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滚筒式衣物干燥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92682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7118.8

    申请日:2014-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F58/06 D06F58/04 D06F58/20

    Abstract: 一种旋转滚筒式衣物干燥机(1),包括结构确定用于容纳待干燥的衣物的转筒(3)、结构确定用于供应穿过所述转筒(3)的热空气流的热空气发生器(6)、以及下支撑基座(11),该下支撑基座结构确定用于搁置在地板上并且用于容纳该热空气发生器(6)的至少一部分。该热空气发生器(6)进而包括:-空气导管;以及-空气循环装置,这些空气循环装置沿该空气导管定位并且结构确定用于在该空气导管内产生气流(f),该气流流动经过该转筒(3)并且经过该转筒(3)内部的衣物。该旋转滚筒式衣物干燥机(1)的特征在于,该干燥机(1)的后壁(2b)包括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支撑隔板(14a)。中央凸起(141a)被设置在该支撑隔板(14a)上并且叶轮的蜗壳(150)的一部分(142b)跨在被实施在该支撑隔板(14a)中的桥元件(144a)上;使得在该桥元件(144a)与该蜗壳(150)的该部分(142b)之间形成空凹切(220)。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公开(公告)号:CN10657442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80043830.5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1),该衣物干燥机包括:‑外壳(2),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滚筒(3),所述外壳(2)包括底座(24),该底座限定了底座平面(X,Y),并且在该底座中,该底座的第一纵向半部(24第一半部)和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是借助于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X,Y)且经过该滚筒(3)的旋转轴线(R)的第一平面(P1)可辨别的;‑热泵系统(30),该热泵系统包括第一热交换器(3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32);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相应大部分体积被安排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第一纵向半部(24第一半部)内在处理空气管道(18)中;‑所述处理空气管道包括在所述底座中形成的底座处理空气导管,该底座处理空气导管包括将所述处理空气在处理空气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31)离开的处理空气排出口(28m)与处理空气离开所述底座(24)的底座处理空气出口(19)之间引导的底座处理空气导管部(28);‑主风扇(12),该主风扇包括叶轮(12a),所述主风扇(12)位于该底座处理空气出口(19)附近并且具有叶轮处理空气进口,在该叶轮处理空气进口中限定了叶轮入口平面(Pimp);‑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器(31)的任何点与所述叶轮入口平面(Pimp)之间的距离(Dcond)可以长于或等于12cm。

    衣物干燥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352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379030.1

    申请日:2017-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F58/02 D06F58/20 D06F5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衣物干燥机,衣物干燥机包括:外壳体;滚筒;背壁,背壁包括可透过空气的部分,可透过空气的部分具有界定边缘;热空气发生器;壳体的后壁包括面向滚筒的后端的外盖,外盖界定内管道,内管道流体连接至热空气发生器,内管道将处理干燥空气流朝向滚筒的后端引导;壳体的后壁还包括空气偏导构件,空气偏导构件定位在内管道中且固定至后壁使得空气偏导构件相对于滚筒静止不动,空气偏导构件构造成将大部分在内管道中流动的处理干燥空气流朝向滚筒的背壁的位于穿过滚筒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下方的部分偏导,滚筒的背壁的所述部分包括背壁的可透过空气的部分的界定边缘的一部分。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618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5820.5

    申请日:2015-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F58/206 D06F58/08 D06F5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该衣物干燥机包括:外壳(2),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用于接纳有待干燥的负载的滚筒(3),所述滚筒易于围绕旋转轴线(R)旋转,所述外壳包括限定底表面(24bs)的底座(24);处理空气管道(18),该处理空气管道与该滚筒(3)流体连通,在该处理空气管道中,处理空气流易于流动;热泵系统(30),该热泵系统具有制冷剂能够在其中流动的热泵回路,所述热泵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31),在该第一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冷却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加热;以及第二热交换器(32),在该第二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加热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冷却;所述第一热交换器(31)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易于在所述热泵回路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处理空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压缩机(33),该压缩机用于压缩离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31)的制冷剂并且位于所述底座(24)内;马达(50),该马达易于旋转所述滚筒(3),以及至少一个马达支架(53),该马达支架易于支撑所述马达(50)的部件;压缩机空气管道(150),该压缩机空气管道允许压缩机空气从所述外壳(2)的内侧流过其中到达该外壳的外侧或者反之亦然;所述压缩机空气管道(150)包括第一孔口(54),该第一孔口用于在所述马达支架(53)的面向所述压缩机(33)的部分处实现的压缩机空气,以及第二孔口(55),该第二孔口用于在所述底座(24)的所述底表面(24bs)处实现的所述压缩机空气。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公开(公告)号:CN106605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80045537.2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1),该衣物干燥机包括:‑外壳(2),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用于接纳有待干燥的负载的滚筒(3),所述滚筒易于围绕滚筒轴线(R)旋转,所述外壳(2)包括o后壁(21)和前壁(20)、实现在所述前壁上以进出所述滚筒(3)的孔口(4a),该后壁和该前壁分别限定所述外壳(2)的后侧和前侧;o底座(24),该底座限定底座平面(X,Y);‑与该滚筒(3)流体连通的处理空气管道(18),在该处理空气管道中,处理空气流易于流动,所述处理空气管道包括具有进口(17)的滚筒排气处理空气管道(18a),在该进口中输送离开所述滚筒(3)的处理空气;‑热泵(30),该热泵具有制冷剂能够在其中流动的热泵回路,所述热泵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31),在该第一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冷却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加热;以及第二热交换器(32),在该第二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加热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冷却;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热交换器(31,32)被安排在处理空气管道(18)中以便在所述热泵回路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处理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滚筒排气处理空气管道(18a)包括围绕所述进口(17)并且限定前端和后端的进口边缘(17s);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的第一部分(32b)位于所述进口边缘(17s)的所述后端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的第二部分(32d)位于所述滚筒(3)的下方。

    衣物干燥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7442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2318.9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1),该衣物干燥机包括干燥机机柜(2)和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干燥机机柜内的滚筒(3)。该干燥机机柜包括前隔板(70)、后隔板(60)以及底座(24),该底座是以塑料材料来实现的并且包括上壳体部(24a)以及附接到该上壳体部的下壳体部(24b)。该滚筒具有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该第一端是面向所述前隔板的开放端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该前隔板,该第二端由与该滚筒整体旋转的后壁(8)固定地封闭。该第二端面向所述后隔板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该后隔板。该衣物干燥机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机机柜内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滚筒的至少一个第一滚轮(10a)和至少一个第二滚轮(10b);用于在所述滚筒的所述第一端附近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滚轮的至少一个第一滚轮支撑件(100a),以及用于在所述滚筒的所述第二端附近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滚轮的至少一个第二滚轮支撑件(100b)。该前隔板和该后隔板各自以塑料材料来实现。该至少一个第一滚轮支撑件设置在这些壳体部中的一者上或在所述前隔板中。该至少一个第二滚轮支撑件设置在这些壳体部中的一者上或在所述后隔板中。

    洗涤和/或烘干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361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02861.6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和/或烘干装置,包括:机壳,该机壳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前壁、后壁以及基底,所述后壁包括下边缘,所述基底限定基底平面并且支承所述后壁;洗涤和/或烘干室,该室适于容纳待被洗涤和/或烘干的衣物,该室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基底和所述后壁中的一者包括枢轴,并且所述基底和所述后壁中的另一者包括用于容置枢轴的座部,所述枢轴限定用于所述后壁的大致垂直于所述基底平面的旋转轴线,使得所述后壁适于围绕旋转轴线从第一半组装位置转动至第二组装位置,在第一半组装位置该后壁基本上仅通过所述枢轴连接至所述基底,在第二组装位置所述下边缘面对所述基底。

    衣物干燥机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7442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580042081.4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1),包括:‑干燥机机柜(2),包括前壁(20)和后壁(21);‑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机柜(2)内的滚筒(3),所述滚筒(3)具有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所述第二端由与该滚筒(3)一体地旋转的后壁(8)固定地封闭;‑干燥空气发生器(30),易于产生穿过所述滚筒(3)的干燥空气流;‑至少一个滚筒支撑组件(10;41;101;40),用于在所述机柜(2)内沿着旋转轴线(R)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滚筒(3);‑其中,所述前壁(20)包括前隔板(70),所述滚筒的第一端(3a)以轴向旋转方式联接到该前隔板,所述前隔板以塑料材料实现为整体件,并且所述后壁(21)包括‑后隔板(60),所述滚筒的第二端(3b)以轴向旋转的方式联接到该后隔板,所述后隔板被实现为塑料材料的、并且一侧面向所述滚筒(3)且另一侧面向该机柜的外部的整体件,并且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滚筒支撑组件(10;41;101;40)的一部分(41;101)。

    包括热泵系统的衣物干燥机

    公开(公告)号:CN10660501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580045537.2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1),该衣物干燥机包括:‑外壳(2),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用于接纳有待干燥的负载的滚筒(3),所述滚筒易于围绕滚筒轴线(R)旋转,所述外壳(2)包括o后壁(21)和前壁(20)、实现在所述前壁上以进出所述滚筒(3)的孔口(4a),该后壁和该前壁分别限定所述外壳(2)的后侧和前侧;o底座(24),该底座限定底座平面(X,Y);‑与该滚筒(3)流体连通的处理空气管道(18),在该处理空气管道中,处理空气流易于流动,所述处理空气管道包括具有进口(17)的滚筒排气处理空气管道(18a),在该进口中输送离开所述滚筒(3)的处理空气;‑热泵(30),该热泵具有制冷剂能够在其中流动的热泵回路,所述热泵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31),在该第一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冷却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加热;以及第二热交换器(32),在该第二热交换器中该制冷剂被加热并且该处理空气被冷却;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热交换器(31,32)被安排在处理空气管道(18)中以便在所述热泵回路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处理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滚筒排气处理空气管道(18a)包括围绕所述进口(17)并且限定前端和后端的进口边缘(17s);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的第一部分(32b)位于所述进口边缘(17s)的所述后端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32)的第二部分(32d)位于所述滚筒(3)的下方。

    热泵式衣物干燥机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181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80042078.2

    申请日:2015-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干燥机,该衣物干燥机包括:外壳,该外壳可旋转地支撑滚筒并且包括底座(24),该底座限定了底座平面(X,Y),并且在该底座中,第一纵向半部(24第一半部)和第二纵向半部(24第二半部)是借助于垂直于所述底座平面(X,Y)且经过滚筒轴线(R)的第一平面(P1)可辨别的;热泵系统(30),该热泵系统具有热泵回路,该热泵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31)和第二热交换器(32);处理空气管道(18),该处理空气管道包括形成在所述底座中的底座空气导管,该底座包括底座导管部(28),该底座导管部在处理空气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离开的处理空气排出口(28in)与处理空气离开所述底座的处理空气出口(19)之间引导所述处理空气,所述处理空气出口被定位在所述底座的第二纵向半部内,所述底座导管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管壁(28w),该一个或多个导管壁在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X,Y)的剖切平面(PT)的截面中限定了内曲线(28b)和外曲线(28a);其中对于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内曲线的长度(L2)的至少90%与100%之间,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纵向半部中的所述内曲线的切线(T1,T2,T3)与使用所述剖切平面(PT)剖切该第一平面形成的轴线(H1)形成了不同于90°的角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