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27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619082.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间歇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气液两相混合液的各相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模块、气液调控模块、气液收集模块,气液两相混合液从除气分离筒进液口进入旋流分离器后,脱气后的油水混合液相通过花瓣式连接件后经过除液螺旋流道,油相和水相优先被分离并被收集;含有少部分液相的气相经过气液分离圆筒内的沉降室和气液调控模块后,气相和液相分别在花瓣式连接件上的出气口和除液口被收集。本种旋流分离器可对气液两相混合液进行处理,实现气相、溢流液和底流液的单相高精度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371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020010.3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弯管聚结式三相旋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包括外筒、内筒、聚结弯管和导流口;外筒包括气相出口和大圆台,内筒包括双切向入口、旋流段、锥段、底流段、小圆台、环形油相出口、水相出口以及隔离体;所述内筒外壁与外筒内壁形成气液分离空间;所述聚结弯管采用渐变的弯径,所述导流口为弧线型所述聚结弯管内置在内筒隔离体内,隔离体下方侧面开孔,连接聚结弯管入口,所述聚结弯管入口、聚结弯管与导流口为一体化连接。所述弯管聚结式三相旋流分离器具有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流场稳定、分离效率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有效解决相关领域在生产实际中面临的三相分离设备效率低、占地大、处理过程不连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617786.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嵌套式气液固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内含有气相分离模块、液相分离模块和固相分离模块,气液固三相混合液从外套筒进液口进入旋流分离装置后,通过气相分离模块嵌套的外螺旋流道与内螺旋流道使得气相被优先排出,同时分离出的液相依次通过螺旋流道内部、回流控制单元后重新回流到外套筒内,再经过液相分离模块旋流从而排出三相混合液中的密度较轻的溢流,环绕在外套筒内壁砂相最后经过固相分离模块使得砂相被分离,底流液通过内套管流出。本种旋流分离装置可对三相混合液的进行处理,实现气相、固相、溢流液、底流液的单相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4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411248.7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3/38
Abstract: 一种页岩油生产井下旋流重力耦合驱动式气液分离装置。主要用于页岩油生产过程中,实现对井下液相和气相的分离。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内含有外层管道模块、螺杆泵模块和旋流器模块;气液混合物依次通过套管入口、油管入口和入流口流入旋流器内部,经过螺旋流道旋流旋心分离后,轻质相的气相依附在内部旋流腔外壁经过气相分离口进入气相分离腔,再通过气相出口排出到油管外的环空内,重质相的液相通过旋流器后重力沉降至底部的蓄流槽,借助螺杆泵将蓄流槽内的液体进行充分抽取。本种旋流分离装置可以在井下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分离,并将气体回注到油管环空内,消除了气相的存在对旋流分离装置所产生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05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092609.1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3/38
Abstract: 一种采油井筒内多级重力剪切式旋流脱气装置。用来解决现有油田井下采出液含气率高从而实现有效脱气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套筒上封隔器、旋流筒、导气管、螺旋流道、剪切填料套组、旋流筒下封隔器、混合液区域、混合液切向入口、气相出口和顶针;套筒上封隔器用于实现和套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混合液切向入口用于引导混合液进入到旋流筒内;螺旋流道包括溢流管入口、溢流管出口、螺旋加速区和溢流管道;导气管与螺旋流道通过焊接形成一体,整体嵌入旋流筒中,导气管的出口与旋流分离溢流口对齐后焊接在一起;重力沉降区中置有剪切填料套组。本装置可实现对井下不同工况的脱气处理,解决油田井下采出液含气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656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015054.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溢流管自旋式水力旋流器。包括启旋槽、溢流管、旋流室、切向入口、驱动室、溢流管切向出口、挡板连接杆、转速调节盘、定位柱、溢流轴向出口、导向槽、推力球轴承、挡板、稳流体、溢流管密封圈以及圆弧形凹槽;溢流管的两端分别伸入驱动室和旋流室内部,溢流管外壁处设置启旋槽;稳流体位于驱动室的内部,并套设于溢流管的顶端;溢流管切向出口与顶端相切,并穿过稳流体;溢流轴向出口设置于驱动室的顶部,与驱动室同轴且连通;导向槽、挡板连接杆及挡板呈刚性连接;转速调节盘设置于驱动室与多个导向槽之间,且每个定位柱穿过对应的导向槽。本种旋流器可以增大油滴所受到的向中心区域的径向迁移力,提高旋流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6565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01506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旋流室自旋式水力旋流器。包括切向入口、腔室、旋转筒、溢流管以及底流管、柱状壳体、动叶片、动叶片旋转腔、出口段轴承、稳流锥、转速调节螺钉、摩擦片、助旋体、入口段轴承、迷宫密封结构、缩口段、入口段壳体、旋转盘、出口端盖、连接轴、柱形孔、密封圈、推力轴承、连接片及定叶片;旋转筒,设置于柱状壳体的内部,并与柱状壳体同轴布置;助旋体均匀布置于旋转筒的内壁处;迷宫密封结构设置于旋转筒与柱状壳体之间并靠近缩口段处;旋转筒、连接片、稳流锥、连接轴、旋转盘及动叶片顺次呈同轴刚性连接;旋转筒、助旋体、连接片及稳流锥位于腔室内部;旋转盘及动叶片位于动叶片旋转腔内部。具有分离效率高、结构紧凑及投资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7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52372.8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E21B43/3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页岩油抽油机采油系统井下气液分离装置。主要解决页岩油开采过程中含气条件下的抽油机效率低下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气液分离装置内置有液流收集盖、导气管、液流分隔筒、螺旋流道、旋流器外壳、沉积腔外壳、气旋保护罩、倒锥以及底座;采出液由进液口进入,分离后的气被排出到油套环空外,液相进入沉积腔被抽油机举升至地面。本种气液分离装置,可消除页岩油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气相被举升地面所造成的影响,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避免了抽油机长期采出气相导致的异常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2827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19082.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间歇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气液两相混合液的各相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模块、气液调控模块、气液收集模块,气液两相混合液从除气分离筒进液口进入旋流分离器后,脱气后的油水混合液相通过花瓣式连接件后经过除液螺旋流道,油相和水相优先被分离并被收集;含有少部分液相的气相经过气液分离圆筒内的沉降室和气液调控模块后,气相和液相分别在花瓣式连接件上的出气口和除液口被收集。本种旋流分离器可对气液两相混合液进行处理,实现气相、溢流液和底流液的单相高精度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240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289247.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平井筒内多级油水分离及同井注采方法。主要解决水平井开发过程中不同区域含油不均导致的原油采出率低的问题。本方法包括:对常规水平井筒内空间改良,将多级同井注采段运用于水平井开采,实现井下多级油水分离;通过运用采注环空封隔器实现低含油区分离后的同井回注液对高含油区进行驱替,增强高含油区射孔渗透率;同时将同井注采工艺中的常规旋流器升级为双锥式聚结旋流器,实现由小油滴到大油滴的聚结过程,加强油水分离效率。本发明利用低含油区回注液驱替以提高高含油区射孔渗透率,降低了含水采出液的举升及地面污水的处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