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头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5206A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申请号:CN03146784.9

    申请日:200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在进一步小液滴化的同时降低排出方向的流动阻力、可以防止墨滴的排出速度下降的喷嘴形状的喷墨记录头。第二排出口部10的发泡室11侧的开口面,呈与排出口4的纵列配置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比垂直于排出口4的纵列配置方向上的长度长的形状,排出口部侧的开口面为与发泡室11侧的开口面全等的截面形状。在图中,第二排出口部10的沿大致平行于加热件1的形成面的方向切断的截面呈大致矩形形状。

    喷墨记录头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78656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50298.9

    申请日:2003-07-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4145 B41J2002/14387 B41J2002/14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在实现小液滴化的同时提高排出能量、过滤性能和排出频率特性的流路结构的喷墨记录头。在供应路径5内,配有用于缩小相对于液流方向成直角的流路截面的面积、并同时改变其面积(形状)的流路结构体3,流路结构体3由作为堵塞供应路径5的一部分的第一结构体的平坦的四棱柱3a和作为堵塞供应路径5的一部分的第二构造体的多个圆柱3b构成。四棱柱3a以供应路径5的整个宽度形成于基板34上,堵塞供应路径5的基板34侧。多个圆柱3b关于供应路径5的中心对称地配置在四棱柱3a上,从四棱柱3a至排出口板8沿供应路径5的高度方向延伸。

    液体排出头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4879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110127871.6

    申请日:200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排出头,包括:排出口板,其具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口;以及基板,其具有能量产生元件,该能量产生元件用于产生排出液体用的能量,其中,排出口在排出口的沿与液体排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中包括至少两个突起,所述突起具有彼此并置且朝向排出口的内部延伸的直线部和用于连接直线部的前端部。

    液体排出方法、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16712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680044668.X

    申请日:2006-11-29

    Abstract: 该液体排出头以如下方式布置:在排出口的沿液体排出方向的截面中,该排出口包括:至少一个突起,其是凸状并且形成在排出口内;用于保持液面的第一区域,该液面与伸长到排出口外部的柱状液体连接;以及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流阻低于第一区域中的流阻,使得沿与液体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排出口中的液体; 沿突起的凸出方向形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形成在突起的两侧,并且,满足1.6≥(x2/x1),其中,x1表示突起的关于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的长度,x2表示突起的根部的关于突起的宽度方向的宽度。

    液体喷射记录头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1971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08422.2

    申请日:2009-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603 B41J2/1433 B41J2/1626 B41J2002/14387

    Abstract: 一种液体喷射记录头,其包括:记录元件基板,其包括用于产生喷射液体用的能量的多个能量产生元件;以及流路形成构件,其被连接到记录元件基板,该流路形成构件包括与多个能量产生元件对应的多个喷出口并且包括与喷出口连通的多个流路。流路形成构件包括:孔列,其包括被配置成包围流路的孔;以及连通通路,其用于在靠近记录元件基板的位置建立相邻的孔之间的连通。

    喷墨记录头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6209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10002066.0

    申请日:2004-01-09

    Abstract: 喷墨记录头,包括第一排放口部分和第二排放口部分,第一排放口部分由排放口延伸出来,而第二排放口部分用于使第一排放口部分与发泡腔室联通。第二排放口部分设置有端面,其包括与第一排放口部分邻接的边界部分并平行于元件基板的主表面。在第二排放口部分由面向发泡腔室的开放表面延伸到面向第一排放口部分的端面的任何横截面处,第二排放口部分平行于元件基板的主表面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边界部分面积。面向发泡腔室的第二排放口部分的开放表面之横截面具有下述形状:使在垂直于排放口设置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平行于排放口设置方向上的长度。其可在不妨碍高密度设置排放口的前提下,防止墨液滴的排放速度因排放直径的减小而降低。

    喷墨记录头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75349A

    公开(公告)日:2004-02-18

    申请号:CN03146782.2

    申请日:200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迅速抑制再补充时产生的弯液面的振动、稳定地进行排出的喷嘴形状的喷墨记录头。第二排出口部10,在与形成有加热件1的元件基板的主面垂直且穿过排出口4的中心的任意的截面中,均呈四边形的下边位于发泡室8侧,前述四边形上边的角分别形成为曲线形状,并且,这些曲线形成为与前述四边形上边的各角内接的半径为R的圆的圆弧形状。

    液体喷射方法及液体喷头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087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99101791.9

    申请日:1999-02-10

    Abstract: 使用液体喷头的液体喷射方法,该液体喷头具有用于产生足够的热能以便在液体中生成气泡的电热换能元件,以及面对电热换能元件配置的喷射出口,它们以不小于每25.4mm300个的密度排列成一行,液体喷头还分别具有与喷射出口液体连通的液流通路,其中由电热换能元件产生的热能生成的气泡,在喷墨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时使之与空气连通,且其中以不小于7kHz的频率喷射不大于15×10-15m3的体积的液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