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土-岩结合部微生物固结效果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681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1028835.7

    申请日:2019-10-28

    Inventor: 谈叶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土‑岩结合部微生物固结效果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和调节器;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分别与试验箱体内壁形成上游水箱与下游水箱,上游水箱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下游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一多孔板与第二多孔板之间形成试验空间,试验空间内用于放置混凝土块并填充有试验土体,调节器穿过试验箱体并与混凝土块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带动混凝土块在与水流流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混凝土块微移使得混凝土块与试验土体形成微小区域;混凝土块与第一多孔板之间设置有检测及灌注装置,混凝土块与第二多孔板之间设置有检测及采样装置;本装置能够测试微生物对土‑岩结合部渗透通道封堵的效果。

    一种用于大流速集中渗漏的生物防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7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15922.2

    申请日:2020-02-25

    Inventor: 谈叶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流速集中渗漏的生物防渗方法,属于水利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岩土体渗漏区域的上游部位围绕渗漏通道进行钻孔,使钻孔与渗漏通道连通;将絮凝剂水溶液或絮凝剂胶体通过钻孔注入渗漏通道后,再通过钻孔向渗漏通道中注入固结细菌菌液、固结细菌的营养液和固结液。将絮凝剂水溶液或絮凝剂胶体注入后,会在水流带动下自动、快速的进入坝体内部渗漏通道,并与地下水土体产生絮凝沉淀或多孔胶质材料吸附于土体颗粒表面,从而堵塞渗漏通道和土体孔隙,降低渗漏流速。絮凝沉淀和胶质物质能吸附大量的固结细菌,为其生长提供着床基础,并能为钙质沉积提供凝聚核心,加快实现集中渗漏通道的防渗。

    一种用于裂隙残留NAPL生物封存的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6277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66298.5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隙介质地下水中残留NAPL(非水相化合物)生物封存的新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对尿素水解产生碳酸根离子,使其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晶体。根据裂隙介质中水流特点,碳酸钙晶体将主要分布于残留非水相化合物团块四周,阻断其向水中的扩散溶解,从而迅速降低地下水中非水相化合物的浓度。本发明简单便捷,能节约大量工程投资,且对地下水层无破坏,十分环保。

    一种用于裂隙残留NAPL生物封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734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510266298.5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隙介质地下水中残留NAPL(非水相化合物)生物封存的新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对尿素水解产生碳酸根离子,使其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晶体。根据裂隙介质中水流特点,碳酸钙晶体将主要分布于残留非水相化合物团块四周,阻断其向水中的扩散溶解,从而迅速降低地下水中非水相化合物的浓度。本发明简单便捷,能节约大量工程投资,且对地下水层无破坏,十分环保。

    用于检测土-岩结合部微生物固结效果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6816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1028835.7

    申请日:2019-10-28

    Inventor: 谈叶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土-岩结合部微生物固结效果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和调节器;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分别与试验箱体内壁形成上游水箱与下游水箱,上游水箱下部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下游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一多孔板与第二多孔板之间形成试验空间,试验空间内用于放置混凝土块并填充有试验土体,调节器穿过试验箱体并与混凝土块固定连接并且能够带动混凝土块在与水流流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混凝土块微移使得混凝土块与试验土体形成微小区域;混凝土块与第一多孔板之间设置有检测及灌注装置,混凝土块与第二多孔板之间设置有检测及采样装置;本装置能够测试微生物对土-岩结合部渗透通道封堵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