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13500.1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涉及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秸秆为前驱体制备得到的金属硫化物/碳网复合材料,其结构中呈片花状或片状的纳米级金属硫化物均匀负载于碳网中。随着复合材料中金属硫化物所占比重不同,产物中金属硫化物的形态也表现出不同。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离子及电子电导率,且具有优秀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将该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组装成电池进行测试,该复合材料展现了极出众的大电流快速充放电性能,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并且兼具高充放电容量,是理想的具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7745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813914.8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稀土掺杂钛酸盐红色长余辉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涉及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硝酸钙、金属硝酸盐、碳酸钠和柠檬酸倒入烧杯中用适量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将氧化镨溶于适量的浓硝酸中,缓慢倒入烧杯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钛酸四丁酯缓慢加入混合溶液中,溶液中出现白色絮状物,接着加入聚乙二醇,搅拌后溶液变成淡黄色,继续搅拌约形成无色透明湿凝胶;然后将湿凝胶干燥、研磨、煅烧即可。制备方法具有煅烧温度低、制备样品的颗粒尺寸小、生产周期短、节约能源等优点。制备的Mg0.2Ca0.8TiO3:Pr3+,Na+表现出更加优异的余辉性能,其具有最佳的初始亮度和余辉时间,分别为205.2mcd/m2和325min。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1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62629.4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C08L67/02 , C08L67/00 , C08L51/06 , C08L51/04 , C08L51/00 , C08K13/06 , C08K9/04 , C08K7/24 , C08K7/14 , C08K3/32 , C08K5/3492 , C08K5/3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碳纳米管阻燃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至少包括31.5~99.4wt%的聚酯、0.1~2wt%的改性碳纳米管和0.5~5wt%的相容剂,改性碳纳米管的分子结构式为:;式中,R为乙基或苯基。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220~265℃,经熔融共混,再经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和烘干。采用改性碳纳米管可以降低碳纳米管的团聚效应,改善碳纳米管与聚酯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高碳纳米管在聚酯基体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53464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3099.3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阻燃抑烟碳纳米管/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复合粉体技术领域。复合粉体包括碳纳米管、原位生长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以及通过自组装形成“花朵”状结构、厚度为25~40nm的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片层。利用水溶性聚合物溶液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预处理,然后在该分散液中加入金属盐和尿素的混合溶液,通过均匀沉淀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原位生长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同时自组装生成“花朵”状结构,这更有利于提高复合粉体的吸附性,当其应用于聚合物时,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聚合物材料在燃烧时释放大量毒性气体等问题,改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87039.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D06M11/74 , D06M15/37 , C08J9/40 , C08J9/42 , D06M101/36
Abstract: 一种同轴电缆结构的MXene包覆芳纶纤维、制备方法及其在涂层阻燃聚氨酯海绵中的应用,涉及MXene包覆芳纶纤维制备领域。采用质子化制备ANF水分散液,通过多巴胺自聚在ANF表面生成聚多巴胺纳米薄层对纤维进行表面功能化,利用聚多巴胺与MXene之间的氢键作用使MXene纳米片层“桥接”后包覆在ANF表面生成同轴电缆结构ANF@MXene纳米纤维;同时采用浸渍法将其附着在FPU表面构筑成阻燃涂层。ANF@MXene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空心管状结构MXene具有限域催化作用,能够促进炭层和石墨化碳的生成,从而降低涂层的厚度和使用量并显著提高FPU火安全性,因而在阻燃聚合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92540.1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C07D487/22 , C08L25/06 , C08K5/00 , C08K5/3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卟啉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对溴苯甲醛以及吡咯进行卟啉的合成,经提纯后得到间‑四(对‑溴苯基)卟啉晶体。然后使用醋酸锌与其反应,得到锌‑卟啉配合物,最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高分子复合材料。锌‑卟啉配合物与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与高分子材料之间存在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力,可以有效提升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锌‑卟啉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紫外线吸收以及自由基捕捉功能,可以有效提升高分子材料的抗光老化性能;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可以显著提升高分子材料在氮气和空气氛围下的热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能够有效抑制高分子材料燃烧时的热释放以及毒性和窒息性气体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13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0013500.1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涉及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秸秆为前驱体制备得到的金属硫化物/碳网复合材料,其结构中呈片花状或片状的纳米级金属硫化物均匀负载于碳网中。随着复合材料中金属硫化物所占比重不同,产物中金属硫化物的形态也表现出不同。这种结构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离子及电子电导率,且具有优秀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将该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组装成电池进行测试,该复合材料展现了极出众的大电流快速充放电性能,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并且兼具高充放电容量,是理想的具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81013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209170.3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刚性线型C60‑氟硼荧三重态光敏化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功能有机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领域。富勒烯吡咯环化合物和氟硼荧分子通过刚性苯乙炔桥基连接在一起,而且桥键的一端分别连在富勒烯吡咯环结构的N原子和氟硼荧分子的meso位置,形成一个C2对称的刚性线型分子。4‑三甲基硅乙炔基芳香醛与吡咯反应生成4‑三甲基硅乙炔基取代的氟硼荧分子,经脱保护生成4‑乙炔基取代的氟硼荧分子,再与对碘苯胺偶联、与溴代乙酸烷基酯反应生成含有活泼亚甲基的氟硼荧中间体,最后再与C60及乙醛酸烷基酯通过Prato反应即可制得可应用于光催化有机反应、光伏电池、光动力学疗法等领域的C60‑氟硼荧三重态光敏化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0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1947.9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超疏水MXene/碳量子点杂化空心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在油包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涉及3D‑MXene材料制备领域。以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CPS微球为模板,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经搅拌通过静电作用将带负电荷的MXene纳米片层自组装包覆在CPS表面上制备复合纳米微球,通过真空冷冻干燥、高温热处理得到具有三维蜂窝状多孔结构,由半球状至球状的MXene空心微球结合MXene纳米片层及其附着的碳量子点组成的MXene空心微球,将其超声分散后真空过滤沉积在微孔滤膜上制备得到多孔MXene薄膜。因其显著提高了表面粗糙度并赋予其超疏水性能,对稳定的油包水型乳液展现出良好的分离效率,能够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263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13772.8
申请日:2020-10-17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正己烷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及正己烷废气吸附、消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环保材料技术领域。废气净化箱内部自一侧向另一侧顺序布置有风机、吸附剂填充网、UV灯阵以及消解剂填充网。正己烷废气在风机作用下,气流依次通过吸附剂填充网、UV灯阵以及消解剂填充网,利用吸附、紫外光光解和消解三种方式协同净化正己烷废气,处理后的气流通过管路进入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吸附、UV光解和消解三者协同作用的净化处理正己烷废气的装置及方法,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较强,消解材料不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激活,同时消解材料的加入还弥补了UV光解的缺陷,通过吸附、UV光解和消解三者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正己烷废气的净化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