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锂金属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937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65670.2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聚合物凝胶复合碳材料制备的复合锂金属电极,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复合锂金属电极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聚合物凝胶层包覆碳材料骨架,再以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将锂金属沉积到电极的孔隙中,整个制备过程中,确保锂的均匀沉积。所述锂金属复合电极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使用时,可充分发挥锂金属的优势,有效降低了锂金属电极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并有效抑制锂枝晶大量生长的问题,更能充分利用电极的储锂空间,从而提高复合电极的理论容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极大的改善了锂电极循环性能。

    低温溶剂辅助烧结制备固体电解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32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72555.6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溶剂辅助烧结制备固体电解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溶剂将固体电解质原料粉末充分润湿,研磨后压制成型,干燥,进行退火处理,即可;所述溶剂为醋酸溶液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液、醋酸溶液与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液或水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液。本发明可实现固体电解质材料的致密化过程;可以通过控制溶剂来控制所得固体电解质的密度,机械强度和锂离子的电导率。相比于普通高温烧结,本发明可使得锂离子固体电解质在更加低的温度和更加短的时间内得到高致密度和高电导率;可大大减少能量的损耗,同时可避免锂的损失;本发明还可实现大面积的固体电解质的致密化。

    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3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77711.0

    申请日:2017-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包括载体材料层、集流体层、锂片;从锂片向上顺次布置集流体层和载体材料层;所述集流体层为片状的多孔材料。本发明还提出所述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的制备方法。这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适用于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可充放金属锂电池等电池体系。首周放电时,锂离子首先穿过带孔集流体和载体材料孔隙到达正极处;充电时,返回的锂离子在载体材料表面还原沉积,经过首周放电充电步骤后便可以在载体材料层处形成“载体材料-锂”三维复合锂,本发明所述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适用于原位电化学沉积制备三维复合锂负极,方便简单,无需经过二次组装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