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4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642549.9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02 ,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贵金属基电解水析氧反应电催化剂,所述电催化剂为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上,负载了羟基氧化铁纳米团簇。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步骤繁多、催化活性不高和能源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固体铁源缓慢释放铁离子,控制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与溶解在水中的镍离子共同参与形成负载了FeOOH纳米团簇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97061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642785.0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02 ,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型电解水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催化剂为羟基氧化铁纳米颗粒直径为5‑30纳米,负载于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表面。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原料价格高、操作复杂、步骤繁多、催化活性不高和能源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先合成了多层次结构的花状层状双氢氧化物,然后在其纳米片上负载了超细FeOOH纳米颗粒,形成了具有高活性的电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264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094855.7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贵金属过渡金属基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多孔空心纳米碳球,其上负载有均匀分散的铜镍合金,该铜镍合金的外层包覆有反钙钛矿材料。本发明中铜镍合金和反钙钛矿结构的界面是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其在‑0.856V vs RHE,其CO的法拉第效率可达94.4%,交换电流密度可达5.322mA/cm2,在该电位下的稳定性可达10小时,仍能维持85%以上的CO法拉第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5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15838.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61 , C25B1/04
Abstract: 一种电催化OER的稀土过渡金属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领域,尤其指NiFeOOH@LaOOH电催化材料。以泡沫镍为基底原位生长出NiFe‑MOF@La(HCO2)3,进一步通过电化学活化生成NiFeOOH@LaOOH复合电催化材料。所制得的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OER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在KOH溶液中进行OER反应,在电流密度为10和100mA cm‑2时,相应的过电势仅为168和230mV。在100mA cm‑2的电流密度下NiFeOOH@LaOOH稳定运行超过4100小时。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电催化材料有超高OER稳定性;用于低成本的非贵金属OER电催化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892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521139.5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B11/095 , C25B3/26 , C25B3/07 , C25B3/03 , C25B1/23 , C07C209/00 , C07C211/65 , B22F9/24 , B22F1/054 , B2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采用多步法合成铜基导电核壳结构催化剂,催化活性位点均匀分散在铜纳米线与表面生长的导电配位聚合物产生的界面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成成本高、催化剂活性差、选择性低、过电势高等问题。通过先合成形貌均匀、尺寸均一的铜纳米线,再在铜纳米线表面生长出一薄层铜的导电配位聚合物,形成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界面效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条件温和,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新能源电动汽车,合成气及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82920.5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和氢气的同步连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以铁金属为工作电极,析氢反应对电极材料为对电极,在酸性电解液或中性电解液中发生电解,制备得到氢气和磷酸铁锂前驱体。所述方法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循环性能良好、反应持续性好、产量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7385.3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包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双包覆复合材料,包括层状正极材料、经固相点包覆在所述层状正极材料表面的快离子导体材料层以及经液相连续包覆在所述快离子导体材料层表面的导电有机聚合物层。本发明提供的双包覆复合材料中,层状正极材料经快离子导体材料层以及导电有机聚合物层包覆,其中快离子导体材料层可有效增加锂离子从外界向体相的传输速度,导电有机聚合物层可有效增强电子从外界到体相的传递速度;将所述双包覆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能够在大电流密度的充放电条件下和较高的载量以及较低的导电剂含量条件下依旧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45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24066.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B1/01 , C25B1/04 , C25B1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阳极金属电氧化制备金属化合物并偶联产氢的方法。采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居中的非贵金属铁片为阳极,使其在较低电压下发生氧化,阳极生成对应金属化合物微纳材料,阴极在铂片电极上发生析氢反应。本发明能显著降低制氢所需理论电压,其成本低廉,阳极产物为金属化合物微纳材料,具有工业利用价值。同时其反应过程稳定高效,避免了OER和有机物电氧化存在的能耗高、电催化剂失稳等问题。本发明在电解制氢、能源转化与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提供了一种新型金属固体化合物微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34238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79604.6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31/26 , B01J37/16 , C07D303/04 , C07D301/10
Abstract: 一种乙烯环氧化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银催化剂。将植物叶干燥,粉碎得植物叶干粉,再与去离子水混合,将混合物振荡,抽滤,得植物叶浸出液;将银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离子液体和载体,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A,取植物叶浸出液加入催化剂前驱体A中,干燥,得催化剂前驱体B,再活化处理,即得产物。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过程绿色环保,制得的催化剂银颗粒大小和分散度适宜,催化活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616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74267.4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极性体系电解液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弱极性体系电解液,包括硅酸酯类化合物、惰性屏蔽剂和非水性电解质锂盐。所述弱极性体系电解液可以改善硅基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对界面层的破坏,提高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