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139510.7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直流故障冲击弱交流通道的电网紧急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多直流线路同时发生闭锁故障后的总功率损失和弱交流通道的总盈余功率,确定总切机限值;根据同时发生闭锁故障的各直流线路的最小切机需求量,确定每条直流线路的追加切机量分配系数;根据所述总切机限值和每条直流线路的追加切机量分配系数,确定每条直流线路的追加切机量,并执行切机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兼顾单一直流闭锁故障时的切机需求和多直流同时闭锁故障时的切机需求,具有对多故障场景的良好适应性;原理简单、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6281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36920.X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变结构双尺度数据融合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造粗、细尺度状态向量;采用母线模型对细尺度融合周期内的PMU和RTU节点量测量进行细尺度数据融合,构建细尺度融合量测方程;根据不同情况给定细尺度状态向量的初值;进行细尺度状态估计;直至粗尺度融合周期开始时刻到来构建粗尺度融合量测方程;给定粗尺度状态向量初值进行粗尺度状态估计,将粗尺度状态估计结果上送至调度中心,供调度员使用。本发明可以高效地、充分地利用变电站内来自RTU、PMU的多源数据,将量测量中的坏数据进行辨识和剔除,显著提高变电站状态估计的抗差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711139510.7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直流故障冲击弱交流通道的电网紧急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多直流线路同时发生闭锁故障后的总功率损失和弱交流通道的总盈余功率,确定总切机限值;根据同时发生闭锁故障的各直流线路的最小切机需求量,确定每条直流线路的追加切机量分配系数;根据所述总切机限值和每条直流线路的追加切机量分配系数,确定每条直流线路的追加切机量,并执行切机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兼顾单一直流闭锁故障时的切机需求和多直流同时闭锁故障时的切机需求,具有对多故障场景的良好适应性;原理简单、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5930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36861.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清大高科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与近区变电站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每个自动电压控制周期到来时,检查直流换流站是否处于单极或双极闭锁后的故障状态:若换流站处于故障状态,则对近区变电站进行紧急控制;若换流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则判定换流站的运行趋势,针对换流站有功输送功率所处的不同时段,对近区变电站生成对应的控制策略。本方法实现了特高压和特高压近区变电站的协调控制,避免在换流站直流有功输送容量调整的过程中近区变电站内无功设备反复投切,及换流站无功设备频繁投切,提高了电网电压稳定性和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46281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10736920.X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变结构双尺度数据融合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造粗、细尺度状态向量;采用母线模型对细尺度融合周期内的PMU和RTU节点量测量进行细尺度数据融合,构建细尺度融合量测方程;根据不同情况给定细尺度状态向量的初值;进行细尺度状态估计;直至粗尺度融合周期开始时刻到来构建粗尺度融合量测方程;给定粗尺度状态向量初值进行粗尺度状态估计,将粗尺度状态估计结果上送至调度中心,供调度员使用。本发明可以高效地、充分地利用变电站内来自RTU、PMU的多源数据,将量测量中的坏数据进行辨识和剔除,显著提高变电站状态估计的抗差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8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401105.8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50 , H02J3/12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稳定约束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区域电网初始运行状态,生成区域敏感故障集,并确定电压薄弱节点;根据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要求和新能源功率波动范围,确定区域电网基于静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区分区域电网中的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通过暂态电压严重度指标,确定区域电网基于暂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根据所述基于静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和基于暂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确定区域电网基于电压稳定约束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解决目前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快速提高,电网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565338.1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局部量测的暂态功角失稳判别方法及系统,根据各振荡中心支路的潮流参数,计算所有振荡中心支路随着发电机的暂态功角变化所产生的功率变化量,并利用局部量测的方法,计算负荷注入系统随着发电机的暂态功角变化所产生的功率变化量,结合两部分的功率变化量,利用暂态功角失稳判据,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失稳。本发明还考虑了负荷注入系统随着发电机的暂态功角变化所产生的功率变化量,克服了仅用振荡中心支路的势能代表系统中网络的全部势能成分,忽略负荷支路的暂态能量成分所导致的不能及时监测出系统暂态失稳的缺陷,能够比现有方法更早的达到系统固有的势能峰值出现时间,使系统暂态失稳故障能够更早地监测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65338.1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局部量测的暂态功角失稳判别方法及系统,根据各振荡中心支路的潮流参数,计算所有振荡中心支路随着发电机的暂态功角变化所产生的功率变化量,并利用局部量测的方法,计算负荷注入系统随着发电机的暂态功角变化所产生的功率变化量,结合两部分的功率变化量,利用暂态功角失稳判据,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失稳。本发明还考虑了负荷注入系统随着发电机的暂态功角变化所产生的功率变化量,克服了仅用振荡中心支路的势能代表系统中网络的全部势能成分,忽略负荷支路的暂态能量成分所导致的不能及时监测出系统暂态失稳的缺陷,能够比现有方法更早的达到系统固有的势能峰值出现时间,使系统暂态失稳故障能够更早地监测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07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70850.2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特高压直流受端交流滤波器投入容量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特高压直流受端换流站注入交流电网的有功功率值,并基于所述有功功率值计算特高压直流受端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的投入容量值,再经过潮流计算获得按照计算的投入容量值投入交流滤波器得到的特高压直流受端换流站与交流电网的无功交换,将上述过程进行多次迭代后,确定特高压直流受端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的最优投入容量值。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采取迭代的方法,在不使用电磁暂态仿真工具对特高压直流精细建模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得到准确的特高压直流受端换流站内交流滤波器的最优投入容量值,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8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01105.8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稳定约束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区域电网初始运行状态,生成区域敏感故障集,并确定电压薄弱节点;根据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要求和新能源功率波动范围,确定区域电网基于静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区分区域电网中的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通过暂态电压严重度指标,确定区域电网基于暂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根据所述基于静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和基于暂态电压稳定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确定区域电网基于电压稳定约束的新能源临界渗透率。解决目前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快速提高,电网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