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084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964822.5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5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预测预报方法,主要针对一次性滑动的滑坡中短期预测预报。本发明通过滑坡位移监测,对滑坡的位移和失稳时间进行预测预报。通过监测数据拟合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是对滑坡稳定性和滑动趋势的直接体现;该模型便于操作,预报结果合理;通过不同类型位移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最合理的拟合结果,该模型是一个动态拟合的过程,随着滑坡监测数据的增加,模型可以实现自我检验和优化;该模式不仅能判定滑坡是否稳定,而且可以较精确得预测滑坡发生剧滑的时间点;同时模型给出拟合曲线,直观的表现出滑坡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曲线,可以通过数据的异常点分析应力的改变,进而利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476607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24154.3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阈值提取和模糊评价的草炭土遥感识别方法,通过已知草炭土的光谱特征,对草炭土阈值分布正态拟合,并对定性找到的草炭土可能区域进行阈值提取;引入模糊评价,从R,G,B三种光谱,对判别区域的每一个像元进行模糊评价,求得不同光谱对草炭土的识别效果,按照最高隶属度原则判断草炭土区域,给出草炭土的分布范围。实现草炭土的自动识别,解决了草炭土沼泽难以现场验证以及经验统计的局限性等问题;该模型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模拟效果好;该模型较好的解决了草炭土识别的异物同谱的难题,不仅仅识别出草炭土的区域,同时给出隶属于草炭土区域的可能性,这把草炭土的识别模式从“绝对的是与否”引入相对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0277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4224.1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方法,是通过非线性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拟合,求出模型参数,得到预测预报模型,进而根据曲线的发展趋势对变形的发展进行预测,得到监测点最终的变形量、最终移动变形后的空间位置以及变形量达到工程要求的界限值所对应的日期。本方法不仅具有预计地表最终变形量的功能,还可以实现时间的预计,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模拟效果好,还可以模拟地下开采从开挖到充分采动再到最终沉降变形完成的地表变形过程,能在模拟结果图上直观的体现地表变形的整体特征,记录了变形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参数的不断修正生成最新的拟合曲线,可以及时把握变形的动态发展趋势,实现了高精度的预测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487557.7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试样切土器,包括升降杆、垫板、上底板、支撑柱、上圆盘、金属柱、铁丝、固定针、滚动轴承、下圆盘、左齿轮、右齿轮、手摇杆和下底板;上底板、支撑柱和下底板组成固定装置;滚动轴承、左齿轮、右齿轮和手摇杆组成传动装置;升降杆、垫板、上圆盘、固定针和下圆盘组成土样约束装置;金属柱和铁丝组成切土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代替了常规操作下人工用钢丝锯切土的不均匀性,大大提高了土样直径的精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75702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837228.4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寒区隧道多年冻土段的防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分为纵向排水管和横向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铺设有多组通风管,多组所述通风管之间采用尼龙扣相连接,所述排水管外部包裹有空气膜,所述通风管连通有连管,所述连管另一端伸出地面,所述连管另一端周围设有热棒,所述连管上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与风机相连接,所述横管上设有横向开关,所述横管上连通有竖管,所述竖管上设有竖向开关;本发明成本较低,便于施工安装,能够保证在排出地下水时不会因为水发生冻结造成“爆管”或“堵管”现象,同时通过热棒和风机作为保险设施,保证极寒天气条件下排水系统不冻结。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00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810074404.3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石节理面充填物剪切试件限位调节的新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升降架,所述的支撑架由支撑板、支撑腿和支撑脚组成,沿试块宽度方向两支撑腿之间距离稍大于试块宽度,所述的调节升降架由升降板、升降腿、升降脚组成,所述的升降板上开设有五个调节螺栓孔,其中一个位于升降板的几何中心,另外四个对称分居对角线上;调节螺栓孔上装有调节螺栓;两升降腿沿试块宽度方向距离与两支撑腿沿试块宽度方向距离相同;所述的支撑架、调节升降架嵌套设置,且支撑架设置在调节升降架的下方。本发明能够保持节理张开度相同,且节理两表面不发生错位而进行不同节理充填物试验;保持节理两表面不发生错位、充填物不变而进行不同张开度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34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810035028.7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裂隙岩体模型试样的制作模具,包括底座、外框体、侧向裂隙调节器、圆形滑槽、量角器、矩形滑槽和竖向裂隙形成片,底座的上端通过插接方式固定有外框体,外框体的侧部固定有侧向裂隙调节器,内部开设有成型腔,成型腔的上开口边缘处固定有圆形滑槽,圆形滑槽的下方设有若干矩形滑槽,矩形滑槽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竖向裂隙形成片,上端通过驱动转杆连接有量角器;侧向裂隙调节器包括半球状壳体、固定端板和侧裂隙形成组件。本发明通过上端面及侧向的裂隙调节,可以更为真实的反映岩体三维裂隙空间分布,包括三维裂隙的宽度、间距、倾角以及贯通程度;操作简单快捷,可多次重复使用,提高模型制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27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710015329.9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02D29/045 , E01F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 E01F7/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棚硐硐顶防崩塌落石装配式弹簧消能垫层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轻型消能垫层结构由弹簧消能块组装形成,弹簧消能块由弹簧骨架及橡胶外壳组成,弹簧骨架安装在橡胶外壳内,弹簧消能块之间用连接垫片及螺钉连接形成消能垫层,将消能垫层固定于棚硐硐顶,垫层与硐顶之间设置防水层。本发明消能效果较好,在落石冲击荷载的作用下能有效延缓落石的冲击能量,减小落石冲击力,延长落石冲击历时。本发明的弹簧消能块能由工厂化生产制作,运送至施工场地直接进行安装,易于施工,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本发明更换操作简单,能及时保证棚硐的安全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82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574175.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岩体结构面剪切蠕变仪,包括架体、剪切箱、竖直施力模块、水平施力模块和位移测量系统,架体包括蠕变实验台、支撑架一、支撑架二和固定台,剪切箱包括相互连通且可相对滑动的上箱体和下箱体,竖直施力模块包括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单元,水平施力模块包括拉力传感器、拉力显示单元、施力传导杆、方向转换装置、弹簧和螺旋下移装置,位移测量系统包括微小位移测量计和信号转换输出装置,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可以模拟岩体结构面在不同工况下的蠕变特性;可制作不同厚度和物质成分的裂隙填充物,作为蠕变观测对象,并记录蠕变曲线,方便对蠕变模型的研究;操作简单快捷,可多次重复使用,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8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63395.4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K3/34 , C08K5/5425 , C08L53/02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废料中旧沥青软化处理液粘弹性能的粘弹性恢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粘弹性恢复剂包括以下质量比的组分:无水乙醇65~70份,膨润土22~25份,硅烷偶联剂2.2~2.4份,SBS颗粒16~19份。本发明的粘弹性恢复剂的应用,再利用了沥青路面旧料中旧沥青的软化处理液,解决了软化处理液的处置问题,提升了软化处理液的粘弹性,使其可以高掺量形式再利用于新沥青改性,提高了沥青的路用性能;同时高效消解了旧料表面的旧沥青并再利用,提高了旧料再生过程中的经济环保价值,具备较高的碳效益。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一种旧沥青软化废液的再生处理方法,可实现旧沥青处理液粘弹性能恢复后的高含量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