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108848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161599.8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北京送变电公司 , 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 宝鸡市银光电力机具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书豪 , 孟庆强 , 苏秀成 , 王成 , 董四清 , 刘学文 , 熊织明 , 陈海波 , 罗本壁 , 张甲雷 , 刘靖国 , 郎福堂 , 刘春田 , 梅丰 , 李瑞山 , 张为民 , 王佳 , 李春波 , 范伟捷 , 侯先智 , 陈兰 , 王艳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封网装置,涉及电网建设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性高、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跨越封网装置。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封网系统和与第一封网系统镜像对称的第二封网系统,第一封网系统与第二封网系统相距预定距离;第一封网系统包括:导轨提升结构设置在跨越架上;导轨提升结构能够沿着跨越架移动;封网结构的第一端与导轨提升结构转动连接,用于在导轨提升结构的带动下沿着跨越架移动;收放结构分别连接于跨越架和封网结构的第二端,用于当封网结构沿着跨越架移动至预定位置时,收放结构处于拉伸状态,使封网结构相对跨越架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206108640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161609.8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 北京送变电公司 , 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 宝鸡市银光电力机具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孟庆强 , 张书豪 , 王成 , 苏秀成 , 董四清 , 刘学文 , 熊织明 , 陈海波 , 张甲雷 , 罗本壁 , 李瑞山 , 刘靖国 , 梅丰 , 王佳 , 张为民 , 郎福堂 , 李春波 , 范伟捷 , 侯先智 , 陈兰 , 王艳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轨提升系统的跨越架,涉及电网建设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性高、封网迅速、经济合理的跨越架。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导轨提升系统的跨越架包括跨越架体和导轨提升系统。所述导轨提升系统包括导轨和提升结构;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跨越架体上,所述提升结构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并能够沿着所述导轨移动;所述导轨提升系统用于带动封网结构沿着所述跨越架体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204872772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50218.7
申请日:2015-06-26
IPC: B65G47/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动卸料装置及自动卸料系统,涉及卸料领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动卸料装置自动对外部装料件内的物料进行卸料,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动卸料装置,具有装料件卸料位置,自动卸料装置包括支撑件、传感器、驱动装置和移动件。传感器设置在支撑件上,装料件卸料位置位于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内,传感器配置为在感应到装料件卸料位置处的外部装料件时向外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驱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件驱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以驱动所述移动件沿轨迹运动,所述装料件卸料位置位于所述轨迹上。
-
公开(公告)号:CN203806428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123346.6
申请日:2014-03-18
IPC: B65D85/8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绝缘子技术领域,公开了复合绝缘子保护装置,包括软质基座,所述软质基座分别设有用于容置复合绝缘子伞裙的容置槽以及用于容置复合绝缘子护套的通孔,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绝缘子保护装置可以采用两个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的软质基座作为一对,对称扣装于复合绝缘子外表面,复合绝缘子的伞裙部分插入容置槽内,其中,从复合绝缘子的运输到吊装就位前,软质基座可以为复合绝缘子提供全程的有效保护;并且,通过设置的容置槽,复合绝缘子的伞裙部分在容置槽内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减少了与容置槽内壁的碰撞和摩擦,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绝缘子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4881623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50201.1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角钢组立测量仪,涉及测量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角钢的组立的效率。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角钢组立测量仪,包括支撑件、第一激光发射器、定位连接结构和水平仪;第一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用于发射第一激光线;定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支撑件和外部等边角钢,所述定位连接结构能够保持所述第一激光线位于所述外部等边角钢的对称面上,且与所述外部等边角钢的长度方向垂直;水平仪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用于指示所述支撑件的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钢组立测量仪适用于在等边角钢组立过程中对角钢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04824053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450194.5
申请日:2015-06-26
IPC: B66F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井下作业平台,涉及井下施工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其井下作业的安全性。井下作业平台包括:作业仓、吊具、物体探测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组件包括安全气囊以及控制器,安全气囊处于收缩状态,设置在作业仓和/或吊具上,控制器与物体探测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物体探测传感器的探测数值控制安全气囊从收缩状态转变为涨开状态。物体探测传感器用于探测作业仓的上方的物体。当位于作业仓上方的井壁出现井壁的塌方后,控制器会根据物体探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改变安全气囊的状态,从而使安全气囊能够膨胀挤压到井的井壁上,可防止位于安全气囊处的井壁继续塌陷,提高井下作业平台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190336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574224.9
申请日:2014-09-30
IPC: H02G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放线系统,包括:放线车、放线装置及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放置在所述放线车的车架上;所述的放线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盘,空心轴、盖及多个套设在所述空心轴上的放线卷;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牵引机、放线走板及张力机,所述放线走板包括引导过渡板、前旋转连接器及连接板,引导过渡板和连接板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的放线走板通过所述前旋转连接器连接所述牵引机;所述空心轴依次穿过所述放线卷的中心轴孔与所述支撑盘的中心轴,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盘底面;多个放线卷的多根导线的出线端分别从所述空心轴的上端口穿入,从所述空心轴的下端口穿出,然后进入放线走板,经过所述放线走板后连接张力机。
-
公开(公告)号:CN204861678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66250.4
申请日:2015-07-01
IPC: A45C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佩戴储物包,涉及背包领域,主要目的在于使多种不同设备便于分类携带。主要采用技术方案为:可佩戴储物包包括:佩戴部、储物包及M组插接头。佩戴部用于佩戴在用户佩戴部位上,保持可佩戴储物包与用户佩戴部位之间的位置关系。储物包位于佩戴部上,储物包内具有M个储物空间,每个储物空间用于容纳N种设备中的至少一种设备,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组插接头分别设置在M个储物空间内,每组插接头包括N种接头,N种接头用于与N种设备连接。使用人员可将需要携带的几种设备任意放置在不同的储物空间内,并使用与设备相互匹配的接头连接即可,组装方便,且使得可将多种不同设备便于分类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204238632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689965.1
申请日:2014-11-17
IPC: E04H12/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杆头和抱杆装置,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起吊铁塔构件时,对抱杆造成的偏心力过大的问题,保证抱杆整体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抱杆头,包括立柱和滑轮组支撑架,立柱为中空结构,安装在杆体上端,其外壁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通过孔,两个通过孔的连线穿过立柱的中心,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滑轮组支撑架为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通过孔下方的立柱外壁上,滑轮组支撑架的末端设置有滑轮总成安装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抱杆装置,包括杆体和抱杆头,抱杆头设置在杆体顶端。本实用新型的抱杆头和抱杆装置主要用于输电线路施工中高压铁塔等的架设,且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03802996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200840.8
申请日:2014-04-23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公开了安全带,包括用于穿戴的安全带本体以及与所述安全带本体相连的安全绳,安全带本体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气囊、气体发生装置以及触发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气体,气体发生装置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连通气囊内部;所述触发装置分别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电性连接。其中,由于采用了加速度传感器和气囊,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及时感应到穿戴人员的加速度变化异常,并通过触发装置启动气体发生装置给气囊充气,充气后的气囊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能够极大地减小穿戴人员遭受外界冲击时受到的力,进而给穿戴人员提供较好的保护,提高了安全带的安全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