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0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36875.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宝清北方水稻研究中心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 , 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OsCPK12基因在调控水稻耐旱性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OsCPK12基因的登录号为LOC_Os04g47300,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了OsCPK12是一个响应干旱的基因,为了验证OsCPK12对干旱的影响,本发明对野生型ZH8015,敲除突变体oscpk12‑cr和过表达家系OsCPK12‑OE进行干旱处理,结果显示过表达家系OsCPK12‑OE更加耐旱。
-
公开(公告)号:CN114287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043424.0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宝清北方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秸秆还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地的秸秆还田方法,步骤1,在秋季水稻收获后至耕层冻结前,将水稻秸秆收割粉碎5‑8cm,再将直接粉碎后的水稻秸秆原位均匀抛洒至田间,并将其翻耕深埋于田间;步骤2,将步骤1秸秆还田的土壤旱整平,整平后灌水泡田;步骤3,灌水泡田3~5天后浅层搅浆,并在浅层搅浆后向田间喷施微生物菌剂;步骤4,插秧时向田间侧深施肥,并根据有机质含量施入掺混肥;步骤5,在水稻插秧后及抽穗前后多次喷施微生物菌剂。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能保证水稻秸秆在水稻生育期充分腐解,并分阶段缓慢释放养分还田,还能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缓慢释放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减少水稻生产过程肥料及农药的施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7958508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0095252.7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宝清北方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旱育苗水稻大棚摆秧盘前的锄草、去茬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安装在输送机构上的液压罐,液压罐连通有喷火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运输机构将液压管和喷火机构运输至大棚内,通过液压罐向喷火机构输送天然气且点燃天然气形成火焰,以对大棚上的杂草等进行灭杀。
-
公开(公告)号:CN220441425U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21989234.4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宝清北方水稻研究中心 ,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A01G9/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秧苗培育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式条状水稻秧盘;包括边框,边框内部前后排列设有若干组培养机构,培养机构包括若干组横向设置的培养组件,培养组件包括若干呈方形排列设置的培养碗,若干培养碗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每前后相邻一组培养机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阻挡块,阻挡块的上表面高度高于培养碗的上表面高度;边框底部四角处均开设有插入孔,边框顶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插入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插入杆与插入孔的配合,使多个边框重叠放置稳定,不会因为撞击晃动等因素而出现倾倒,并且利用阻挡块使得每一组相邻的培养机构之间存在间隙,可以使后续秧苗授光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04481.9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耐盐性的Ehd2基因、基因突变体、方法及应用,Ehd2是水稻成花转变的关键开花因子,本发明通过图位克隆和Mutmap方法鉴定了一系列Ehd2新等位突变体,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系列突变体除了极端晚抽穗表型外,Ehd2功能缺失增强了水稻幼苗对盐胁迫的抗性。本发明通过对Ehd2耐盐性的功能解读,进一步阐明了水稻耐盐的遗传机制,同时也为提高水稻耐盐性及其品种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364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441498.X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稻基因OsSMG6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水稻基因OsSMG6及其应用。本发明克隆了一个新的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基因OsSMG6(该基因一因多效,在调控粒型、粒重的同时对植株生长发育也具有影响),功能缺失导致水稻粒长变短、粒宽变宽、粒厚增加、粒重不变、株高升高、抽穗期延迟;过表达转基因植株谷粒粒长不变、粒宽不变、粒厚降低、粒重减轻;但糙米粒长变短、粒宽变窄、穗长变短、剑叶变窄,株高降低、抽穗期提前。OsSMG6基因对水稻粒型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水稻发育影响有重要意义,本发明为水稻品种改良育种提供了优质基因资源,大大推进了水稻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727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653637.6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属于作物定殖生防菌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第一步为生防菌粉剂拌基质定殖、生防菌水剂喷施定殖或者生防菌菌液喷施定殖;第二步为秸秆纤维基质定殖生防菌后10‑15天,定殖有生防菌的秸秆纤维基质与农作物幼苗同步移植到大田,基质和农作物幼苗生防菌在大田定殖;采用的生防菌为深绿木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小链霉菌、黄篮状菌、毛壳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上述一种定殖生防菌的秸秆纤维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两步定殖生防菌方法,能有效定殖生防菌进而提高幼苗抗病力,并显著提高幼苗移栽的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64320.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OsELF4‑2和OsELF4‑3基因在控制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通过在水稻中敲除OsELF4‑2和/或OsELF4‑3基因,导致该基因功能丧失而引起晚抽穗表型。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OsELF4‑2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晚抽穗5.5天左右,而oself4‑3阳性株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抽穗期无差异,在人工短日照条件下,oself4‑2敲除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晚抽4.7天左右,oself4‑3较野生型晚抽穗5.0天左右。瞬时表达实验显示,OsELF4‑2‑GFP和OsELF4‑3‑GFP定位在细胞核中。在水稻中也存在类似拟南芥中的OsEC复合体,并通过酵母双杂和LAC实验验证了复合体的互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262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25252.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水稻雄性不育基因OsLDDT1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揭示了水稻基因OsLDDT1具有调控植物雄性育性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图位克隆和功能互补实验在水稻中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用pCAMBIA1300‑OsLDDT1功能互补载体转化突变体lddt1后,转基因植株雄配子育性恢复,即OsLDDT1基因功能丧失型突变导致雄性部分败育而功能互补该基因育性恢复正常。本发明水稻OsLDDT1基因功能丧失后完全败育,可收获部分种子,可与其他雄性不育基因形成有利补充,为水稻智能恢复系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76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19983.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水稻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5/04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基因OsFBK4及其突变体与应用。本发明分离克隆了与植物株型生长发育相关的水稻基因OsFBK4,其核苷酸序列、cDNA序列及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在水稻半矮杆突变体RE9586中,该基因在第3外显子发生一个单碱基突变(基因组DNA 2626bp处A突变为G)。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实验和过表达实验在水稻中验证了基因OsFBK4的功能,功能丧失型突变导致水稻植株变矮,过表达该基因可导致水稻株高变高。本发明为深入了解植物株高调节机理和水稻株型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