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设备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58663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910254170.1

    申请日:2009-12-10

    Inventor: 玉置修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9/38 B41J11/006 B41J11/007

    Abstract: 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喷墨头;输送机构;相对移动机构,使输送机构和喷墨头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位于记录位置或介质去除位置;检测装置,检测记录介质的阻塞;输出装置,响应于用户的指定操作输出阻塞清除完成信号;相对移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控制部分,第一控制部分控制相对移动机构进行第一操作,其中检测到阻塞时输送机构与喷墨头定位于介质去除位置,然后进行第二操作,其中输出阻塞清除完成信号时输送机构和喷墨头定位于记录位置;检测在喷墨头与输送机构之间存在记录介质的传感器;第二控制部分控制相对移动机构以在第二操作中检测到记录介质时防止输送机构和喷墨头彼此相向移动。本发明能防止喷墨头被阻塞的记录介质损坏。

    喷墨记录设备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58663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54170.1

    申请日:2009-12-10

    Inventor: 玉置修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9/38 B41J11/006 B41J11/007

    Abstract: 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喷墨头;输送机构;相对移动机构,使输送机构和喷墨头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位于记录位置或介质去除位置;检测装置,检测记录介质的阻塞;输出装置,响应于用户的指定操作输出阻塞清除完成信号;相对移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控制部分,第一控制部分控制相对移动机构进行第一操作,其中检测到阻塞时输送机构与喷墨头定位于介质去除位置,然后进行第二操作,其中输出阻塞清除完成信号时输送机构和喷墨头定位于记录位置;检测在喷墨头与输送机构之间存在记录介质的传感器;第二控制部分控制相对移动机构以在第二操作中检测到记录介质时防止输送机构和喷墨头彼此相向移动。本发明能防止喷墨头被阻塞的记录介质损坏。

    喷墨记录设备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2072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610163014.0

    申请日:2006-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5/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滑架;一对引导框架;图像记录头;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滑架沿着往复运动方向往复运动;以及间隙调节装置,通过利用滑架的往复运动中的一部分,所述间隙调节装置沿着与往复运动方向和输送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改变在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构件的每一个的滑动面和主框架之间的距离,并且由此沿着该垂直方向调节在记录介质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图像记录头之间的间隙。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记录介质厚度,使记录头沿着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运动,来调节在安装在滑架上记录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隙。

    运送控制装置、运送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67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80089725.6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提供能够增加一定期间内的打印处理数的运送控制装置、运送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打印系统(1)具备控制经由前处理装置(2A)而向多个打印机(3A~5D)的任一者运送台板(50)的台板运送机构(10)的CPU。台板运送机构(10)能够向具备由多个打印机(3A~5A)构成的第一打印机群的第一通道(81)和具备由多个打印机(3B~5B)构成的第二打印机群的第二通道(82)的任一者运送台板(50)。CPU执行判断向多个打印机的哪一个运送台板(50)的判断步骤,在判断步骤中,基于载置于台板(50)的布帛(P)来判断是将台板(50)向第一通道(81)运送还是将台板(50)向第二通道(82)运送。

    台板运送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67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89736.4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打印系统具备运送机构、台板支承构件(60)、打印运送机构、第一定位缸(70)。运送机构将台板(50)向前处理装置运送。台板支承构件(60)支承由运送机构运送的台板(50)。打印运送机构具备台板支承构件(60),将台板支承构件(60)向打印机运送。第一定位缸(70)将支承于台板支承构件(60)的台板(50)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于打印规定位置。

    输送控制系统、输送控制方法、输送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607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324183.2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向预定加工的加工装置输送对象物的输送控制系统、输送控制方法、输送控制装置。输送控制系统具备输送台板的输送部、设置于输送部且能够向输送部输送的台板所保持的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的打印机、与打印机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且控制输送部的PC。PC的存储部将打印机的识别信息和输送部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PC的CPU取得与打印机的识别信息建立了关联的输送部的识别信息。PC的CPU基于取得的识别信息来使输送部输送台板。

    运送控制装置和运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21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1501935.X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加一定期间内的打印处理数的运送控制装置和运送控制方法。打印系统具备对压印平板运送机构进行控制的CPU,该压印平板运送机构从压印平板的准备位置起经由对压印平板所载置的布帛进行前处理的前处理装置而向多个打印机之一运送压印平板。CPU执行基于压印平板所载置的布帛来判断向多个打印机中的哪个运送压印平板的判断步骤。CPU基于压印平板所载置的布帛来判断运送压印平板的打印机。因而,向适合于布帛的打印机之一运送压印平板,一定期间内的打印处理数增加。

    液体收容单元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0371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600107.8

    申请日:2018-06-12

    Inventor: 玉置修一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体收容体的周缘部分难以弯折的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单元具备:液体收容体,在具有挠性的片的内部具备收容液体的收容部;口栓,设置于液体收容体,在连接于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能够将收容部中收容的液体向喷墨打印机供给;板状构件,从与片的面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两侧夹持液体收容体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袋体,将液体收容体和板状构件包裹在内,在内部为减压状态时内表面与板状构件接触。液体收容体具有第一收容体端部、第二收容体端部、第三收容体端部、第四收容体端部。口栓设置于第一收容体端部。板状构件从上下方向的两侧夹持第一收容体端部~第四收容体端部。

    液体收容单元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03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600107.8

    申请日:2018-06-12

    Inventor: 玉置修一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体收容体的周缘部分难以弯折的液体收容单元。液体收容单元具备:液体收容体,在具有挠性的片的内部具备收容液体的收容部;口栓,设置于液体收容体,在连接于喷墨打印机的状态下能够将收容部中收容的液体向喷墨打印机供给;板状构件,从与片的面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两侧夹持液体收容体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及袋体,将液体收容体和板状构件包裹在内,在内部为减压状态时内表面与板状构件接触。液体收容体具有第一收容体端部、第二收容体端部、第三收容体端部、第四收容体端部。口栓设置于第一收容体端部。板状构件从上下方向的两侧夹持第一收容体端部~第四收容体端部。

    液体喷射设备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68562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328805.4

    申请日:2013-07-31

    Inventor: 玉置修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喷射设备。第一容器安装部被构造成使得存储液体的第一容器被安装在该第一容器安装部上。液体被从安装在第一容器安装部上的第一容器供应到第二容器。存储在第二容器中的液体被供应到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具有喷射表面。支撑部被设置成与喷射表面面对并且支撑记录介质。第一壳体保持液体喷射头和第二容器。第二壳体保持第一容器安装部和支撑部。第一壳体被联接到第二壳体使得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可移动。第一壳体采取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喷射表面与支撑部面对,在第二位置处,与在第一位置处相比,喷射表面离支撑部间隔较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