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2277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268204.9

    申请日:2013-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3/0009 B41J3/4075 B41J11/425

    Abstract: 一种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该印刷装置具备:传送辊,传送在印刷面的背面具有粘着剂而没有剥离纸的长条状的作为被印刷部件的印刷带;印刷机构,对传送的所述印刷带进行印刷;驱动部,将传送辊旋转驱动;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使得传送辊的旋转速度在所述印刷带的传送开始时为低于标准速度的一定速度,在将带输送所述传送辊与所述印刷带的背面接触的接触长度的量之后成为所述标准速度。由此,在将带粘着剂的带部件安装在印刷装置上并长时间放置时,预先防止在下次的印刷中在传送开始时传送辊与带部件不剥离而在装置内部引起带堵塞的不便。

    印面形成装置、印面形成方法以及印面形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2675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642028.5

    申请日:2014-11-06

    Inventor: 汤野裕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面形成装置、印面形成方法及印面形成系统,该印面形成装置具有:印面形成部,设置有在沿着被搬运体的保持有印面材的面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热体,在该印面材上形成印面,该被搬运体具有通过加热而能够非多孔质化的多孔质的印面材、能够装卸地保持该印面材的保持体、以及覆盖该保持体所保持的该印面材的至少一部分的薄膜;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印面形成部,使得覆盖上述印面材的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上述薄膜中的与上述印面材的至少一个端面对置的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加热量大于对上述印面材的上述印面中的成为非多孔质的部分施加的每单位面积的加热量。

    印面形成装置及印面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850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617344.7

    申请日:2014-11-05

    Inventor: 汤野裕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K1/50 B41C1/05 B41C1/055 B41J2/32 B41K1/04

    Abstract: 印面形成装置具有:印面形成部,设有多个发热体和控制该多个发热体的发热状态的驱动电路,该多个发热体在沿着保持有多孔质的印面部件的面的方向上排列,该印面部件能够通过加热而实现非多孔质化,在该印面部件形成印面;控制部,通过校正施加给驱动电路的通电信号来控制印面形成部的驱动电路,以使用于形成印面的图像数据中针对与非加热点相邻的加热点的点单位加热量、比针对不与非加热点相邻的加热点的点单位加热量少。

    印面版托架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49575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290120.X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印面版托架(15)使上部厚板纸(22a)和下部厚板纸(22b)粘合而构成,在形成于上部厚板纸(22a)的定位孔(23)中,对由可浸渍墨水的多孔质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构成的印面原版(17)进行位置固定。下部厚板纸(22b)形成为与上部厚板纸(22a)相同的外形,内部整面形成为平面,与该印面原版(17)的下表面接触,将印面原版(17)可装拆地保持。到高于印面原版(17)表面的熔融温度的温度为止具有耐热性、并且相对于热敏头(18)具有比印面原版(17)的摩擦力低很多的摩擦力的膜(26)覆盖印面版托架(15)的上表面。膜(26)在上部厚板纸(22a)上粘接,在印面原版(17)上没有粘接。

    图像加工装置及图像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54919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48314.X

    申请日:2012-02-27

    Inventor: 汤野裕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1/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加工装置及图像加工方法。图像加工装置(1)具有第1判断部(13)、第2判断部(15)、光晕附加部(16)和绘画变换部(17)。第1判断部(13)判断在输入的图像中是否包括具有第1阈值以上的明亮度的区域。在由所述第1判断单元判断为包括具有第1阈值以上的明亮度的区域时,第2判断部(15)判断该区域是否具有第2阈值以上的大小。在由所述第2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区域具有第2阈值以上的大小时,光晕附加部(16)对该区域进行强调处理。绘画变换部(17)加工由所述强调处理单元对区域进行了强调处理的图像。

    印面形成装置、印面形成方法以及印面形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2675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642028.5

    申请日:2014-11-06

    Inventor: 汤野裕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面形成装置、印面形成方法及印面形成系统,该印面形成装置具有:印面形成部,设置有在沿着被搬运体的保持有印面材的面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热体,在该印面材上形成印面,该被搬运体具有通过加热而能够非多孔质化的多孔质的印面材、能够装卸地保持该印面材的保持体、以及覆盖该保持体所保持的该印面材的至少一部分的薄膜;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印面形成部,使得覆盖上述印面材的上述至少一部分的上述薄膜中的与上述印面材的至少一个端面对置的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加热量大于对上述印面材的上述印面中的成为非多孔质的部分施加的每单位面积的加热量。

    印面版托架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4957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290120.X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印面版托架(15)使上部厚板纸(22a)和下部厚板纸(22b)粘合而构成,在形成于上部厚板纸(22a)的定位孔(23)中,对由可浸渍墨水的多孔质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构成的印面原版(17)进行位置固定。下部厚板纸(22b)形成为与上部厚板纸(22a)相同的外形,内部整面形成为平面,与该印面原版(17)的下表面接触,将印面原版(17)可装拆地保持。到高于印面原版(17)表面的熔融温度的温度为止具有耐热性、并且相对于热敏头(18)具有比印面原版(17)的摩擦力低很多的摩擦力的膜(26)覆盖印面版托架(15)的上表面。膜(26)在上部厚板纸(22a)上粘接,在印面原版(17)上没有粘接。

    压印器及版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81036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64058.1

    申请日:2013-12-25

    Inventor: 汤野裕高

    Abstract: 一种压印器,具备形成了版支撑面的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版支撑面的版,版在油墨浸透性的版材的一侧形成版面,该版面具有使油墨浸透的作为油墨浸透面的版图案面和版图案面以外的不使油墨浸透的作为油墨非浸透面的面,版材的侧面整体是油墨非浸透面,与版面相反一侧的面安装于框架的版支撑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