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376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580037394.0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配线模块(49)包括:配线基板(69);基部(38),所述配线基板(69)被放置在所述基部(38)处;和粘结层(59),所述粘结层(59)将所述配线基板(69)粘结到所述基部(38)。所述配线基板(69)包括:平台部(60),所述平台部(60)上安装有发电元件(19);和配线部(63),所述配线部(63)电连接到所述发电元件(19)。所述粘结层(59)具有:平台粘结区域(50),所述平台粘结区域(50)将所述平台部(60)粘结到所述基部(38);和配线粘结区域(53),所述配线粘结区域(53)将所述配线部(63)粘结到所述基部(38)。所述配线粘结区域(53)的宽度小于所述平台粘结区域(50)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94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349457.2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光光伏模块、聚光光伏面板和聚光光伏设备。聚光光伏模块(1M)包括:壳体(11),其一个面上具有敞开面(11a);多个电池(21),其以阵列形式设置在壳体的底板上;和作为聚光部件的透镜面板(13),其被安装在壳体上,以覆盖敞开面,并面对底板,且由在菲涅耳透镜(13f)的各个光轴上与电池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多个菲涅耳透镜构成,每个菲涅耳透镜是用于聚集阳光的聚光透镜。壳体包括由侧壁板(16)构成的框架(15),该侧壁板由树脂形成且设置成沿底板的外边缘竖立,且在所述框架内侧设置有相对于所述侧壁板的内侧表面向内凸出的屏蔽板(30),其被构造成阻挡由所述聚光透镜聚集的阳光被施加到所述内侧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83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510087045.1
申请日:2015-02-25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光光伏单元、聚光光伏模块、聚光光伏面板和聚光光伏设备。作为光学系统基本单位的聚光光伏单元,包括:聚光部,该聚光部被构造为会聚阳光;电池,该电池被构造为接收由聚光部会聚的光来发电;包括框架部的封装件,该框架部具有绝缘性质并且环绕电池,该封装件处于与电池集成的关系;屏蔽板,该屏蔽板提供在聚光部和电池之间,并且包括允许由聚光部会聚的光有选择地由此通过的开口;以及保护板,该保护板作为在框架部上提供的耐热构件以使电池暴露于光并且屏蔽封装件,该保护板只与框架部接触,并且确保离电池的带电部有预定绝缘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2514.0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1/054 , H02S40/22 , H02S20/10 , H02S20/32
Abstract: 当光学路径上的上下位置关系被定义为使得初级聚光部分位于在次级聚光部分的上方位置处时,次级聚光部分包括:设置在发电元件上方的次级透镜;透镜支撑部分,该透镜支撑部分是座架,该座架包围发电元件并且被配置为将次级透镜安装到该座架,该透镜支撑部分被配置为以次级透镜具有间隙地设置在发电元件上方的状态来支撑次级透镜;由透光性树脂制成的覆盖部分,该覆盖部分被配置为覆盖次级透镜的表面;以及由透光性树脂制成的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在透镜支撑部分中填满发电元件与次级透镜之间的间隙的空间,并且透镜支撑部分的上端面包括:与次级透镜接触的内边缘;以及树脂接纳部分,其从内边缘延伸到外侧而不与次级透镜形成接触,该树脂接纳部分接纳覆盖部分的下端。
-
公开(公告)号:CN10653761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80037722.7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926 , H01L31/02013 , H01L31/0508 , H01L31/0543 , H02S20/32 , H02S30/10 , H02S40/22 , H02S40/34 , H02S40/42 , H05K1/0204 , H05K1/028 , H05K1/0281 , H05K1/142 , H05K1/144 , H05K1/189 , H05K3/301 , H05K2201/046 , H05K2201/049 , H05K2201/09263 , H05K2201/10121 , H05K2201/10143 , Y02E10/52
Abstract: 一种配线基板(69)被配置成在其上安装有发电部(30)。配线基板(69)包括平台部(60)和配线部(63)。配线部(63)的宽度小于平台部(60)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4194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529166.1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504 , B32B15/04 , H01L31/02008 , H01L31/0203 , H01L31/05 , H01L31/054 , H01L31/0543 , H05K1/02 , H05K1/0281 , H05K1/09 , H05K1/181 , H05K3/0052 , H05K2201/10121 , H05K2201/10143 , H05K2203/0228 , Y02E10/52 , H05K1/189 , H01L31/04 , H05K1/0203 , H05K3/0058 , H05K2201/05 , H05K2201/2009
Abstract: 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聚光光伏模块及面板,增加柔性印刷电路的可制造性。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聚光光伏的柔性印刷电路到该导电层;绝缘层(126),其具有绝缘性质;以及加强层(124),用于加强所述绝缘层(126),并且导电层、绝缘层以及加强层被按照此顺序接合在一起。在柔性印刷电路(12)中,加强层(124)由与导电层(127)相同的材料形成。(12)包括:导电层(127),发电元件(121)被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2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80002218.9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1/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01 , H01L31/02008 , H01L31/0203 , H01L31/048 , H01L31/0504 , H01L31/0508 , H01L31/0512 , H01L31/0543 , H02S40/22 , Y02E10/52
Abstract: 一种聚光光伏模块(1M),设有:由金属构成的器皿形壳体(11);和柔性印刷线路板(12),其设置为与壳体(11)的内表面接触。柔性印刷线路板(12)具有绝缘层(124)、绝缘基板(121a)、图案(121b)、多个发电元件(122)和绝缘层(126)。绝缘层(124)与壳体(11)的底面(11a)接触。绝缘基板(121a)设置在绝缘层(124)上,并且具有挠性。图案(121b)由导体构成,并且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121a)上。多个发电元件(122)安装在图案(121b)上。绝缘层(126)设置为覆盖图案(121b)的除安装有发电元件(122)的部分以外的整个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680042531.4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L31/054
Abstract: 当光学路径上的上下位置关系被定义为使得初级聚光部分位于在次级聚光部分的上方位置处时,所述次级聚光部分包括:设置在发电元件上方的次级透镜;透镜支撑部分,其被配置为支撑所述次级透镜;以及遮蔽板,该遮蔽板是平板形构件,该平板形构件防止太阳光穿过其中而允许所述次级透镜的上部部分从在所述平板形构件中形成的孔暴露,所述遮蔽板以安装到所述透镜支撑部分的状态而被固定,所述遮蔽板被配置为遮挡会聚在位于所述次级透镜外部的位置处的光。
-
公开(公告)号:CN106028675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610169285.0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接合结构和接合方法以及聚光型光伏模块。所述接合结构包括:接线盒,被配置为将装置的内部电路和外部导体彼此连接;金属电极,其在所述接线盒中并且被接合到所述外部导体;以及细片状的柔性印刷电路,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形成所述内部电路并且具有将被接合到所述金属电极上的端部。所述金属电极具有将以重叠的方式被接合到所述端部上的接合部,并且确保所述接合部在被重叠在所述端部上之前的处在自由且单独的状态下的所述接合部具有的在该接合部和与该接合部相对的表面之间的间隙比所述端部(包括焊料)的厚度大,并且当所述接合部被按压时,所述接合部具有朝向所述相对的表面侧的可移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