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位切削工具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2937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12899.8

    申请日:2012-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4 B22F2005/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转位切削工具(100),其包括金属陶瓷,所述金属陶瓷包含75质量%至95质量%的硬质相,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结合相,所述结合相含有铁族金属。所述切削工具(100)包括从安装孔(5)的内周面(5r)向该切削工具的内部延伸的结构A的层和结构B的层,还包括比该结构B的层更靠所述切削工具内侧的结构C。嵌入物(100)的切削刃部(4r)的最外层表面部分由结构C构成。结构A基本上由结合相构成,结构B由TiCN和结合相构成,并且结构C由硬质相和结合相构成。

    金属陶瓷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46823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80001593.3

    申请日:2010-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4 B22F2998/00 B22F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用作切削工具的构成材料的金属陶瓷,以及被覆金属陶瓷工具,其中这种切削工具具有优异的抗破裂性,并且使切削工具能够切削被加工件,从而在被加工件上形成高质量的加工面。这种金属陶瓷包含由化合物构成硬质相、以及主要由铁族元素构成的粘合剂相,硬质相借助于粘合剂相而相互结合在一起,其中构成硬质相的所述化合物为(例如)选自周期表第4族、第5族和第6族中的金属的碳氮化物。这种金属陶瓷包含由具有不同组成和形态的四种晶粒形成的硬质相;因此,这种金属陶瓷具有高耐磨性,并具有优异的抗破裂性和耐焊接性,并且可提供质量令人满意的加工面。第一硬质相1由具有单相的晶粒形成,其中该单相晶粒由Ti(C,N)构成。第二硬质相2由具有核-边结构的晶粒形成,该核-边结构包含由Ti(C,N)构成的核部2a以及几乎覆盖住核部2a的周边部2b。第三硬质相3由具有核-边结构的晶粒形成,该核-边结构包含核部和周边部,并且该核部和周边部由包含Ti和W的复合的碳氮化物固溶体构成,核部3a的W浓度高于周边部3b中的W浓度。第四硬质相4由具有单相的晶粒形成,该单相晶粒由含有Ti的复合的碳氮化物固溶体构成。

    硬质合金及使用了该硬质合金的超高压发生装置用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57689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80004581.9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具备由多个碳化钨粒子构成的第1相和含有钴的第2相,所述硬质合金含有铬和钒,所述铬相对于所述钴的以质量为基准的百分率为5%以上9%以下,所述钒相对于所述钴的以质量为基准的百分率为2%以上5%以下,所述第2相的面积比率为7.5面积%以上13.5面积%以下,所述第2相的个数为1000个以上,所述第2相的面积比率和所述第2相的个数是通过对所述硬质合金的剖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从而在101μm2的测定视野中测定的。

    硬质合金及具备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6983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80042790.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具备由多个碳化钨粒子构成的第1相、以及包含钴的第2相,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所述硬质合金而得的图像中,所述第1相的比例为78面积%以上且小于100面积%,并且所述第2相的比例超过0面积%且为22面积%以下,在所述图像中,当计算所述碳化钨粒子各自的圆当量直径时,所述圆当量直径的平均值为0.5μm以上1.2μm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为0.3μm以下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为10%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超过1.8μm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小于2%,所述硬质合金的所述钴的基于质量的含量超过0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硬质合金及具备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6983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80042790.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具备由多个碳化钨粒子构成的第1相、以及包含钴的第2相,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所述硬质合金而得的图像中,所述第1相的比例为78面积%以上且小于100面积%,并且所述第2相的比例超过0面积%且为22面积%以下,在所述图像中,当计算所述碳化钨粒子各自的圆当量直径时,所述圆当量直径的平均值为0.5μm以上1.2μm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为0.3μm以下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为10%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超过1.8μm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小于2%,所述硬质合金的所述钴的基于质量的含量超过0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