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280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80099716.5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域(2),其包含薄膜晶体管;边框区域(F),其包围上述显示区域;端子部(T),其设置于上述边框区域;树脂层(8),其设置在基材(7)的上方;无机绝缘层(9),其设置在上述树脂层之上,具有开口部(10);以及导电图案(11),其在上述开口部(10)的上侧的位置以外的位置设置在上述无机绝缘层(9)之上。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985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80099144.0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在显示区域内设置有非显示区域(N),在非显示区域(N)中设置有贯通孔(H),在非显示区域(N)中以包围贯通孔(H)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内侧凸部(C),各内侧凸部(C)的下层树脂层(8a)被形成于树脂基板层(10)的多个内侧狭缝(Sa)分离,多条显示用布线(14g)的一部分被贯通孔(H)断开,最靠显示区域侧的内侧狭缝(Sa)的底部的第一非显示导电层(34b)以与被贯通孔(H)断开的显示用布线(14g)中的靠贯通孔(H)侧的一个端部以及靠贯通孔(H)侧的另一个端部重叠的方式设置。

    显示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40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80097809.7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由第一金属膜形成的第一金属层(14fa、14fb)沿着相邻的一对第三配线(18f、18g)呈岛状设置,使得与由相互平行地延伸由第一金属膜形成的多条第一配线(14d、14e)中的相邻的一对第一配线(14d、14e),以及在与各第一配线(14d、14e)交叉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多条第三配线(18f、18g)中的相邻的一对第三配线(18f、18g)包围的区域重叠。

    有源矩阵基板的制造方法及有源矩阵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1265503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80097155.8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在有源矩阵基板的制造方法中,形成基底无机绝缘膜的工序包括:在基底无机绝缘膜上涂布抗蚀剂的工序;通过第一灰化处理,在抗蚀剂的表面形成凹凸面的灰化处理工序;以及接着灰化处理工序,通过进行第二灰化处理和基底无机绝缘膜的蚀刻处理,使基底无机绝缘膜的表面粗面化的粗面化工序。在形成半导体膜的工序中,半导体膜的至少一部分仿照基底无机绝缘膜的粗糙面,从而对表面进行粗面化。

    显示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78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980095290.3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包括下层电极(KE)及多个上层电极(JE1、JE2)的触摸面板层,下层电极由多个透明配线(wk)构成,上层电极由多个上层配线(wj)构成,多个上层电极分别隔着绝缘膜(38)与下层电极重叠,透明配线(wk)的线宽比上层配线(wj)的线宽大。

    显示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374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80091087.4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在有机EL显示装置(50)中,显示区域(D)和第一边框区域(F1)被规定为大致圆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状,在弯折部(G)中,在无机膜层叠膜(36)上形成开口部(S),且以填充开口部(S)的方式设置边框平坦化膜(37)。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沿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弯折部(G)侧的圆弧(H)形成。

    显示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4459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80098282.7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显示装置(1)在俯视时在显示区域(DA)的栅极绝缘膜(42)中的相邻的控制线(143)之间具备与控制线分离地设置的多个第一槽部(71)和多个第二槽部(72)。第一槽部在俯视时沿着连结半导体层(141)设置。第二槽部以与第一槽部的至少一端部相邻的方式分别沿与第一槽部交叉的方向延伸而设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