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地的秸秆还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7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043424.0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秸秆还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地的秸秆还田方法,步骤1,在秋季水稻收获后至耕层冻结前,将水稻秸秆收割粉碎5‑8cm,再将直接粉碎后的水稻秸秆原位均匀抛洒至田间,并将其翻耕深埋于田间;步骤2,将步骤1秸秆还田的土壤旱整平,整平后灌水泡田;步骤3,灌水泡田3~5天后浅层搅浆,并在浅层搅浆后向田间喷施微生物菌剂;步骤4,插秧时向田间侧深施肥,并根据有机质含量施入掺混肥;步骤5,在水稻插秧后及抽穗前后多次喷施微生物菌剂。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能保证水稻秸秆在水稻生育期充分腐解,并分阶段缓慢释放养分还田,还能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缓慢释放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减少水稻生产过程肥料及农药的施用量。

    一种槽式条状水稻秧盘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441425U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21989234.4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秧苗培育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式条状水稻秧盘;包括边框,边框内部前后排列设有若干组培养机构,培养机构包括若干组横向设置的培养组件,培养组件包括若干呈方形排列设置的培养碗,若干培养碗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每前后相邻一组培养机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阻挡块,阻挡块的上表面高度高于培养碗的上表面高度;边框底部四角处均开设有插入孔,边框顶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插入杆与插入孔的配合,使多个边框重叠放置稳定,不会因为撞击晃动等因素而出现倾倒,并且利用阻挡块使得每一组相邻的培养机构之间存在间隙,可以使后续秧苗授光更加均匀。

    水稻基因OsSMG6及其应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364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441498.X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稻基因OsSMG6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水稻基因OsSMG6及其应用。本发明克隆了一个新的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基因OsSMG6(该基因一因多效,在调控粒型、粒重的同时对植株生长发育也具有影响),功能缺失导致水稻粒长变短、粒宽变宽、粒厚增加、粒重不变、株高升高、抽穗期延迟;过表达转基因植株谷粒粒长不变、粒宽不变、粒厚降低、粒重减轻;但糙米粒长变短、粒宽变窄、穗长变短、剑叶变窄,株高降低、抽穗期提前。OsSMG6基因对水稻粒型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水稻发育影响有重要意义,本发明为水稻品种改良育种提供了优质基因资源,大大推进了水稻育种进程。

    OsELF4-2和OsELF4-3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50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64320.8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OsELF4‑2和OsELF4‑3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通过在水稻中敲除OsELF4‑2和/或OsELF4‑3基因,导致该基因功能丧失而引起晚抽穗表型。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OsELF4‑2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晚抽穗5.5天左右,而oself4‑3阳性株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抽穗期无差异,在人工短日照条件下,oself4‑2敲除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晚抽4.7天左右,oself4‑3较野生型晚抽穗5.0天左右。瞬时表达实验显示,OsELF4‑2‑GFP和OsELF4‑3‑GFP定位在细胞核中。在水稻中也存在类似拟南芥中的OsEC复合体,并通过酵母双杂和LAC实验验证了复合体的互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