能够保持高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