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掺杂碳点、制备及其作为光动力治疗光敏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393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149157.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离子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利用硝酸铜为掺杂剂,通过原位聚合生成聚丙烯酸与铜离子的络合物作为前驱体,然后经过热解碳化生成碳化产物,再经过提取、纯化得到所述碳点。本发明制得的铜离子掺杂碳点用于光动力治疗时,不需要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协同作用,操作过程简单,适用于皮肤癌、肺癌、胰腺癌、食道癌和脑胶质瘤,以及一些皮肤病和眼科疾病等治疗过程。

    石墨烯量子点与钆离子螯合物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94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95524.6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毕红 王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石墨烯量子点与钆离子螯合物(Gd@GQDs),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所述石墨烯量子点与钆离子螯合物为纳米材料,表面带有亲水基团;其制备方法是利用Hummers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再经过加热氧化和提纯,得到纯净的石墨烯量子点,最后与Gd3+螯合形成稳定的Gd@GQDs。本发明制备的Gd@GQDs易分散于水、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生物培养基等水溶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在1.5T磁共振测试系统中,表现出优异的T1加权造影性能,其r1弛豫率高达72mM-1s-1,比现有商用T1加权磁共振造影剂Gd-DTPA的r1值高二十倍。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氮、硼掺杂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0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69708.0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毕红 祝煜 张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氮、硼掺杂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天然芦苇杆为碳源,分别以氮肥和硼肥作为氮源和硼源,经炭化活化工艺制得。本发明所制得的氮、硼掺杂多孔炭兼具微孔和中孔的分级三维孔隙结构,孔径主要分布在1~5纳米,比表面积为1400~1700平方米/克,掺氮原子比为6~8%,掺硼原子比为2~4%。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其在1安/克的电流密度下具有225~250法拉第/克的比电容,循环5000次充放电后,电容保留高于95%,在500瓦/千克的功率密度下具有30~35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

    一种超大长径比的碳量子点/聚苯胺复合纳米管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006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16536.3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毕红 刘健 葛传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0266 B82Y30/00 B82Y40/00 C08K3/04 C08L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长径比的碳量子点/聚苯胺复合纳米管及其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领域,包括:1)取碳量子点均匀分散于樟脑磺酸水溶液中,再加入苯胺单体,分散均匀后得分散液,在20~30 °C下,将分散溶液置于0.5 T的稳态静磁场中静置0.5~2 h,得碳量子点/苯胺混合液;2)在20~30 °C下,向步骤1)的碳量子点/苯胺混合液中滴加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置于0.5~10 T的稳态静磁场下,继续静置反应20~30 h,过滤,洗涤干燥,即得超大长径比的碳量子点/聚苯胺复合纳米管。合成的碳量子点/聚苯胺复合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容和微波吸收性能。

    一种助催化聚合反应的超亲水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602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2939.0

    申请日:2015-08-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助催化聚合反应的超亲水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荷叶粉在300-400摄氏度下焙烧1-2小时,将焙烧后的黑色热解产物研磨成黑色粉末;向黑色粉末中加入超纯水,均匀后静置,取上清液进行微滤,滤液烘干得到淡黄色粉末 ;将淡黄色粉末Ⅰ重新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静置微滤,烘干滤饼得到淡黄色粉末Ⅱ;将淡黄色粉末Ⅱ重新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超纯水透析,冻干得到淡黄色碳量子点。本发明碳量子点在超纯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为38%,粒径均匀,稳定性良好,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同时本发明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助催化聚合性能。

    一种两亲性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921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13429.3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毕红 张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辣椒粉为碳源,在空气气氛中热解,再经乙醇提取、纯化得到两亲性碳量子点。该法制得的碳量子点粒径为0.5~4.5纳米,表面既带有羟基、羧基、醛基、氨基等亲水基团,又带有甲基、亚甲基、苯基等疏水基团,因此是两亲性的。该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70~75%。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可用于大规模制备两亲性碳量子点。而且,制得的两亲性碳量子点比其他单一疏水性或者单一亲水性的碳量子点的生物相容性更好,细胞显影效果更强,因此可以较好的用于生物显影、生物医学成像和荧光检测等领域。

    一种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5716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46178.9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毕红 程毛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新型吸波材料包括有基体材料和吸波剂构成,所述的吸波剂为室温下呈现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的纯的立方相或六方相掺锰硫化锌微晶。立方相或六方相掺锰硫化锌微晶的重量比为10%~50%,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50%~90%。其制备方法是水热合成得到掺锰硫化锌前驱体,然后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在600~7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热处理,得到立方相的掺锰硫化锌微晶粉末,在1000~120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热处理,得到六方相的掺锰硫化锌微晶粉末,将所得微晶粉末加入到基体材料,使其固化,即得吸波材料。

    一种污水处理用聚乙烯醇发泡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1186720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35368.9

    申请日:2007-11-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毕红 贾莉莉

    Abstract: 一种污水处理用聚乙烯醇发泡材料,是以聚乙烯醇、甲醛和淀粉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硫酸钙为发泡剂制备的软质泡沫塑料,其特征是添加有碳纳米管和聚乙二醇一道发泡,使本发泡材料具有大孔径多孔结构,孔径范围0.05~1.0mm,吸水量为自重的4~6倍,特别是具有独特的吸附性能,能吸附废水中悬浮颗粒和污渍,并有脱除异味和脱色效果,从而用于污水处理,不仅可以处理生活废水,同时可以处理工业废水。

    一种深紫外B波段荧光碳点、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830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075774.7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金属的深紫外B波段荧光碳点(发射波长位于300~310纳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一定配比的邻苯二胺、乙酸和水为反应原料,其中乙酸和水同时作为反应溶剂,通过溶剂热反应7~10小时,再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深紫外荧光碳点。该法制得的碳点的尺寸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3~2.8纳米,分散性好,在溶液相和固态下均可发射深紫外B波段荧光。该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可用于大规模制备。而且,所制得的深紫外B波段荧光碳点具有非激发光依赖性,将其与环氧树脂复合涂敷在LED灯罩内壁上,能制作得到一种深紫外B波段发光LED(UVB‑LED)。实验结果表明该UVB‑LE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具有优良的杀菌作用。

    一种3D打印机以及3D打印海藻酸钠水凝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944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31704.0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以及3D打印海藻酸钠水凝胶的方法。本发明以溶胶状海藻酸钠为打印原材料,再经钙离子溶液固化,通过3D打印得到具有一定三维形状的海藻酸钠水凝胶。该方法打印的海藻酸钠水凝胶为连续不断、粗细均匀的线条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经层层堆积打印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具有特定三维形状的水凝胶模型,并且可以通过添加不同颜色的颜料或者具有不同功能的材料进而获得具有不同颜色或者不同功能的水凝胶。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成本低廉,可用于大规模打印具有三维结构的海藻酸钠水凝胶,为组织工程、仿真机器人及生物传感器等涉及软体传感材料的研究领域提供材料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