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029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460272.4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 , F16D27/00 , G03G15/757 , G03G21/1647 , G03G2221/16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驱动传递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驱动传递机构包括电磁离合器以及驱动输出齿轮。驱动输出齿轮具有被配置在同轴上且能够各自独立地旋转的第一输出齿轮部以及第二输出齿轮部。驱动传递机构使用第一驱动传递路径以及第二驱动传递路径传递驱动力,第一驱动传递路径包括具有与离合器输入齿轮相同的轴且相同的齿轮规格并被输入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的离合器空转齿轮、第一空转齿轮以及第一输出齿轮部,且不管是否向电磁离合器通电都能够将驱动力传递到与第一输出齿轮部连结的被旋转部件,第二驱动传递路径包括离合器输出齿轮、第二空转齿轮以及第二输出齿轮部,并且仅在电磁离合器被通电时能够将驱动力传递到与第二输出齿轮部连结的被旋转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659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305529.4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B41J2/01 , G01B7/06 , G01B7/14 , B41J25/308 , B41J29/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检测系统和喷墨记录装置,目的在于以高精度对检测对象装置的动作量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对象装置,具备绕第一轴旋转的第一旋转部件,第一旋转部件每旋转N分之1周,检测对象装置反复进行与第一旋转部件的旋转角对应的动作,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检测装置,具备通过从第一旋转部件传递的驱动力而绕第二轴旋转的第二旋转部件,第二旋转部件每旋转1周,根据第二旋转部件的旋转角,输出值反复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第一旋转部件每旋转N分之1周,第二旋转部件旋转1周,对所述第一旋转部件的旋转N分之1周的区域分配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值的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全范围中的可保证检测精度的预定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659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305523.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B41J2/01 , G01B7/06 , G01B7/14 , B41J25/308 , B41J29/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检测系统和喷墨记录装置,目的在于以高精度对检测对象装置的动作量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对象装置,具备绕第一轴旋转的第一旋转部件,第一旋转部件每旋转N分之1周,检测对象装置反复进行与第一旋转部件的旋转角对应的动作,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检测装置,具备通过从第一旋转部件传递的驱动力而绕第二轴旋转的第二旋转部件,第二旋转部件每旋转1周,根据第二旋转部件的旋转角,输出值反复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第一旋转部件每旋转N分之1周,第二旋转部件旋转1周。
-
公开(公告)号:CN118618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58441.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野雅彦
Abstract: 输送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和搬出搬入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朝向外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将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被搬入的所述记录介质朝向内部输送。所述搬出搬入机构联动地进行如下动作:接收所述输送机构朝向外部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并将所述记录介质朝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进一步输送的动作;以及接收从外部被搬入的所述记录介质并将所述记录介质朝向所述输送机构进一步输送的动作。根据本发明,输送装置的构造变得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49546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350439.7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野雅彦
IPC: G03G21/18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传递机构具有驱动输入齿轮部、输出侧联轴器和螺旋弹簧。驱动输入齿轮部具有:圆筒状的凸起,其形成于旋转中心;齿圈,其与凸起呈同心圆状地形成于凸起的径向外侧,且在外周面形成有齿轮齿;和连结板,其用于连结凸起和齿圈,该驱动输入齿轮部与驱动输入侧齿轮连结。输出侧联轴器通过以与驱动输入齿轮部相同的旋转轴为中心与驱动输入齿轮部一起旋转,来将驱动输入齿轮部的驱动力输出到被驱动部件。螺旋弹簧沿着旋转轴对输出侧联轴器向远离驱动输入齿轮部的方向施力。驱动输入齿轮部和输出侧联轴器能以滑动销为旋转轴来进行旋转,该滑动销被插入到形成于凸起的滑动孔。螺旋弹簧被夹持在输出侧联轴器和滑动销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8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611025699.2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野雅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驱动传递装置及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驱动传递装置具备驱动力接受部、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以及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驱动力接受部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接受驱动力。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各个第一旋转体传递。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能够切换为第一传递状态和第二传递状态,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各个第二旋转体传递,第二传递状态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仅向第一构造体的第二旋转体传递。本发明的驱动传递装置能够以一个驱动电机来根据需要驱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62917.4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目的在于,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抑制感光鼓与显影辊的按压力的变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鼓单元、显影单元、显影辊轴承、引导部、施力部。所述鼓单元具备感光鼓。所述显影单元具备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轴承支撑所述显影辊,相对于所述显影单元而言容许径向位移以及绕轴的旋转。所述引导部形成于所述鼓单元,向与所述感光鼓接近以及分离的方向引导所述显影辊轴承。所述施力部对所述显影单元向将所述显影辊向所述感光鼓按压的方向施力。所述显影单元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将所述显影辊轴承相对于所述显影单元的旋转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27236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41092.9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PC: G03G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驱动机构具备第一齿轮机构、运动变换机构、致动器及机械离合器。致动器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使变位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变位。机械离合器根据输入齿轮的多个卡合部分别是否与变位部卡合,在将第一齿轮机构的旋转力传递给运动变换机构的连结状态与不传递的非连结状态之间切换。多个卡合部被形成在周向上的小于180度的中心角的范围内的多个部位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及具备该驱动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与运动变换机构一同采用离合器的情况下,能够将运动变换机构的状态控制为目标状态,而不需要掌握运动变换机构的状态的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25699.2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野雅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驱动传递装置及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驱动传递装置具备驱动力接受部、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以及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驱动力接受部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接受驱动力。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各个第一旋转体传递。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能够切换为第一传递状态和第二传递状态,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各个第二旋转体传递,第二传递状态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仅向第一构造体的第二旋转体传递。本发明的驱动传递装置能够以一个驱动电机来根据需要驱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51484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506691.2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野雅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33/34 , F16H1/06 , G03G21/105 , G03G21/1647 , G03G2221/16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驱动装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支持部件和第二支持部件。第一齿轮固定在搬送螺杆上。第二齿轮是在搬送螺杆的轴心方向上与第一齿轮并排设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咬合,向该两个齿轮提供驱动力。第一支持部件可于径向的一个方向移动地支持第一齿轮。第二支持部件不能径向移动地支持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齿数与第二齿轮的齿数不同,且在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侧的面形成有第一凸轮部。在第二齿轮的第一齿轮侧的面形成有第二凸轮部。两个凸轮部将伴随第三齿轮的旋转而产生的第一以及第二齿轮间的周向的相对位移,按照该第三齿轮的转数,以规定周期转换为第一齿轮的所述一个方向的位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