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878213.7
申请日:2019-09-17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野生大豆中分离出来的抗花叶病毒GsCAD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No.1所示,该序列与抗花叶病毒密切相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GsCAD1基因编码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GsCAD1基因的应用,是将所述GsCAD1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对植物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高于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提供的GsCAD1基因的过量表达可以显著提高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的水平,提供了一种长久有效的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手段,保证了大豆的产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63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0138898.7
申请日:2018-02-03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B8127‑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广谱抗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事件B5B8127‑3外源插入片段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B8127‑3外源插入片段左边界侧翼序列如SEQ‑2所示,右边界侧翼序列如SEQ‑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B8127‑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可以用作目标DNA序列,建立该转基因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转基因大豆事件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64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10138922.7
申请日:2018-02-03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2‑2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广谱抗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2‑2外源插入片段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2‑2外源插入片段左边界侧翼序列如SEQ‑2所示,右边界侧翼序列如SEQ‑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C9122‑2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可以用作目标DNA序列,建立该转基因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转基因大豆事件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57870.1
申请日:2019-06-15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花苜蓿用授粉装置,属于人工授粉领域,包括晃动机构,晃动机构包括外套筒、位于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筒和用于带动所述内套筒转动的微型电机,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套筒内开设有收粉腔,所述内套筒内设置有授粉腔,所述内套筒内还设置有多组与所述授粉腔相通的喷头,所述外套筒上开设有与所述收粉腔相通的采粉口;本发明的外套筒的底部设置有采粉口,微型吸气泵工作时,能够将晃动机构抖下的花粉从采粉口吸入,实现采粉功能;内套筒在转动时,其内的喷头能够对花朵进行晃动,使得成熟花粉被抖下,微型吹气泵工作时,会将吸入的花粉从喷头喷至花朵的雌蕊柱头上,实现授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78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74060.X
申请日:2017-09-25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抗花叶病毒相关蛋白GmGR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命名为GmGR1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花叶病毒病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编码所述GmGR1蛋白的基因(命名为GmGR1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所述GmGR1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对植物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对于培育抗植物花叶病毒病的转基因植物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68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17500.5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经Southern杂交鉴定为单位点插入,该插入位点外源片段右边界旁侧序列见SEQ-1。本发明依据该旁侧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见SEQ-5和SEQ-6,建立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特异性PCR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引物和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4J8049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472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7077.4
申请日:2014-09-23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抗花叶病毒相关蛋白RSMV7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命名为RSMV7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花叶病毒病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编码所述RSMV7蛋白的基因(命名为RSMV7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所述RSMV7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对植物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对于培育抗植物花叶病毒病的转基因植物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3487.X
申请日:2023-02-18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54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A01H1/02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异交率大豆不育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异交率大豆不育基因突变体,该突变体是在Glyma.10G281800基因基础上经过突变获得的。Glyma.10G281800基因影响大豆花粉发育,携带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的大豆后代表现出花粉不发育或者发育不完全,从而实现育性分离。本发明将上述突变体应用于了大豆不育系的构建或育种中,实现了快速得到大豆的不育品系,与采用杂交方法构建不育系相比,大大地缩短了育种周期。此外,该不育突变体在田间种植时表现出较高的异交率,可有效降低大豆杂交制种的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71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75045.8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采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莎豆带状间隔采收方法。本发明采用合理的播种‑采收深度,并提供了不同带宽配置间隔采收油莎豆的方式,在保证油莎豆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展带状间隔采收技术。本发明方法不仅提高了油莎豆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还实现了沙化土地规模化种植油莎豆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