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在变压器内部的布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890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95145.9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在变压器内部的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光纤的布线总长度;B、在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纸上安装托架;C、将光纤穿入变压器内,从托架上通过;光纤的初始穿入角度与穿入位置的绕组导线的缠绕方向相同,随着光纤穿入长度的增加,光纤的布线角度同步发生变化;D、光纤穿入后,在光纤和绝缘纸之间贴合若干个绝缘胶带,对光纤进行初步固定;E、对光纤的缠绕张力进行调节,使光纤各部位的缠绕张力与设定标准值的偏差率小于等于5%;F、缠绕张力调节完毕后,使用粘合剂对光纤进行固定。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光纤在变压器内部布置的缠绕张力分布均匀度。

    一种基于光纤测绕组变形的在线监测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2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40536.8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测绕组变形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宽带光源、通过光纤依次串联的耦合器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包括封装在光纤上的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内设有密闭的变形腔和感应腔,所述变形腔与感应腔相连通,且变形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感应腔,封装在封装体内的裸光栅位于感应腔下侧;所述耦合器依次连接有M-Z干涉仪、分波器、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单元和工控机。本发明通过将绕组的变形挤压封装体,使封装体也变形,变形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感应腔,使变形腔的微小变形转换成感应腔的较大变形,从而感应更加灵敏,能够监测绕组更加微小的变形。

    一种光纤在变压器内部的布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8902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795145.9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在变压器内部的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光纤的布线总长度;B、在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纸上安装托架;C、将光纤穿入变压器内,从托架上通过;光纤的初始穿入角度与穿入位置的绕组导线的缠绕方向相同,随着光纤穿入长度的增加,光纤的布线角度同步发生变化;D、光纤穿入后,在光纤和绝缘纸之间贴合若干个绝缘胶带,对光纤进行初步固定;E、对光纤的缠绕张力进行调节,使光纤各部位的缠绕张力与设定标准值的偏差率小于等于5%;F、缠绕张力调节完毕后,使用粘合剂对光纤进行固定。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光纤在变压器内部布置的缠绕张力分布均匀度。

    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60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90492.2

    申请日:2017-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在绕组线匝中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导体绕组外侧包裹底层绝缘纸,在底层绝缘纸上铺设紧套光纤;B、当紧套光纤铺设至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时,设置一段翘起部,翘起部的长度为3~5cm;C、翘起部的末端连接有与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相分离的过渡部,过渡部与翘起部相切连接,过渡部的长度比导体绕组的弯折部位的长度短1~2cm;D、过渡部的末端连接有回归部,回归部的末端与导体绕组相切连接,回归部的长度为4~7cm;E、在紧套光纤上铺设顶层绝缘纸。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变压器本身的组装工艺影响较小,保证了光纤在变压器内安装的稳定性。

    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带电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640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9575.3

    申请日:2016-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6 G01B7/16 G01R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带电测试系统,包括两套信号注入机构,每套信号注入机构包括一个扫频信号发生器,扫频信号发生器连接至保护电路,保护电路通过耦合电容器连接至信号注入机构的输出端,在保护电路和耦合电容器之间设置有电流互感器;两套信号注入机构分别连接在变压器绕组的中性点套管和高压套管末屏;两个电流互感器通过RC滤波器、信号放大器和数据采集通道连接至工控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变压器绕组变形带电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了变压器本身运行所带来的干扰,提高了测试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