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8933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185500.8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的一种乏燃料贮存竖井屏蔽井盖及与其匹配的提升装置,属于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屏蔽井盖,其由钢框架通过浇注混凝土而成,屏蔽井盖的钢框架由外壳和壳内钢结构组成,外壳由井盖上环板、井盖下环板和井盖底板拼接而成;屏蔽井盖的壳内钢结构由井盖吊装口、井盖上承重板、井盖中心筒、井盖加强筋、井盖吊板和井盖吊筋组成。本发明的屏蔽井盖具有辐射屏蔽功能,且由于井盖上下环板的台阶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竖井内的辐射从井盖外圈的缝隙处漏出。井盖吊具采用电动推杆作为卡爪的驱动装置,操作性能可靠、稳定。井盖提升机构和井盖吊具采用成套设计,可以实现屏蔽井盖操作的各项功能,满足核电站的集成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151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10183335.8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球床高温气冷堆乏燃料负压抽吸装置。该装置包括:抽吸软管、抽吸软管盘管、输球管道、软管转盘、装料管、软管插入管和软管导向管,软管导向管引导抽吸软管插入到装料管内;输球管道的一端与抽吸软管盘管相连,另一端连接风机;抽吸软管盘管缠绕在软管转盘上,其另一端插入软管导向管中;软管转盘连接电机驱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球床高温气冷堆乏燃料负压抽吸装置,实现远程控制负压抽吸乏燃料作业,操作起来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贮罐内的气体外漏,有利于操作过程的辐射防护,最大程度地降低操作人员的辐照剂量,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6937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70546.2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F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坐标地车系统,包括:屏蔽罩、第一可移动装置和第二可移动装置;屏蔽罩固定在第一可移动装置上所开设的孔内,屏蔽罩的内腔设置有贮罐吊具;第一可移动装置包括第一车轮,第二可移动装置包括前后布置的多根梁以及安装在梁两端的第二车轮,多根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轨道,第一可移动装置可通过第一车轮沿第一轨道左右运动;第二可移动装置下方设置有竖井,竖井的顶部为屏蔽楼板,屏蔽楼板上开有井口,井口内装有屏蔽井盖,屏蔽井盖上方设有井盖抓具。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温堆乏燃料贮存竖井的精确定位和安全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67186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6964.2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7C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辐射屏蔽功能的乏燃料碎球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屏蔽壳体、碎球分离壳体、进料管、排料管、螺旋滚筒、滚筒驱动装置、检测轨板和碎球管。本发明采用驱动装置驱动转轴带动螺旋滚筒转动,乏燃料元件自进料管进入螺旋滚筒和检测轨板之间,在螺旋滚筒的滚动作用下,完好的符合标准尺寸的乏燃料元件被送入排料管,破损的乏燃料元件和元件碎片经螺旋滚筒和检测轨板之间的间隙下落到碎球管,乏燃料元件的碎球分离过程在屏蔽壳体内进行,具有辐射屏蔽功能,可确保运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允许操作人员近距离操作和维护,该装置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8283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5935.0
申请日:2011-05-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堆核电站通风控制单叶蝶阀,包括:混凝土楼板(1)、阀叶(5)、阀轴(23)、阀轴轴套(4)、阀轴控制器(33)和阀轴操作杆(2);所述阀轴控制器(33)位于所述混凝土楼板(1)的一侧,所述阀轴控制器(33)控制所述阀轴操作杆(2)转动;所述阀轴操作杆(2)穿过所述混凝土楼板(1)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阀轴(23);所述阀轴(23)外表面套接所述阀轴轴套(4),所述阀轴轴套(4)固定于所述阀叶(5)的中轴线上。通过调节阀轴控制器(33)以实现远程控制阀轴(23),能够灵活控制高温堆核电站通风控制单叶蝶阀的开度从而控制贮存竖井的通风状态和流量,且能够保证操作者操作过程的辐射防护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142288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621073.4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该贮罐包括贮罐筒体、上部封头、顶部支撑筋板、顶板、底部封头、底部支撑筋板、底板、罐塞和罐口;上部封头插入贮罐筒体内,与贮罐筒体固定连接;顶板固定在顶部支撑筋板上,顶部支撑筋板固定在上部封头上,顶板和顶部支撑筋板均与贮罐筒体固定连接;底部封头与贮罐筒体对接固定连接;底部支撑筋板固定连接在底部封头的底部,底板固定连接在底部支撑筋板的底部;罐口固定在所述上部封头上;罐塞插入罐口中,与罐口密封连接。该核电站乏燃料贮罐,能够实现高温堆乏燃料的安全贮存和转运,并且能够保证乏燃料的操作安全、临界安全、辐射防护安全和余热排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84959.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球床式核反应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负压抽吸回取装置,包括抽吸组件、输送驱动机构和驱动摆动机构,抽吸组件包括抽吸软管和抽吸端头,抽吸端头连接在抽吸软管的端部;输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机架和输送驱动组件,输送驱动组件设于第一机架,用于夹持并输送抽吸软管;驱动摆动机构包括第二机架、驱动摆动组件和牵引件,驱动摆动组件设于第二机架,牵引件的一端与驱动摆动组件连接,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抽吸端头连接,用于带动抽吸端头摆动。本发明提供的负压抽吸回取装置,抽吸端头摆动不仅能扰动堆叠形成稳定构型的燃料元件,而且抽吸端头带动抽吸软管侧向弯曲,能使抽吸端头接近球床上表面更大范围的燃料元件,可以提高燃料元件的回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08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158966.2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球体装置的运动数据确定目标管道的方法、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该方法包括:当球体装置在预设管道内运动时,通过三轴加速度计获取球体装置在每一时刻的加速度值,通过三轴角速度计获取球体装置在每一时刻的角速度值;根据每一时刻的加速度值、以及每一时刻的角速度值,确定球体装置在预设管道内的运动轨迹;根据运动轨迹,自动生成对应形状的目标管道模型;其中,目标管道模型的形状表征目标管道模型的内壁轮廓,目标管道模型用于输送球形核燃料元件。本申请的方法,优化的目标管道模型的内壁轮廓用于输送球形核燃料元件,在输送时显著的减少了球形核燃料元件外壳的碰撞,解决了输送球形核燃料元件的碰撞较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057787.1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核燃料的运输方法和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核燃料运输容器能够整体放入多组核燃料贮存容器,实现多组贮存容器整体转运;外形为立方体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运输空间提高运输效率;运输容器外部设有防穿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因运输和吊装事故导致的碰撞和穿透损伤,保证事故后核燃料元件的安全包容;运输容器内外层钢板之间装有隔热材料,可以在火灾工况下有效保护内部的贮存容器和所装载的核燃料元件,该隔热材料也具有跌落缓冲的功能;运输容器顶部设有方便吊装的吊耳,可以实现远程手动或自动吊装操作,底部设有方便固定的卡扣,可以将运输容器方便且可靠的固定在运输车板或支撑平台上,并可实现多个运输容器的叠放贮存和连接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59065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29088.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核电站干式贮存乏燃料的余热排出通风系统,包括自然通风装置和强制通风装置,具体包括呈一定连接关系且对应布置在贮存库、操作间和通风设备间内的冷风进风舱、热风排风舱、管道、通风热屏筒、排热风机和空气冷却器等。采用该系统,不需要先采用水池贮存的方式贮存乏燃料,乏燃料的安全性不依赖于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因此不但减少了日常维护,节省能源,而且具有固有安全性。此外,该系统可用于冷却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乏燃料贮存设施内的乏燃料贮罐,将乏燃料贮罐的余热通过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排放到外部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