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7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22704.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纤维线原位制备镍钴锰硒化物复合纳米结构电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六水合氯化镍、六水合氯化钴、脲溶解在水中,将碳纤维线置入并水热反应,得到生长有针状NiCoLDH的碳纤维线;将六水合氯化镍、六水合氯化钴、二氧化硒、聚乙二醇、一水合氯化锂溶解在水中,将生长有针状NiCoLDH的碳纤维线放入并电化学沉积,得到生长有NiCoSe2和NiCoLDH复合纳米结构的碳纤维线;将四水合乙酸锰、无水硫酸钠溶解在水中,将生长有NiCoSe2和NiCoLDH复合纳米结构的碳纤维线放入并电化学沉积得到生长有NiCoLDH‑NiCoSe2‑MnO2复合纳米结构的碳纤维线,用于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364065.0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酸化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主要是将表面活性剂和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小分子单体进行配位络合形成胶束,并利用浓硫酸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通过一步碳化和磺酸化将碳前驱体转化为具有磺酸基修饰的多孔碳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磺酸化多孔碳材料由于超高的比表面积和磺酸基的修饰作用,可将该磺酸化多孔碳材料应用于贵金属的吸附研究中,可以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53987.8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1B25/02
Abstract: 一种有机金属框架包覆二维黑磷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涉及黑磷纳米片。制备二维黑磷纳米片;制备金属离子修饰的黑磷纳米片;将金属离子修饰的黑磷纳米片和有机配体混合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再将混合液转入反应釜中恒温晶化;反应釜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得有机金属框架包覆二维黑磷纳米片。通过在黑磷表面形成金属有机框架的方法实现了将金属离子固定在黑磷表面,金属离子降低了黑磷表面的电子云密度,而且MOF的包覆降低了与水和氧的接触,提高了黑磷自身的稳定性。由于有机金属框架的高孔隙率,制备得到的有机金属框架包覆黑磷,可应用于气体检测或者气体的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820843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54880.6
申请日:2006-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混合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混合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提供一种新型混合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钌为活性组分,以氧化镁和多壁碳纳米管为载体,以碱金属硝酸盐MNO3为助剂。制备时将RuCl3·H2O的丙酮溶液浸渍在CNTs和MgO载体上,蒸干后得RuCl3/MgO和RuCl3/CNTs固体粉末,在氢气气氛或氮氢混合气下还原,将MNO3水溶液加入还原后的催化剂Ru/CNTs和Ru/MgO中,以水为溶剂浸渍;烘干后得KNO3-Ru/CNTs和KNO3-Ru/MgO;混合后入丙酮溶液,蒸干后得混合物粉末;再放入反应管中,在氮气或氮氢混合气的保护气氛下煅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1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649377.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50/417 , H01M50/446 , H01M50/406 , H01M50/409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将聚乙烯亚胺修饰在黑磷纳米片表面得到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聚乙烯亚胺修饰黑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空气中稳定十天表面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将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抽滤到商业隔膜上得到锂硫电池隔膜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黑磷/聚乙烯亚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隔膜具有优异的锂硫电池性能,二维黑磷纳米片具有良好的阻碍多硫化锂和传输锂离子的能力,聚乙烯亚胺具有良好保护黑磷形貌和吸附多硫化锂的能力,因此大大提高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在电池等储能装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81356.1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硫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硫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其中硫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氢氧化钾和/或氢氧化钠刻蚀黑磷纳米片,使黑磷纳米片至少其边缘形成锯齿状,增加了黑磷纳米片的边缘活性位点,从而对硫电极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相关的硫电极能够使锂硫电池具有更好的电池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707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52260.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7/24
Abstract: 一种非金属掺杂基底负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包括:1)在杂原子前驱体的无水乙醇或NMP溶液中加入三聚氰胺,搅拌,干燥,焙烧,得到杂原子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2)将杂原子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与氯化钾和氯化锂混合研磨,焙烧,样品清洗,干燥,得到碱金属插层的杂原子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样品;3)将碱金属插层的杂原子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样品分散在水中,加入离子交换前驱体,搅拌,抽滤清洗,干燥,焙烧,然后酸洗焙烧后的样品,待溶液的pH达到中性后,干燥,得到杂原子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基底负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样品。本发明通过制备非金属原子掺杂g‑C3N4基底负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提高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0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362083.5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1393 , H01M4/583 , H01M10/052 , C01B3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0.01‑0.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0.2‑6.0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1‑2.0g吡咯液体,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在30‑90℃的油浴条件下搅拌均匀,形成乳白色溶液;S3、取3‑20mL浓硫酸置于圆底烧瓶中,将乳白色溶液滴入浓硫酸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形成黑色悬浮液并继续搅拌0.3‑0.7h;S4、将黑色悬浮液加热至120‑200℃并保持0.5‑3h,得到黑色沉淀;S5、将黑色沉淀过滤,依次经洗涤、烘干后,得到黑色粉末;S6、将黑色粉末与纯硫按重量比2:8的比例混合,再经球磨混合均匀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下,控制升温速率1‑5℃/min,加热到155℃并保温10‑20h,得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64065.0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酸化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主要是将表面活性剂和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小分子单体进行配位络合形成胶束,并利用浓硫酸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通过一步碳化和磺酸化将碳前驱体转化为具有磺酸基修饰的多孔碳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磺酸化多孔碳材料由于超高的比表面积和磺酸基的修饰作用,可将该磺酸化多孔碳材料应用于贵金属的吸附研究中,可以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80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62083.5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15 , H01M4/1393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0.01‑0.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0.2‑6.0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1‑2.0g吡咯液体,得到混合液;S2、将混合液在30‑90℃的油浴条件下搅拌均匀,形成乳白色溶液;S3、取3‑20mL浓硫酸置于圆底烧瓶中,将乳白色溶液滴入浓硫酸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形成黑色悬浮液并继续搅拌0.3‑0.7h;S4、将黑色悬浮液加热至120‑200℃并保持0.5‑3h,得到黑色沉淀;S5、将黑色沉淀过滤,依次经洗涤、烘干后,得到黑色粉末;S6、将黑色粉末与纯硫按重量比2:8的比例混合,再经球磨混合均匀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下,控制升温速率1‑5℃/min,加热到155℃并保温10‑20h,得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