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改性β环糊精的复合土壤淋洗剂及采用其淋洗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74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82334.9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长明 王汉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改性β环糊精的复合土壤淋洗剂采用其淋洗修复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复合土壤淋洗剂包括改性β环糊精、生物质炭、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改性β环糊精为对β环糊精巯基化、羧基化改性后得到的,生物质炭为以质量比为15:1的桃木和氧化钙于真空条件下热解40min后得到的产物。采用上述复合土壤淋洗剂,调节pH为3~4的淋洗液,均匀喷洒到土壤表面,并收集下方淋滤液,再次喷洒,循环5~6次。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淋洗剂中进行淋洗修复复合污染土壤方法,能很好的去除土壤中镉、铅、锌、锑、铬等多类重金属及萘、苯并a芘等多类多环芳烃污染物,且同时淋洗和去除污染物同步进行,去除效果好。

    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33407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01870.9

    申请日:2012-04-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柱组合基质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采用复合潜流的人工湿地模式,由人工湿地池体、土壤柱组合基质系统、湿地植物系统与配水系统组成。土壤柱组合基质系统是整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核心,包括前过滤单元、组合基质脱氮单元、组合基质除磷单元、精过滤单元,其中组合基质脱氮单元与除磷单元中设置土壤柱。人工湿地植物系统由芦苇、香蒲、茭白等水生植物混种组成,覆土种植于组合基质脱氮单元与组合基质除磷单元上。人工湿地池体与配水系统相配合,构造出垂直向下流、垂直向上流、水平潜流等多流态的人工湿地系统。本发明产品各部分设计合理、结构科学、占地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是一种有效净化污染水体的新型人工湿地技术。

    一种采用电动修复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5007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35942.8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长明 李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最近新兴的绿色技术——电动修复技术(ERT),通过自建的电动修复装置,将经预处理的污水厂污泥填装污泥床内,在床体沿程电压梯度1.2~1.3V/cm条件下进行电动处理,处理过程中,保持电解液的pH值在6~8左右;同时,使用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络合剂增强重金属的电迁移能力;增强电动过程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平均在60%以上,处理后的污泥Cu、Zn、Cr、Pb、Ni、Cd含量完全基本符合污泥农用国家限制标准(GB4284-8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周期短,处理效果好,处理成本低等特点。本发明在未来我国城市污泥,特别是工业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生物友好型沉水植物定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1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51805.3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底泥生态修复的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生物友好型沉水植物定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定植基质包括:释氧层、植物生长层、凝结层以及固定层;制备方法包括S1:将氧化钙、氨氧化古菌以及固体氧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形成释氧层;S2:将植物种子和植物生长基质按预设比例混合后,形成植物生长层;S3:将黄原胶与卡拉胶按预设比例混合,形成的凝胶涂覆于释氧层和植物生长层之间的连接面及四周,形成凝结层;S4: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固定层,将定植基质整体进行包裹;S5:在岸上进行定植基质中沉水植物种子的发育培养。本申请中的释氧层大大提高了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改善了底泥的厌氧状态,所使用的材料均为生物友好型材料,减少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污染河道底泥的基底改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33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50048.3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长明 陈霞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河道底泥的基底改良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成:改性生物炭60%~70%,沸石10%~20%,粘结剂20%~30%。制备方法包括S1:将改性生物炭、沸石和粘结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粉料;S2:向混合物粉料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糊料,养护;S3:养护后的混合物破碎并筛分,获得基底改良材料。应用过程中将基底改良材料均匀投加到河道中,并种植耐污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改良材料采用改性生物炭60%~70%、沸石10%~20%、粘结剂20%~30%的比例,配比合成改良剂后对底泥和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物都有很好的削减效果,并且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特点。

    一种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82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81575.7

    申请日:2019-07-26

    Inventor: 白永涛 杨长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包括将废液中的酸碱废液通入酸碱废液储存罐中,利用酸碱中和原理,使酸碱废液PH值达到中性后,即可排放;将废液中的含铬废液、含汞废液、其他重金属废液分别通入铬废液储存罐、含汞废液储存罐、其他重金属储存罐中,对铬废液储存罐中的含铬废液采用改性赤玉土进行吸附、过滤,含汞废液储存罐中的含汞废液采用零价铁吸附、过滤,其他重金属储存罐中的重金属废液采用沉淀过滤法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液即可排放;本发明能够对酸碱废液进行无污染排放,能够对废液中的铬元素、汞元素和其他重金属进行去除,达到无污染排放。

    一种利用底栖动物评估尾水补水河道生态毒性效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3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450345.0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河流生态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利用底栖动物评估尾水补水河道生态毒性效应的方法。通过先评估河流的评估范围,将每条评估河流划分为多个评估河段,在每个评估河段设置对应数量的监测点,以底栖动物作为评价物种,对各个监测点进行现场调查,结合环境DNA技术,获得不同评估河段的大型底栖的多个生物指数,然后对不同评估河段的大型底栖的各个生物指数进行对比分析,若所有生物指数中从下游至上游呈现下降趋势的生物指数的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且所有生物指数随时间增加均呈现下降趋势,则确定存在生态毒性效应。采用多次、长时间间隔的调查和多维度、多指标的分析方式来准确评估尾水对受纳水体的生态毒性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