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调和边界下的充气管弯折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4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13821.7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和边界下的充气管弯折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在外载荷作用下,计算充气管在不同位置产生的截面弯矩M;二、计算充气管初始褶皱的横截面C'-C'上各点轴向方向的应力;三、计算临界起皱载荷;四、求起皱界面上的轴向应力;五、计算充气管结构的起皱弯矩;六、计算在第一次弯折时横截面上每个点环向与横向的应力分布、截面上产生弯折时所对应的弯矩、弯折程度、弯折角的大小;七、进一步增加荷载,计算二次弯折角的大小、二次弯折弯矩。本发明考虑了在可调和的边界的情况下,能够计算出任一薄膜充气管在受载作用下从屈曲到褶皱到弯折以及二次弯折的弯矩,为空间充气结构保持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一种分体式弱关联模块化浮空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9533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93936.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弱关联模块化浮空平台,所述浮空平台包含恒升力充气闭孔微结构浮空材料单元模块、升力平衡控制单元模块和模块之间弱关联结构,其中:所述恒升力充气闭孔微结构浮空材料单元模块由多个恒升力充气闭孔微结构浮空材料单元构成;所述升力平衡控制单元模块由多个升力平衡控制单元构成,升力平衡控制单元的数量与恒升力充气闭孔微结构浮空材料单元的数量相等;所述恒升力充气闭孔微结构浮空材料单元模块与升力平衡控制单元模块之间通过模块之间弱关联结构进行布置连接。本发明的浮空平台兼具自适应特性和刚度支撑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当前浮空器的服役稳定性、可靠性和服役时间,从而实现长久驻空、稳定驻空的目标。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缓释阻尼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14023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04561.1

    申请日:2017-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22 F03G7/065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缓释阻尼机构,属于空间展开机构技术领域。N个形状记忆聚合物缓释阻尼构件均为中间镂空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片层,每个中间镂空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片层对折,N个对折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缓释阻尼构件等分成两组,两组对折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缓释阻尼构件水平并列设置,两组对折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缓释阻尼构件中间水平设置有至少一个缓释阻尼铰链展开加劲构件,两组对折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缓释阻尼构件及至少一个缓释阻尼铰链展开加劲构件两端各通过一个缓释阻尼机构铰链夹头夹持固定,每组对折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缓释阻尼构件的上下两个外表面各附设有一个加热层。本发明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展开机构中。

    基于S型索网络约束的排环支撑式软式飞艇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84316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50708.7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基于S型索网络约束的排环支撑式软式飞艇支撑结构,属于平流层飞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软式飞艇支撑结构在保证飞艇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必要条件下重量较大,不能有效发挥充气骨架的性能的问题,它包含由多个轴心设置在一条直线上的充气环构成的主骨架,主骨架中的多个充气环通过多道约束绳索捆绑连接;主骨架的内侧设置有多组悬挂连接装置,多组悬挂连接装置沿主骨架的轴线方向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每组悬挂连接装置包含连接环和悬线,在连接环的上侧和下侧对应设置多根悬线,位于连接环上侧的悬线与位于主骨架上侧的约束绳索连接,位于连接环下侧的悬线与位于主骨架下侧的约束绳索连接。本发明用于支撑软式飞艇。

    星载柱面天线反射面角度与位移独立加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3540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849899.4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一种星载柱面天线反射面角度与位移独立加载实验装置,属于星载柱面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柱面天线两端施加的角度与位移存在耦合现象的问题,它包含架体和加载基座,所述架体包含架板,在位于上方架板的下侧和位于下方架板的上侧均设置有加载基座;所述加载基座包含调平基座、三爪基座连接器、基座平台转接件、角度位移平台和安装连接件,角度位移平台通过三爪基座连接器和基座平台转接件连接在调平基座上,在角度位移平台上设置有安装连接件,安装连接件的一个侧面A在角度位移平台上表面的投影与角度位移平台上表面的直径A重合,侧面B在角度位移平台上表面的投影与角度位移平台上表面的直径B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用于加载柱面天线反射面。

    一种可展开天线的带膜径向肋

    公开(公告)号:CN10363341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667740.6

    申请日:2013-12-07

    Abstract: 一种可展开天线的带膜径向肋,属于径向肋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肋板整体采用碳纤维板制作,重量大,且不易于收拢折叠的问题,它包含碳纤维板和双层聚酰亚薄膜,所述碳纤维板与双层聚酰亚薄膜固定粘接,碳纤维板与双层聚酰亚薄膜的下边缘对齐,碳纤维板与双层聚酰亚薄膜的相接面整体粘合,在碳纤维板上侧设置有多个三角形鳍板,并在每个三角形鳍板处设置有悬索孔,在双层聚酰亚薄膜上沿上边缘设置有多个悬索孔,在双层聚酰亚薄膜上的多个悬索孔周围设置有加强膜。本发明用于径向肋天线确保反射面精度。

    排阵式悬索控型刚柔混合式类翼伞柔性充气机翼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324136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182550.5

    申请日:2013-05-17

    Abstract: 排阵式悬索控型刚柔混合式类翼伞柔性充气机翼无人机。涉及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领域,为了有效解决大翼面柔性充气机翼由于大变形所带来的结构不稳定问题。展开可固化桁架的上下端与柔性充气机翼下蒙皮的正中间及刚性无人机的上表面的正中间固连,展开可固化桁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类翼伞结构分布的伞绳,设置在展开可固化桁架左右两侧的类翼伞结构分布的伞绳上端呈排阵式设置,且设置在展开可固化桁架左右两侧的类翼伞结构分布的伞绳上端与柔性充气机翼下蒙皮固连,设置在展开可固化桁架左右两侧的类翼伞结构分布的伞绳的下端与刚性无人机固连。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一种充气展开的可刚化密排连管式机翼

    公开(公告)号:CN10484317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301507.5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展开的可刚化密排连管式机翼,所述机翼由若干跟不同直径的可刚化圆管、机翼蒙皮、机翼前缘泡沫、机翼后缘泡沫构成,可刚化圆管沿弦向并列相切排布在机翼前缘泡沫和机翼后缘泡沫之间,各个可刚化圆管弦向的外切点连线构成标准翼型,机翼蒙皮包裹在可刚化圆管、机翼前缘泡沫和机翼后缘泡沫外部。由于多管式机翼蒙皮和内部圆管相切的设计,可以有效得到相对光滑的蒙面。因此,可以更好的逼近标准翼型。其三维立体的内部结构可以有效的起到承受载荷、保持翼型的效果,使得该结构具有更好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多管式机翼刚化的实现过程引入电阻丝加热膜对圆管结构进行加热固化,极大简化了制备工艺与加热刚化工艺。

    一种连接充气环用复式搭扣

    公开(公告)号:CN103662089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03816.X

    申请日:2014-01-03

    Abstract: 一种连接充气环用复式搭扣,属于充气环连接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充气环与其所支撑部件的连接采用单层粘扣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松动变形,而且在充气环折叠展开时各粘扣之间容易粘连,使充气环难以实现充气展开不能起到支撑作用的问题,它包含连接带、连接绳和加固带;所述连接带有两根,在每根连接带的一面设置有粘贴的绒毛面,在每根连接带的另一面设置有粘贴的勾毛面,在每根连接带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绳有两根,分别与两根连接带设置连接孔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固带的一面设置有粘贴的绒毛面,加固带通过粘贴的绒毛面将两根连接带粘接,在加固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本发明用于充气环与其所支撑部件的连接。

    基于MFC的自适应后缘结构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41364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196729.6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基于MFC的自适应后缘结构的控制装置,属于变体飞行器变形控制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直接使用DC-DC高压模块驱动MFC存在局限性,或控制方案复杂,造成大大增加结构重要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直流低压电源、控制器、高压模块和分压电路,基于MFC的自适应后缘结构由多组双晶片结构构成,各组双晶片结构均使用独立的高压模块和分压电路,分压电路使结构的上下MFC均能在工作电压范围内双向可调,控制器控制各高压模块的输出电压从而控制结构的变形,直流低压电源作为高压模块的输入电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