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832146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01145.1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吸引可冲洗的红外线鼻炎治疗器,包括有鼻橄榄头,所述的鼻橄榄头分别通过吸引管、发射光纤和雾化管分别与负压吸引管、红外LED发光组件和雾化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的红外LED发光组件还连接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基于洗鼻清理鼻腔分泌物与红外线治疗鼻炎理论,发明可吸引可冲洗、可雾化治疗的新型红外线鼻炎治疗器,不采用外用药物,无副作用,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209464479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21438741.8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2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喉部扩张器,其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位于喉部外侧的外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导管限位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导管的延伸至喉腔内部的里端设置有两个支撑片;所述导管的内腔中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里端端部设置有撑开部,所述撑开部延伸至位于两个所述支撑片之间以将两个支撑片撑开或释放复位。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喉部扩张器能够简单快捷地将喉腔两侧的声带隔离开,这样双侧声带在术后伤口的愈合过程中始终处于隔离状态,进行自我恢复,避免了发生粘连现象,进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术后喉狭窄、发声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285921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1675631.3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手术用吸引器,其包括吸引器本体,所述吸引器本体为管状的中空结构,所述吸引器本体的一端与负压源连接,所述吸引器本体的另一端为吸引端,所述吸引器本体的中空腔内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负压源连通形成抽吸通道,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推动块,所述吸引器本体的管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供所述推动块沿轴向滑动的导向槽,所述内管、所述推动块与所述导向槽呈滑动密封装配。本实用新型的耳手术用吸引器能够根据需要简便地进行微调内管的抽吸长度,以保证在显微镜下使抽吸端距离被抽吸物具有最佳的抽吸距离,避免了频繁更换吸引器头带来的不便和时间的浪费,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552622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21894336.2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内腔窥镜手术吸引器,其包括通过销轴铰接连的前手柄和后手柄,所述前手柄的上端连接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与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手柄上的负压管连通,所述负压管与抽吸装置连接,所述吸引管通过旋转开关与所述前手柄旋拧连接,所述吸引管的远离所述前手柄的一端连接有柔性管,所述吸引管内部设置有刚性的牵引钢丝,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后手柄的上端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柔性管内,所述牵引钢丝的位于所述柔性管内的一段为弯折弧形段。本实用新型的鼻内腔窥镜手术吸引器可以进行正负360度旋转,并可调整柔性管的弯曲度,实现无盲区抽吸,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807910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882038.1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B26F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颈部术腔引流管打洞器,其包括通过铰接轴呈钳式铰接在一起的上手柄和下手柄,所述上手柄和所述下手柄的前端相对的两内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切合的上刀片和下刀口,所述上刀片刀刃为圆弧形结构,所述下手柄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下刀口与所述铰接轴之间并靠近所述下刀口设置,切合时所述上刀片的刀刃的水平投影与所述挡块的远离所述铰接轴一侧的端面的水平投影齐平。本实用新型的头颈部术腔引流管打洞器能够有效避免了被切掉的硅胶片弹飞,切割下来的圆孔周边较为齐整,不会出现锯齿等不规则形状,且每次打的洞都大小相同、形态合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