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极耳用箍状部件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9055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10166028.9

    申请日:201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箍状部件,其仅通过对所供给的带状铝导体在规定位置处切断,就可以得到设有能够软钎焊连接的金属材料的铝极耳。在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带状扁平导体(11)的表面上,隔着规定间隔局部地形成由易于软钎焊的导电性金属形成的金属层(12),在金属层之间,从扁平导体的两面粘贴有绝缘树脂薄膜。作为所述导电性金属,可以使用Ni、Sn、Au、Zn、Ag、Cu的其中任意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另外,优选金属层(1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5mm,利用局部镀敷、冷喷涂、冷压接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形成。

    用于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引线部件、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4465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513890.8

    申请日:2010-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在引线部件的导体中使用难以生成切削毛刺或切削粉的硬质材料,从而提供长期可靠性和操作性得到改善的用于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引线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引线部件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引线部件3、4是通过使绝缘膜5从两面贴合到箔状引线导体上而形成的,其中所述箔状引线导体由厚度为0.05~0.50mm的、抗张强度为100MPa以上的铝或抗张强度为215MPa以上的铜形成。在所述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中,例如,使用上述的引线部件作为引线导体,并用由包含金属箔层的多层膜构成的封装袋体1来密封,其中所述引线导体中,正极侧由铝形成、负极侧由铜形成。

    铝极耳用箍状部件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9055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66028.9

    申请日:201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箍状部件,其仅通过对所供给的带状铝导体在规定位置处切断,就可以得到设有能够软钎焊连接的金属材料的铝极耳。在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带状扁平导体(11)的表面上,隔着规定间隔局部地形成由易于软钎焊的导电性金属形成的金属层(12),在金属层之间,从扁平导体的两面粘贴有绝缘树脂薄膜。作为所述导电性金属,可以使用Ni、Sn、Au、Zn、Ag、Cu的其中任意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另外,优选金属层(1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5mm,利用局部镀敷、冷喷涂、冷压接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形成。

    用于将线性部件组装成条带状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0335931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03819583.6

    申请日:2003-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8 G02B6/4472

    Abstract: 通过一对位置调整部件(12a、12b)对多根光学纤维(11)进行定位后,以如下方式沿两个导向器(13、13)移动成对的位置调整部件(12a、12b),使它们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将条带支撑部件(15)放置在成对的位置调整部件(12a和12b)之间,以便支撑光学纤维11。通过支持部件(17a、17b)保持和固定多根光学纤维(11)。另外,通过条带支撑部件(15)和与它相对的冲压工具(19),夹持放置在条带支撑部件(15)上的多根光学纤维(11)。在条带纤维(10)的末端部分结构(110a)中,光学纤维(102)的末端部分是平行排列的,将胶带至少连接在所述末端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个上。

    极耳以及电池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79572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308422.0

    申请日:2013-07-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设备用的极耳和使用该极耳的电池,其中,该极耳不会由于冲击而发生断裂,由铝箔构成。极耳(3)构成为,从由实施了用于赋予耐电解液性的表面处理后的铝箔构成的长方形扁平导体(4)的两个表面,以使该扁平导体纵向的两端(4a、4b)露出,包覆该扁平导体横向的两端并伸出至外侧的方式,粘贴有绝缘树脂膜(5),其中,粘贴绝缘树脂膜后的上述铝箔的抗拉力大于或等于85N/mm2。另外,粘贴绝缘树脂膜后的上述铝箔,其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15%,铁含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到1.2至1.7重量%。另外,铝箔的厚度为0.05mm至0.5mm。

    引线部件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678430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161334.3

    申请日:2012-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线部件,其可以简单地识别各个引线部件的正反面,可以将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电极箔焊接在没有飞边的引线部件的面上。在引线部件(1)中,粘贴在扁平导体(2)的两面上的绝缘树脂薄膜(3、13)的物理特征彼此不同。例如,对于引线部件(1),在扁平导体(2)的两面上粘贴绝缘树脂薄膜(3、13),一侧的绝缘树脂薄膜(3)的外表面(13′)和另一侧的绝缘树脂薄膜(13)的外表面(13′)具有彼此不同的平均粗糙度。由此,易于识别引线部件的正反面。作为产生差异的物理特征也可以是尺寸或颜色。

    极耳引线以及蓄电设备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57745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709398.1

    申请日:2014-11-21

    Inventor: 田中浩介

    Abstract: 提供一种极耳引线,其焊料连接部是包层接合而成的结构,防止该极耳引线在包层接合部分和非包层接合部分的边界处发生弯折。在极耳引线(3)中,在极耳引线主体(3a)的与非水电解质电池(1)内的电极板引线(5)连接的上述引线连接侧的相反侧,具有焊料连接用的金属导体进行包层接合后的包层接合部(3c)。极耳引线(3)具有绝缘树脂膜(3a),该绝缘树脂膜(3a)用于在使该极耳引线(3)插入至非水电解质电池(1)的电解液的封入体(2)后的状态下对封入体(2)进行密封封装,金属导体的包层接合部(3c)和非包层接合部的边界部分由绝缘部件(3a)覆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