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22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67316.4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肿瘤酸环境的纳米双发射荧光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载体为石墨烯量子点与聚乙烯亚胺和双醛聚乙二醇交联而成;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过氧化氢水溶液混合制备石墨烯量子点溶液,经浓缩、透析除去反应多余的过氧化氢,再过滤得到高浓度纯净的石墨烯量子点溶液;随后将得到的石墨烯量子点溶液与支状聚乙烯亚胺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充分反应,所得产物经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石墨烯量子点/支状聚乙烯亚胺结合体;分别配置双醛聚乙二醇水溶液和石墨烯量子点/支状聚乙烯亚胺结合体水溶液,然后将二者混合完成自组装,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9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15862.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8/14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膏基瓷砖胶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石膏基瓷砖胶接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石膏50~55份,骨料20~30份,粉煤灰10~15份,水泥8~12份,胶粉2~4份,保水剂0.2~0.4份,防水剂0.4~0.6份,减水剂0.05~0.15份和缓凝剂0.05~0.1份。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即制得石膏基瓷砖胶接材料。该石膏基瓷砖胶接材料早期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耐水性好,所用原料大部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减小了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了工业固废的回收利用,推进了建筑材料绿色化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0894661.1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液晶相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将完全剥离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导入膜分离装置中,分散液以错流过滤的方式在连续循环过程中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片层排列方式自发趋于有序化,得到高浓度液晶相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连续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制备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微观结构呈现为有序液晶相,其中作为液晶相构成单元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具有浓度高、均一稳定、片层有序排列且保持单片分散状态的特殊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67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0890186.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石墨烯‑钛基纤维‑铅粉铅酸蓄电池负极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石墨烯置于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做亲水处理,加入铅粉搅拌分散,液氮快速冷冻后干燥,在一定的温度和保护气氛下热处理后得到石墨烯‑铅粉负极复合材料;将石墨烯‑铅粉负极复合材料,乙炔黑,硫酸钡,木质素,腐殖酸和聚四氟乙烯乳液按一定配比加入和膏机中干混均匀得到粉体;该粉体加入到含有钛基纤维的分散液中,添加硫酸和去离子水控制视密度,得到负极铅膏;将负极铅膏涂覆至负极板栅上,固化后得到铅酸蓄电池负极板。采用三维石墨烯‑钛基纤维‑铅粉复合材料用于制备负极板不仅可以增加铅粉的利用率,降低电池内阻,而且提高了电池负极板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8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24842.6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1B32/192 , C01B32/194 , C01B32/184 , C04B30/00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利用自蔓延剥离技术制备石墨烯散热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双氧水或氨水对氧化石墨分散液进行化学改性,真空下均质、脱泡;将改性氧化石墨浆料涂布在透水尼龙布上,形成氧化石墨膜;干燥后剥离基底得到改性氧化石墨膜;加热后进行自蔓延剥离,得到少层剥离石墨烯膜;在惰性气氛下灼烧,降温后得到石墨烯泡沫;压延成膜,再经切边后处理,得到石墨烯散热膜。本发明的氧化石墨膜受热均匀,能避免官能团分解不均匀,增加前处理的效率。石墨烯单层率高、尺寸大;石墨烯膜导热性能优异、强度高,散热效果更优。不采用任何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制备工艺简单,实现氧化石墨薄膜的高效、高质还原。
-
公开(公告)号:CN1101276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08405.1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1B32/19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氧化石墨烯制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流动式连续剥离氧化石墨和氧化石墨烯尺寸分级的方法。是利用柔性氧化石墨烯和刚性氧化石墨对多孔陶瓷分离膜的穿透性能差异,将剥离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混合物以流动方式连续通过多级装有不同孔径多孔陶瓷分离膜的单孔道膜管,在分离出氧化石墨烯的同时,利用膜孔径逐级递减的多级膜管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尺寸分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超声剥离法剥离不均匀、对氧化石墨烯产品破坏程度高、尺寸大小不一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的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和尺寸均匀性。本发明采用多级膜分离技术得到目标氧化石墨烯的尺寸范围,可连续化制备,制备效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6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890186.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石墨烯-钛基纤维-铅粉铅酸蓄电池负极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石墨烯置于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做亲水处理,加入铅粉搅拌分散,液氮快速冷冻后干燥,在一定的温度和保护气氛下热处理后得到石墨烯-铅粉负极复合材料;将石墨烯-铅粉负极复合材料,乙炔黑,硫酸钡,木质素,腐殖酸和聚四氟乙烯乳液按一定配比加入和膏机中干混均匀得到粉体;该粉体加入到含有钛基纤维的分散液中,添加硫酸和去离子水控制视密度,得到负极铅膏;将负极铅膏涂覆至负极板栅上,固化后得到铅酸蓄电池负极板。采用三维石墨烯-钛基纤维-铅粉复合材料用于制备负极板不仅可以增加铅粉的利用率,降低电池内阻,而且提高了电池负极板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8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99107.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石墨烯硅碳负极复合材料,以三维石墨烯为网络结构,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中嵌入核壳结构,其中,所述核壳结构为碳层包裹的纳米硅的核壳结构,且碳层和纳米硅之间具有空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构建了集成硅纳米化、碳包裹和三维石墨烯包覆于一体的跨纳微尺度分级保护复合结构的三维石墨烯硅碳负极复合材料,该结构在硅与表面包裹的碳之间构筑特殊的空隙,可缓冲硅的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巨大体积变化和对包裹的碳层的破坏;同时,将碳包裹硅的核壳结构嵌入在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中,利用石墨烯卓越的导电性进一步提升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实现大幅度提升硅碳复合材料在大倍率电流下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2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94661.1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液晶相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将完全剥离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导入膜分离装置中,分散液以错流过滤的方式在连续循环过程中进行浓缩,浓缩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片层排列方式自发趋于有序化,得到高浓度液晶相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连续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制备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微观结构呈现为有序液晶相,其中作为液晶相构成单元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具有浓度高、均一稳定、片层有序排列且保持单片分散状态的特殊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6996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510661690.X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氧化石墨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得;铸膜液的组分及各组分占铸膜液总量的质量百分量分别为:醋酸纤维素15‑30%,氧化石墨烯0.0001‑0.01%,甲酰胺10‑35%,丙酮为35‑70%。本发明基于单层氧化石墨烯拥有大比表面积和高吸附性的优势,能够精细地调节膜的微结构,提高膜的性能。本发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在水处理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较纯醋酸纤维素膜通量提高220%,能大幅降低运行压力,节约能耗,在去除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海水淡化等领域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