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5047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28206.6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虾室内养殖水质调控方法,涉及一种对虾养殖方法。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的养殖过程中使用益生菌无法充分发挥其功效等问题,提供一种对虾室内养殖水质调控方法。入池前准备:包括养殖池准备、养殖水体消毒、益生菌附着、益生菌接种和水环境调节;养殖前期水质调节:方法为对虾入池后每日按0.5L/m3水体泼洒益生菌-稻壳混合液,连续泼洒5~7天,至水体出现大量悬浮絮团颗粒,透明度为40~50cm,期间加大曝气量,使絮团颗粒和部分稻壳充分曝起,每日加高水位5cm;养殖中后期水质调节:方法为日常饲料中掺拌投喂活菌剂,每7~15天可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15%~30%,每10~15天泼洒1次生石灰。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4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9919.8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害程度的判别方法,涉及大黄鱼。先数据预处理,再构建全部14个影响因子数学方法,最后构建降维方法。具有定量判别、简单方便、高准确率和高可靠性等特点。随机抽样测试表明,通过所提供的方法,利用水环境因子实测数值能够准确判定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可能发生的严重程度,判别准确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判定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可能发生的海域及严重程度,指导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有效防控。适用于判别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生,而且还可为其它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的发生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4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9852.8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预测方法,涉及一种大黄鱼。提供一种可准确预测将来某一时间点的水质环境因子,实现对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提前预测的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预测方法。先将获得的水环境因子的预测值,然后代入基于水环境因子的刺激隐核虫病的数学判别模型,计算出疾病的预测值,形成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提前预测,从而实现对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生的提前预测。简单方便,反映了周年变化规律,仅需要提供月份,就可以根据一系列拟合方程获得水环境因子的参数。并结合疾病判别模型进行运算,最终获得疾病的预测值,非常方便使用。针对特定的刺激隐核虫病,方便养殖户及早采取措施进行疾病防控和预防减灾。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663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63289.X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日本囊对虾2种形态变异体的识别方法。涉及日本囊对虾,提供准确、快速的日本囊对虾2种形态变异体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扩增日本囊对虾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的引物;提取日本囊对虾变异体I和变异体II的DNA,以所述DNA作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再将所述PCR产物进行酶切,酶切后的产物进行电泳鉴定。日本囊对虾变异体I存在酶切位点gatatc,经酶切产生284bp和299bp 2条酶切片段;在日本囊对虾变异体II不存在酶切位点,故仍存在583bp的条带,即可对日本囊对虾2种变异体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517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17705.2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大黄鱼IFNG基因的扩增引物及其设计方法,涉及一对引物IF和IR。提供大黄鱼IFNG基因第一内含子SSR序列的扩增引物及其设计方法。扩增引物由两条单链寡聚核苷酸组成。登陆Genebank搜索硬骨鱼类IFNG基因的保守区,经同源比对,获得一对扩增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获得大黄鱼IFNG基因的片段并测序。使用同源比对软件BLAST对所得序列进行比对,找出大黄鱼IFNG基因中第一内含子的序列,以及第一内含子中的SSR序列的位置,设计出可用于扩增大黄鱼IFNG基因第一内含子SSR序列的扩增引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397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135260.5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岱衢族大黄鱼与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的杂交方法,涉及一种大黄鱼。提供一种杂交后代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适于长途运输等优点的岱衢族大黄鱼与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的杂交方法。选取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雄鱼父本,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者留用;配置稀释液;挤压雄鱼腹部,吸取精液,经镜检精子活力在90%以上者用于冷冻保存;将稀释液与抗冻剂混匀再加入精子,贮存于冻存管中,密封后置于4℃中,再置于液氮上方降温后移入液氮保存;选取岱衢族野生大黄鱼雌鱼母本催产;当大黄鱼母本卵子成熟时解冻精液,将装有精子的冻存管从液氮中取出投入室温淡水中解冻,用海水激活,人工授精后,用海水冲洗受精卵,去除下沉的坏卵,充气孵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435751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410060148.0
申请日:2004-06-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石首鱼类精子激发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方法,涉及一种鱼类的养殖,尤其是采用异源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方法。其步骤为:采用人工受精,将杂交组合中同科不同种父本的精子与大黄鱼的卵混合;将精卵混合后,用海水激活;将受精卵放入压力容器,施压;达到靶压力38~55MPa时停止施压;持续1~30min后降压,完成压力休克的诱导。无须对异源精子进行射线失活处理,简单可行,便于现场操作,安全可靠;对经验的要求不高,便于掌握;远缘杂交产生单倍体,单倍体的致死效应剔除了没有成功进行二倍体诱导的个体,确保了存活个体均为雌核发育二倍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396794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610135259.2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不同种群大黄鱼的鉴别引物和鉴别方法,涉及一种引物和大黄鱼。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鉴别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3个地理种群以及养殖群体等4个种群大黄鱼的鉴别引物。引物为5’-TGCCGCACTT-3’。鉴别时,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大黄鱼DNA;PCR扩增反应:反应体系总体积25uL,各种成分及终浓度为Buffer10mM,dNTP 0.2mM,Mg2+1.5mM,引物0.2mM,Taq1U,大黄鱼DNA50ng,用双蒸水补齐到25uL;电泳染色对比图谱:PCR反应结束后,取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溴化乙锭染色,用紫外透射反射分析仪观察、照相、记录,根据电泳结果与提供的标准图谱对比,鉴别不同种群。
-
公开(公告)号:CN1966723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35259.2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不同种群大黄鱼的鉴别引物和鉴别方法,涉及一种引物和大黄鱼。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鉴别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3个地理种群以及养殖群体等4个种群大黄鱼的鉴别引物。引物为’TGCCGCACTT-3’。鉴别时,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大黄鱼DNA;PCR扩增反应:反应体系总体积25uL,各种成分及终浓度为Buffer10mM,dNTP 0.2mM,Mg2+1.5mM,引物0.2mM,Taq1U,大黄鱼DNA50ng,用双蒸水补齐到25uL;电泳染色对比图谱:PCR反应结束后,取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溴化乙锭染色,用紫外透射反射分析仪观察、照相、记录,根据电泳结果与提供的标准图谱对比,鉴别不同种群。
-
公开(公告)号:CN1587419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0149.5
申请日:2004-06-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大黄鱼线粒体分子标记及用于养殖群体与野生种群的鉴别。鉴别大黄鱼养殖群体与野生种群的线粒体分子标记为4个碱基的差异。鉴别步骤为设计合成一对保守引物L14841:5′-CCATCCAACATCTCAGCATGATGAAA-3′;H15149:5′-GCCCCTCAGAATGATATTTGT CCTCA-3′;对养殖与野生种群的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B(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经纯化;测序,对比测序结果。由4个群体大黄鱼mtDNA Cytb基因324bp序列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大黄鱼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存在4个碱基的差异,表现为1个颠换,3个转换。其结果稳定,可重复性强。3个野生群体的扩增结果一致。4个碱基的差异可作为区分养殖与野生群体的分子标记。鉴别方法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