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调色剂及胶囊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612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63802.6

    申请日:2010-04-16

    Inventor: 前泽宜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9/09328 G03G9/09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胶囊调色剂及胶囊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所述胶囊调色剂即使长期在图像形成装置内使用,形成壳层的微小固体粒子也难以从调色剂粒子表面脱离,能够抑制感光鼓的膜形成的发生。壳层由多种聚酯树脂微粒形成,所述多种聚酯树脂微粒中各自含有的聚酯树脂之间通过交联剂相互交联。

    功能性粒子及其制造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44991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49667.8

    申请日:2007-09-10

    Abstract: 通过包含凝聚工序(S11)、减压工序(S12)和冷却工序(S13)的制造方法制造功能性粒子。在凝聚工序(S11)中,将含有核心粒子和外壳粒子的水性浆液加热至核心粒子的玻璃转化温度以上的温度,并且使之流过线圈状配管,使外壳粒子附着于核心粒子表面,从而获得功能性粒子。在减压工序(S12)中,进行功能性粒子的粒度调整以及粗大粒子的粉碎,使功能性粒子的粒径均匀化。在冷却工序(S13)中,防止粒径均匀的功能性粒子发生再凝聚。

    凝聚粒子的制造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18393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38400.9

    申请日:2007-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7/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聚方法,在使树脂微粒子凝聚时,可以在低压下进行凝聚,并且防止产生树脂微粒子的过凝聚,获得具有需要的粒径且粒度分布狭窄的凝聚粒子。通过包括凝聚工序(S1)、减压工序(S2)、冷却工序(S3)的凝聚粒子的制造方法,制造凝聚粒子。在凝聚工序(S1)中,使体积平均粒径为0.4~3μm的树脂微粒子的水性浆液在加热加压状态下流过线圈状配管,获得包含凝聚了树脂微粒子的凝聚粒子的浆液。在减压工序(S2)中,进行包含凝聚粒子的浆液的减压,并进行粗大粒子粉碎的粒度控制,使凝聚粒子的粒径均匀。在冷却工序(S3)中,对包含粒径均匀的凝聚粒子的浆液进行冷却。

    融合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481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160925.1

    申请日:2009-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9/0804 G03G9/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融合树脂粒子及其制造方法、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融合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在维持粒度分布范围窄的状态的同时,短时间内将凝聚树脂粒子融合成没有晶界的状态,从而得到融合树脂粒子。在融合化工序(s3)中,使凝聚树脂粒子浆液在规定的加热加压条件下流过管道内。然后,在冷却前减压工序(s4)中,将流过管道内的加热加压状态下的融合树脂粒子浆液在冷却工序(s5)中冷却至规定温度之前进行减压。然后,在减压工序(s6)中,将流过管道内并在冷却工序(s5)中被冷却的融合树脂粒子浆液减压至大气压。

    融合树脂粒子及其制造方法、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34819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60925.1

    申请日:2009-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9/0804 G03G9/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融合树脂粒子及其制造方法、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融合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在维持粒度分布范围窄的状态的同时,短时间内将凝聚树脂粒子融合成没有晶界的状态,从而得到融合树脂粒子。在融合化工序(s3)中,使凝聚树脂粒子浆液在规定的加热加压条件下流过管道内。然后,在冷却前减压工序(s4)中,将流过管道内的加热加压状态下的融合树脂粒子浆液在冷却工序(s5)中冷却至规定温度之前进行减压。然后,在减压工序(s6)中,将流过管道内并在冷却工序(s5)中被冷却的融合树脂粒子浆液减压至大气压。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006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06359.9

    申请日:2009-02-16

    Inventor: 前泽宜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06 G03G1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体鼓和显影辊以及控制单元。感光体鼓的表面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显影辊的载置二成分显像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感光体鼓对置,并被驱动以将二成分显像剂传送到感光体鼓。控制单元在连续形成基于多个图像数据的图像时,检测形成的图像数据的印刷覆盖率,若印刷覆盖率大则将相对于感光体鼓的显影辊的相对速度设定为较快,若印刷覆盖率小则将相对速度设定为较慢。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1305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87516.9

    申请日:2008-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12 G03G15/0921 G03G2215/0609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承载构件、磁体和显影剂调节构件。磁体固定地设置在显影剂承载构件的内部。显影剂调节构件至少包括磁性构件。并且,该磁性构件沿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旋转方向的厚度为0.2~0.4mm。而且,如果在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上,从与磁性构件沿旋转方向的中心相对的位置到最接近该位置设置的该磁极的磁性最大的位置的距离称为L(mm),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的直径称为D(mm),则磁性构件设置在0≤L/D≤0.044关系成立的范围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