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611261928.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的人工制备方法,包括(1)球孢白僵菌孢子液的制备:用无菌水浸泡、清洗白僵蚕蚕体,过滤后取滤液,经过一级斜面培养、二级种子培养、三级扩大培养后得球孢白僵菌孢子液;(2)病原攻毒:球孢白僵菌孢子液在制成后的45min内,迅速喷施于5龄起蚕的蚕体,喷施完成后密闭蚕房1‑1.5h;(3)蚕体培养:打开蚕房,对蚕体喂食,每隔3‑4h喂食一次,直至蚕体死亡;(4)白僵蚕培养:将死亡后的蚕体转移至蚕座上,在温度为25‑28℃,湿度为95‑98%的条件下继续培养至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5)白僵蚕成品制备:将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的白僵蚕收集后干燥至水分小于10%,即得白僵蚕成品。其白僵蚕成品的制备周期短,产量和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80117.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菌分离扩繁方法,包括(1)白僵菌孢子液制备:用无菌接种环从白僵蚕表面挑取3—4环分生孢子粉,置于无菌水中,振荡10—15min,直至均匀,得白僵菌孢子液;(2)分离纯化培养:将白僵菌孢子液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培养4—6天,得白僵菌菌种;(3)一次扩大培养:将白僵菌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24—25℃、振荡条件下培养2—3天,得到白僵菌菌丝体;(4)二次扩大培养:将白僵菌菌丝体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培养5—9天,得到扩繁后的白僵菌,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75%。所述方法的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提高了生产效率,显著减少杂菌污染,成功率高,扩繁后的白僵菌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7745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4233.8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蚕房环境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所述蚕房温度的第一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蚕房湿度的第二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蒸汽发生装置、冷热空调、除湿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冷热空调、所述除湿机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信号采集模块和所述第二信号采集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冷热空调、所述除湿机输出控制信号。所述蚕房环境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蚕房环境的实时监测控制,以及自动调整,减少人员进出蚕房对其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减少人工作业;此外,保证蚕房环境的稳定性,并保证对家蚕生长的适宜性,能够促进家蚕的生长,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家蚕的大规模自动化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67194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8527.X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的生产方法,包括:(1)病原复壮:采用白僵菌侵染家蚕虫体,从家蚕虫体上收集新鲜的白僵菌孢子;(2)病原攻毒:将白僵菌孢子配制成白僵菌孢子液,关闭门窗,将所述白僵菌孢子液均匀喷施于5龄起蚕的蚕体,密闭空间1‑2h;(3)蚕体培养: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控制温度为22‑26℃,湿度为95‑98%,培养至蚕体死亡;(4)僵蚕培养:将死亡后的蚕体选出,在洁净的蚕座纸上培养,控制温度为24‑28℃,湿度80%以上,培养至所述死亡后的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得白僵蚕半成品;(5)白僵蚕成品制备:将白僵蚕半成品收集,经过晾晒、烘干,即得白僵蚕成品。蚕体死亡时间整齐,僵化时间短,僵化率高,白僵蚕产量高,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2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61928.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的人工制备方法,包括(1)球孢白僵菌孢子液的制备:用无菌水浸泡、清洗白僵蚕蚕体,过滤后取滤液,经过一级斜面培养、二级种子培养、三级扩大培养后得球孢白僵菌孢子液;(2)病原攻毒:球孢白僵菌孢子液在制成后的45min内,迅速喷施于5龄起蚕的蚕体,喷施完成后密闭蚕房1‑1.5h;(3)蚕体培养:打开蚕房,对蚕体喂食,每隔3‑4h喂食一次,直至蚕体死亡;(4)白僵蚕培养:将死亡后的蚕体转移至蚕座上,在温度为25‑28℃,湿度为95‑98%的条件下继续培养至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5)白僵蚕成品制备:将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的白僵蚕收集后干燥至水分小于10%,即得白僵蚕成品。其白僵蚕成品的制备周期短,产量和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1150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65892.4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F24F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分布双循环补湿系统,设置一组管道(5),均匀分布在蚕室内所形成空间的上部,所述管道与至少两个隔开安装的补湿器(3)的供湿口相连,管道的管身开有一组出湿口(7),从出湿口出来的水雾沿立管进入到上部的管道,从蚕室的上部洒落分布在蚕室空间内。本发明彻底解决了蚕室内立体环境中湿度均匀一致性的问题,摒弃了人工调箔的工作,减轻了养蚕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872837U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20229213.7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撒粉料药物的装置,有一鼓风机(1),机壳上有便于手执的把手(2),其进风口通过一截短管(3)连接一盛粉料药物的容器(4),出风口接一根长管(5),在鼓风机工作时,粉料药物从长管口喷出,盛粉料药物的容器为一小桶,桶底有一通孔,一管螺纹(8)穿过所述的孔,与一个管螺母(9)配合固定在桶底壁上,管螺纹的下段与另一T形管(11)的螺纹部分配合,T形管的其余部分的外壁与连接进风口的一截短管的一端紧固配合,管螺纹的中心孔容纳一根导管(12),导管的壁上开有孔。本装置可喷撒甲醛成份的防僵粉、新鲜石灰粉等粉剂,喷粉速度快、效果好,蚕体上下均可喷到,有利于养蚕卫生。
-
公开(公告)号:CN203646345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367266.0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蚕种催青、保种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一个主测控系统(7),由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通讯接口组成,通讯接口连接有一个通讯网(14),所述网与一组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变送器(15)相接,还与智能控制器模块(19),及空调控制模块(28)相接,智能控制器模块还与一组执行装置相接,所述执行装置由布置在催青室内的加热装置,补湿机、匀风、换气风扇,感光灯组成。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孵化率,由于胚子发育环境好,孵化整齐,蚁体强健,为养蚕高产奠定了基础。蚕种催青、保种智能测控系统催青较传统的催青法单产高2~4公斤。
-
公开(公告)号:CN205048629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690446.1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F24F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分布双循环补湿系统,设置一组管道(5),均匀分布在蚕室内所形成空间的上部,所述管道与至少两个隔开安装的补湿器(3)的供湿口相连,管道的管身开有一组出湿口(7),从出湿口出来的水雾沿立管进入到上部的管道,从蚕室的上部洒落分布在蚕室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蚕室内立体环境中湿度均匀一致性的问题,摒弃了人工调箔的工作,减轻了养蚕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385134U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20444966.5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蚕种催青、保种室的换气装置,在室内设置立体换气装置,其中一面墙上、下地安装一组匀风扇(1),相对应的另一面墙设置一组上、下安装的排风扇(2)形成对流,或设置一套垂直送风系统,风从下往上或从上向下送风。一种方案保证空气进行水平交流,另一种方案保证室内空气垂直交流,两种方案均无分布不均的死角,效果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