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内断层成像导管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580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419324.3

    申请日:2015-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内断层成像导管,包括成像导管本体和导管连接器,成像导管本体包括核心探头和保护鞘;导管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其中,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器、第一内卡接件和第一外卡接件,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二光纤连接器、第二内卡接件和第二外卡接件,第一光纤连接器和第一内卡件装配成一体,第二光纤连接器和第二内卡件装配成一体,第一内卡接件定向地与第二内卡接件卡接且两者卡接完成时,第一光纤连接器插入第二光纤连接器,第一外卡接件与第二外卡接件相互卡接。本发明的血管内断层成像导管连接有可以定位连接光纤的导管连接器,从而实现成像导管与断层扫描仪器之间快速、准确且牢固的连接。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血管内壁自动寻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6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320894.7

    申请日:2015-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血管内壁自动寻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读取原始血管内壁断层图像;图像去噪;对比度调节;灰度形态学闭运算;图像分割获取血管区域;去除中心导管干扰;将血管分割区域通过坐标转换,得到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采集血管时每个A‑Scan对应的血管分割区域,对每一列数据寻找第一个出现的血管分割区域位置,即对应血管的内部位置,遍历所有列得到血管的内壁边缘在直角坐标中的位置;逆坐标转换映射血管边缘:通过逆变换将血管内壁信息映射到极坐标系中,即原始图像坐标系最终实现对血管内壁边缘信息的自动寻找。本发明基于图像处理的血管内壁自动寻找方法可以实现血管断层图像中血管内壁边缘的自动、准确寻找。

    光纤旋转式OCT用导管接口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6333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89977.6

    申请日:2017-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66 A61B5/0084 A61B5/6852 A61B5/6876

    Abstract: 一种光纤旋转式OCT用导管接口,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外卡体(1)、O型圈(2)、内卡体(3)和防尘盖(4)组成,防尘盖(4)旋装在外卡体(1)上,O型圈(2)套装在内卡体(3)的环形带(301)上,内卡体(3)安装有O型圈(2)的一端与外卡体(1)内部的空心定位柱(101)相抵,另一端的外沿(302)与外卡体(1)的大端面(106)相接触,外卡体(1)通过大端上的外卡转齿(102)与光纤旋转式OCT设备上对接的接口卡接相连的同时使内卡体(3)实现与所述接口中的旋转驱动体相连,内卡体(3)在旋转驱动体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带动固定在内卡体(3)中的光纤固定头(5)高速旋转。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更换方便。尤其是固定光纤的SC头采用柱形结构,通过弹性卡爪实现轴向和周向定位,简单可靠。

    一种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56652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94343.8

    申请日:2015-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33 A61B5/004 A61B5/0059 A61B5/0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成像导管、光纤运动控制器、断层成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断层成像模块发出的光经光纤运动控制器传递至成像导管,成像导管将光汇聚在目标血管壁上,光纤运动控制器带动成像导管在目标血管内高速旋转的同时做直线运动。成像导管将目标血管壁不同层的反射光收集并依次传输至光纤运动控制器、断层成像模块,断层成像模块将接收到的反射光解调成强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由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传输至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由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处理生成血管的断层图像信息并显示出来。本发明的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可实现对血管的高速断层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探针及诊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53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34030.X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探针及诊疗系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探针包括用于包覆光纤的介入管,介入管包括自近至远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管段,各弹性管段包括位于近侧的第一弹性管段、以及位于远侧的第二弹性管段;第一弹性管段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二弹性管段的弹性模量。本发明由于第一弹性管段更接近驱动源,通过设计第一弹性管段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二弹性管段的弹性模量,使得第一弹性管段处的刚度相对更大,驱动源在第一弹性管段处的动力传递几乎没有损耗,如此也即相当于将整个介入管的动力传递缩短为第二弹性管段的动力传递,从而有助于减少动力在传递过程中的过多损耗,确保介入管自其近端至其远端的扭转比达到1:1。

    一种光耦合激光消融系统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503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68947.5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耦合激光消融系统,包括导管接头、耦合基座、光路壳和激光导管;光路壳前端位于激光光路上安装有聚焦镜片;耦合基座连接在导管接头与光路壳之间,内部预留光路空间;导管接头能够通过设置在耦合基座前端的调节组件调节相对位置,使得激光经聚焦镜片聚焦后沿光路空间进入导管接头内;导管接头前端与激光导管相互插接;激光导管的插接部上设置有一组定位孔槽,导管接头内对应定位孔槽设置有一组锁止件;激光导管的前端上设置有一组定位柱,导管接头端部对应设置有一组定位柱孔。该系统能够通过X‑Y‑Z三个方向的快速调节实现耦合效率最大。

    OCT导管点胶定位及UV胶固化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0560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971251.7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一种OCT导管点胶定位及UV胶固化工装,它由导管固化模块和导管定位模块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固化模块主要由箱体(1)、导管接头夹持装置(2)、导管移动装置(3)和UV灯头(4)组成,所述的导管接头夹持装置和导管移动装置同直线布置,UV灯头布置在导管接头夹持装置和导管移动装置一侧中间位置处;所述的导管定位模块主要由导管固定槽(5)、电子显示镜(6)和对射光电开关(7)组成,所述的对射光电开关(7)安装在导管固定槽(5)两侧,电子显示镜(6)用于确认导管内探头位置的准确性;所述的电子显示镜6)的摄像头位于对射光电开关(7)的上方。本发明有利于提高OCT导管的装配和制备效率。

    光纤旋转式OCT用导管接口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633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710189977.6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一种光纤旋转式OCT用导管接口,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外卡体(1)、O型圈(2)、内卡体(3)和防尘盖(4)组成,防尘盖(4)旋装在外卡体(1)上,O型圈(2)套装在内卡体(3)的环形带(301)上,内卡体(3)安装有O型圈(2)的一端与外卡体(1)内部的空心定位柱(101)相抵,另一端的外沿(302)与外卡体(1)的大端面(106)相接触,外卡体(1)通过大端上的外卡转齿(102)与光纤旋转式OCT设备上对接的接口卡接相连的同时使内卡体(3)实现与所述接口中的旋转驱动体相连,内卡体(3)在旋转驱动体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带动固定在内卡体(3)中的光纤固定头(5)高速旋转。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更换方便。尤其是固定光纤的SC头采用柱形结构,通过弹性卡爪实现轴向和周向定位,简单可靠。

    一种脉冲激光消融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53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02734.6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激光消融系统,包括第一光源,第一光路匀化系统,消融导管以及OCT成像系统,所述第一光源用于生成初始光束;所述光路匀化系统用于将初始光束匀化整形为能量均匀分布的光束;所述合束聚焦系统用于将光路匀化系统的匀化光束经过合束,并聚焦耦合至消融导管;所述消融导管与OCT成像系统协同对病理治疗;飞秒具有所有类型激光中最窄的脉冲宽度,同样的单脉冲能量之下,其峰值功率为最高其产生的超短脉冲与材料作用时间极短,不会给材料周边带来热影响,具更优的加工效果及加工效率;加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探头实时监控激光消融进程,同时实时反馈的病变处信号也可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数设定依据。

    一种内导管连接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7752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61218.1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一种内导管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作拼焊管,拼焊管的内径略小于需要连接的两段内导管的内径,但不影响内导管内部件的通行;其次,将拼焊管的两端插入需要连接的内导管中;第三,将与内导管内径相匹配的芯轴穿过需要连接的两段内导管和所述的拼焊管中;第四,取一段长度大于拼焊管的热缩管套装在拼焊管上,并使两段内导管与拼焊管的接缝处位于热缩管内;第五,启动加热装置,加热热缩管,直至拼焊管的两端与对应的内导管焊接在一起;第六,结束加热,剥离热缩管,抽出芯轴,即得到外径一致的内导管。本发明简单,可行,焊接效率和成品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