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20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500238.7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具备折叠处理部、排出部、层叠放置托盘、移位单元、一对整合部件、以及控制部。一对整合部件包括配置于层叠放置在层叠放置托盘上的薄片体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第1整合部件以及第2整合部件。在进行了分拣处理工序后层叠放置于层叠放置托盘的薄片体摞中包括进行了折叠处理工序后的薄片体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第2整合模式或者不执行整合处理工序,所述第2整合模式下,对被移位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一侧的第1移位位置的薄片体仅利用第1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对移位到另一侧的第2移位位置的薄片体仅利用第2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20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500238.7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具备折叠处理部、排出部、层叠放置托盘、移位单元、一对整合部件、以及控制部。一对整合部件包括配置于层叠放置在层叠放置托盘上的薄片体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第1整合部件以及第2整合部件。在进行了分拣处理工序后层叠放置于层叠放置托盘的薄片体摞中包括进行了折叠处理工序后的薄片体的情况下,控制部执行第2整合模式或者不执行整合处理工序,所述第2整合模式下,对被移位到层叠放置托盘上的一侧的第1移位位置的薄片体仅利用第1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对移位到另一侧的第2移位位置的薄片体仅利用第2整合部件进行整合处理工序。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3463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42263.8

    申请日:2017-10-11

    Inventor: 颖川圭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和具备该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所述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具备打孔装置和对准辊。打孔装置能沿平行与薄片体输送方向垂直的、薄片体宽度方向的薄片体的第一侧端缘、以及平行薄片体输送方向的、薄片体的第二侧端缘形成穿孔。对准辊相对打孔装置、配置在薄片体输送方向下游侧。打孔装置包括:在薄片体上形成穿孔的打孔单元;检测薄片体的第二侧端缘的边缘传感器。当沿薄片体的第二侧端缘形成穿孔时,不必由对准辊修正薄片体的斜行,边缘传感器检测第二侧端缘,打孔单元在薄片体上形成穿孔。

    卷曲校正装置、及具备该卷曲校正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32865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10596663.X

    申请日:2013-11-22

    Inventor: 颖川圭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曲校正装置、及具备该卷曲校正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卷曲校正装置对片材的卷曲进行校正。卷曲校正装置具备第1辊、第2辊、支持单元及驱动控制部。第1辊以第1旋转轴为轴心旋转,并且第1辊能够弹性变形。第2辊以与第1旋转轴平行的第2旋转轴为轴心旋转,并且,第2辊通过被第1辊按压,来使第1辊弹性变形,并与第1辊之间形成弯曲的夹持部。片材通过第2辊的旋转而被输送。支持单元将第1辊及第2辊支持为能够旋转。并且,支持单元能够以与第1旋转轴平行设置的第3旋转轴为轴心旋转。驱动控制部在片材被夹持部夹持着输送时使支持单元旋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