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8374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195192.4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C07C231/10 , C07C233/11 , C07K5/062 , C07K1/13 , C07B5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硫代酰胺合成的重氧标记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合成方法如下:将硫代酰胺、重氧水、碱以及溶剂加入密闭反应容器中搅拌,搅拌完毕后再加入氧化剂;实验过程中采用硅胶板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进程,当监测到反应完全时即停止反应,然后将反应液过滤、浓缩、纯化,即得到重氧标记酰胺化合物。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出的重氧标记酰胺化合物的应用。本发明采用N‑卤代丁二酰亚胺型氧化剂活化硫代酰胺,用重氧水作为亲核试剂,可高效生成稳定同位素18O标记的酰胺化合物,该方法制备出的同位素18O标记的酰胺化合物适用于化合物中酰胺键的同位素定点标记,尤其适用于多肽类化合物中酰胺键的同位素定点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96415.5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多级拦沙装置,包括拦沙护栏、收卷装置、定位防沙网和承重底架,所述的拦沙护栏的下端设有收卷装置,收卷装置上缠绕有定位防沙网,拦沙护栏的后端设有承重底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拦沙护栏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硬质墙体,墙体将两侧的泥沙进行隔开拦截,长期以往,容易导致位于墙体上侧的泥沙大量堆积在墙体边缘处,难以起到保持水土的效果,且堆积在墙角处的泥沙具有一定的重量,长时间的堆积容易对墙体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现有的拦沙护栏通常浇注在河道边坡上,安装较为繁琐,且不能进行拆卸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574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7416.1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1S13/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DEM辅助的InSAR解调调制处理方法,充分考虑了平地效应和地形相位对干涉条纹的加密影响,使条纹频率降到最低后再解缠,使复杂的相位解缠问题简单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干涉图看作以低频相位为傅里叶系数调制到高频相位上的同相正交调制信号,利用DEM模拟带有平地效应的地形相位,构建正交解调因子,将解调问题转化为求解复傅里叶系数的问题,解调出干涉图中的低频相位,最后再将解缠后的干涉图重新调制到包含地形相位的高频相位上,解决了常规干涉在地形复杂山区的相位解缠难题,最大限度降低条纹频率,提高相位解缠性能,从而改善DEM的反演精度。这对于提高InSAR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07121.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众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InSAR地表形变实时监测预警方法与系统,属于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基于天气数据以及地形变动风险确定不同的监测区域的干涉雷达数据的抽检比例,以监测区域的干涉雷达数据的抽检比例为基础,进行不同的监测区域的干涉雷达数据的采样分析得到样本数据,利用监测区域中不同位置的样本数据的变动情况进行监测区域中的变动风险区域的确定,获取变动风险区域中的干涉雷达数据,并根据不同的变动风险区域的干涉雷达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及地形变动风险确定是否需要发出预警信号,从而提升了监测预警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3059.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PNet的InSAR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属于相位解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分支定界模型及PIP空间数据模式;S2、构建PIPNet相位解缠模型;S3、设计后处理程序,得到解缠相位。本发明,针对任务特点及输入数据的格式,设计了引入Transformer的U‑Net++神经网络;通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高特征提取能力,实现对相位、截距、干涉条纹等输入信息的数据学习,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迭代优化;经过训练,该模型能够将包裹相位转换成为关键中间量,经过分支定界后处理程序计算后便能实现相位解缠。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70811.9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1S13/90 ,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0‑1整数规划模型的InSAR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属于相位解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同一相对高程与各干涉相位微分关系,将模糊数用一组0‑1变量取代,构建出0‑1整数规划模型;S2、由最小子模型出发,通过不断补充约束条件,更新隐枚举法的枚举范围,避免冗余计算;最后得到0‑1模型最小解,从而实现相位解缠。本发明,在实际模糊数的基础上设置枚举范围,从下确界开始遍历,天然满足0‑1整数规划模型目标函数最小要求,通过补充过滤条件来更新枚举范围;相较于CRT、CA和TSPA等算法,对两幅以上干涉图进行解缠,本发明具有较高的解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8049.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N7/02 , G06F18/21 , G01S13/90
Abstract: 一种单、双目标梯度下降双基线相位解缠算法,属于相位解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给定模糊数起点,对多元目标函数任一维度降维,单目标函数沿着模梯度向量方向快速下降,不断调整模糊数值,使当前维度贡献达到最大;S2,对多元函数另一维度降维,多次迭代后单目标函数下降至零点,得到模糊数解;S3,多元优化函数沿双目标模梯度向量方向迭代下降,直至模糊数解最优,相位解缠结束。本发明,破除了单基线相位解缠算法连续性假设的限制,绝对相位的模糊间隔显著增加,有效解决了地形不连续区域解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避免传统双基线相位解缠算法对先验模型进行的迭代计算,大幅提高双基线相位解缠的解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7993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446081.2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A01C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砒砂岩区土壤的灌木种植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支撑端设置有焊接条,所述焊接条的前立面中间部位焊接有焊板,所述焊板底端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四,所述气缸四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该一种用于砒砂岩区土壤的灌木种植装置,在镰刀块和活动条对接后,在镰刀块进行位移的时候活动条也将位移,同时连接在活动条底端的侧边块也将位移,从而可以对旋挖孔的内壁进行挤压,在通过水管夹块将液体通过侧边块外壁流入到旋挖孔的内腔壁上,从而使土壤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6274.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1S13/90 ,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维升解U型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属于成像处理技术领域;以下步骤:S1、构建离散优化模型;S2、降维规则化离散模型;S3、升维规则化离散模型,并求可行解;S4、计算最优解。本发明,将多基线InSAR相位解缠问题转换为离散优化问题,基于同一相对高程与各干涉相位微分的关系构建出规则化离散优化模型,采用模型降维、升维求解的U型思路,通过增、减约束条件控制方程组的升、降维,先将复杂的N维模型降维到二维,再利用二维结果逐步指导高维求解,实现运用低维方程组模糊数解指导高维方程组的规则化后离散优化模型的相位解缠,大大降低了模型求解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443498.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1N33/24 , G05B19/042 , G01D21/02 ,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砂质土壤技术领域,具体为—种沙质土壤分析装置,装置本体和沙质土壤自动分析系统,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贯穿至固定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杆,解决了现有的分析装置在进行分析时无法进行自动分析,当使用者需要分析不同地方的土质进行信息汇总时,需要一遍一遍的更换土质进行分析,同时使用者在对图土质进行分析后,采集的标本不能进行整体的收集,由于土地的沙化越来越严重,没有很好的办法使土壤保持肥力,从而导致许多土壤无法种植植被,减少了对土壤分析时的便捷性和保持土壤肥力的保持性,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