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风量的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调节装置的冰箱

    公开(公告)号:CN10632288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848145.6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冰箱的风量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风量的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调节装置的冰箱,包括:设置在冰箱的对应冷冻室的背部的引流导风腔,引流倒风腔包括漏斗形集风腔和锥形出风腔,锥形出风腔的出口朝向冷藏室;设置在锥形出风腔内的分流舌,以构造出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其中,第一出风通道的入口位于漏斗形集风腔的左侧壁的延长线上,第二出风通道的入口位于漏斗形集风腔的右侧壁的延长线上;以及设置在漏斗形集风腔内的风机,通过风机的转动,以实现在漏斗形集风腔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引导下,将冷风分别经第一出风通道和/或第二出风通道输送到冷藏室内。该调节装置具有能够随时调节冷藏室的温度的优点。

    冰箱
    12.
    发明授权
    冰箱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8307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240845.8

    申请日:2014-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317/0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具有蒸发器室以及与蒸发器室连通的制冷间室;蒸发器,蒸发器设在蒸发器室内;送风组件,送风组件设在蒸发器室内并位于蒸发器的上方,且包括:支架,支架与箱体连接;电机,电机设在支架上且包括与支架连接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下端向下伸出的电机轴;以及扇叶,扇叶与电机轴连接,且扇叶位于支架的下方。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将扇叶设在支架的下方,蒸发器产生的冷气可以直接由扇叶吹送到蒸发器室的上部空间,并进入到制冷间室内,从而克服了支架对冷气气流的阻碍作用,提高了冰箱的送风效率,节省了能耗。

    冰箱及冰箱的门把手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558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461397.X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及冰箱的门把手,该冰箱的门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自由端设有卡凸,所述把手主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门把手,提高了门把手的安装效率,因此,可以不用在冰箱的生产过程中安装门把手,而将冰箱主体和门把手分开运输,从而降低了门把手安装在冰箱上时在用的空间,便于冰箱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一种自适应风量的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调节装置的冰箱

    公开(公告)号:CN10632288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48145.6

    申请日:2016-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1/02 F25D17/065 F25D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冰箱的风量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风量的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调节装置的冰箱,包括:设置在冰箱的对应冷冻室的背部的引流导风腔,引流倒风腔包括漏斗形集风腔和锥形出风腔,锥形出风腔的出口朝向冷藏室;设置在锥形出风腔内的分流舌,以构造出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其中,第一出风通道的入口位于漏斗形集风腔的左侧壁的延长线上,第二出风通道的入口位于漏斗形集风腔的右侧壁的延长线上;以及设置在漏斗形集风腔内的风机,通过风机的转动,以实现在漏斗形集风腔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引导下,将冷风分别经第一出风通道和/或第二出风通道输送到冷藏室内。该调节装置具有能够随时调节冷藏室的温度的优点。

    冰箱
    15.
    发明授权
    冰箱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0117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373495.2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本体、两个滑道、多个滑槽、多个隔板和翻板;每一隔板均支撑在两个滑槽上,并可在滑槽内滑动;翻板支撑在两个滑道上,并可在滑道内滑动;其中,每一滑道上邻近冷藏室的开口端处设置有转轴,翻板的一端设置有与转轴相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口,转轴可卡入安装孔内,且翻板可绕转轴转动,并与一隔板构成封闭的容纳腔。本发明提供的冰箱,翻板不使用时,翻板滑入滑槽内隐藏起来,避免影响冰箱其他功能的使用,当需要使用翻板时,用户将翻板拉出滑道,直至本体上的转轴卡入翻板上的安装孔内,然后将翻板绕转轴旋转90°,使放翻板与一隔板构成封闭的容纳腔。

    冰箱及冰箱的门把手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558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1397.X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及冰箱的门把手,该冰箱的门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自由端设有卡凸,所述把手主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门把手,提高了门把手的安装效率,因此,可以不用在冰箱的生产过程中安装门把手,而将冰箱主体和门把手分开运输,从而降低了门把手安装在冰箱上时在用的空间,便于冰箱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风道盖板结构及冰箱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63367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651448.X

    申请日:2015-08-21

    Inventor: 张海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道盖板结构,其包括:盖板本体、离心风机和蜗壳,盖板本体设有出口朝上的风舌;蜗壳包括围板和挡板,围板设有第一蜗舌,围板的一端与挡板相连接,围板的另一端为敞口端,挡板设有进风口;离心风机安装于盖板本体的背面,且离心风机的轴线与盖板本体的背面相垂直;围板的敞口端与盖板本体的背面相连接,使蜗壳罩合离心风机,离心风机正对进风口,风舌与第一蜗舌限定出第一风口。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蜗壳,增大风道的出风口风压,可以把冷风送到更远的距离,送风效率高,使冰箱箱体的容纳腔中的温度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一种冰箱。

    箱胆组件和冰箱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77044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526508.0

    申请日:2014-09-12

    Inventor: 张海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胆组件和一种冰箱,其中箱胆组件,包括:箱胆主体;以及风道盖板,所述箱胆主体和所述风道盖板中的任一个设置有组装柱,所述箱胆主体和所述风道盖板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带有开口的组装槽,所述组装槽的开口与所述组装柱的柱体可卡合时,所述箱胆主体和所述风道盖板可插接组装。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简化了箱胆组件的组装过程,降低了组装成本,同时避免了因使用螺钉等固定方式造成的报废率高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箱胆组件的生产率和成品率。

    冰箱
    19.
    实用新型
    冰箱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204027130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26748.3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本体、两个滑道、多个滑槽、多个隔板和翻板;每一隔板均支撑在两个滑槽上,并可在滑槽内滑动;翻板支撑在两个滑道上,并可在滑道内滑动;其中,每一滑道上邻近冷藏室的开口端处设置有转轴,翻板的一端设置有与转轴相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口,转轴可卡入安装孔内,且翻板可绕转轴转动,并与一隔板构成封闭的容纳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冰箱,翻板不使用时,翻板滑入滑槽内隐藏起来,避免影响冰箱其他功能的使用,当需要使用翻板时,用户将翻板拉出滑道,直至本体上的转轴卡入翻板上的安装孔内,然后将翻板绕转轴旋转90°,使放翻板与一隔板构成封闭的容纳腔。

    风冷冰箱的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风冷冰箱

    公开(公告)号:CN203550386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57660.8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冰箱的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风冷冰箱,所述风冷冰箱的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后件;风道前件,所述风道前件和所述风道后件连接以在所述风道前件和所述风道后件之间限定出上下两端均敞开的风道;以及回风面罩,所述回风面罩设在所述风道的上端且具有多个回风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风道组件,通过将风道后件和风道前件相连,既可形成上下两端敞开的风道,从而有效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使结构更简单,制备过程更简捷,制作成本更低,同时,风道的上端形成有多个回风孔,冷藏室内的气体就可以通过回风孔进入风道,然后经过风道顺畅的进入到冷冻室内,使气体得以循环,回风效果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