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元件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5958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176741.X

    申请日:2005-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具有:一对基板;至少一个对置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一对基板的相互对置的内面之中的、另一个基板的内面上,且沿着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列成矩阵状,由多个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分别对置的区域定义各个像素,为了将各像素电极划分为多个电极部以将一个像素划分成多个子像素,而残留预定宽度的连接部来形成除去了电极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狭缝,其中,连接部对相互邻接的电极部进行连接,连接部的宽度被形成为比形成了狭缝的电极的宽度的1/5还窄;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栅极布线和数据布线;垂直取向膜;以及液晶层,被封入一对基板之间的间隙中,具有负的介质各向异性。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0587569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510134106.1

    申请日:2005-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具有:在相互对置的内面的一方形成了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形成了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与各个像素电极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和形成了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布线和数据布线的TFT基板;形成在这些基板的对置面上的垂直取向膜;布置在这些垂直取向膜之间的具有负介质各向异性的液晶层。在上述多个像素电极上,为了将一个像素划分为多个子像素,而形成了残留将一个像素电极邻接的电极部的区域连接的连接部并除去上述像素电极的一部分的狭缝,上述连接部的宽度W2与形成了上述狭缝的部分得像素电极的宽度W1之比W2/W1的值在0.13以下。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794065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34106.1

    申请日:2005-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元件,其中具有:在相互对置的内面的一方形成了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形成了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与各个像素电极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和形成了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布线和数据布线的TFT基板;形成在这些基板的对置面上的垂直取向膜;布置在这些垂直取向膜之间的具有负介质各向异性的液晶层。在上述多个像素电极上,为了将一个像素划分为多个子像素,而形成了残留将一个像素电极邻接的电极部的区域连接的连接部并除去上述像素电极的一部分的狭缝,上述连接部的宽度W2与形成了上述狭缝的部分得像素电极的宽度W1之比W2/W1的值在0.13以下。

    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782839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9057.2

    申请日:2005-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93 G02F1/1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元件,其具有:多个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TFT),分别与这些像素相对应;一个基板,设有向上述TFT的栅电极供给栅信号的扫描信号线和向上述TFT的漏电极供给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对置基板,形成有对置于上述像素电极的对置电极;垂直取向膜,覆盖各个基板的形成有电极的表面;液晶层,密封在这些基板间,介电常数为负。在上述一个基板的内表面上设有辅助电极,该辅助电极分别对应于多个像素电极周围的至少与TFT(4)接近的部分,用来在与设在另一个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对置电极之间形成预先规定值的电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