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0900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931464.9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杀螨方法。本发明所述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的方法,包括将含有寄生螨的壁蜂蜂茧和/或蜂管暴露于有效剂量的杀螨制剂中的步骤,所述杀螨制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三氯杀螨醇、哒螨灵和炔螨特。本发明所述杀螨方法是针对性的针对于安全防治凹唇壁蜂寄生螨而研发,虽然方法所采用的制剂的有效成分均为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杀螨剂,但是所述制剂经过配比及相互影响后,可见其在进一步提高壁蜂寄生螨的针对性效果的基础上,惊喜的发现其对于壁蜂及蜂茧的毒力作用也大大减弱,更加适用于凹唇壁蜂寄生螨的安全防治,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一种双委夜蛾的人工合成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07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98116.7

    申请日:2015-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蔬菜成分的双委夜蛾人工合成饲料及其饲养方法,属于昆虫饲养技术。该饲料以麦麸、麦芽粉为主要成分,添加大豆粉、玉米粉、蛋白胨等其他辅料组成,采用一定配比的饲料对双委夜蛾进行饲养,饲养过程中添加十字花科蔬菜补充营养,双委夜蛾平均蛹重达87.68mg,幼虫平均存活率为93.8%,化蛹率为95.8%,羽化率为100%,平均单雌产卵763.95 粒,与天然饲料(玉米苗)相比,双委夜蛾在人工饲料上的幼虫存活率、蛹重和平均产卵量显著提高,幼虫发育历期和蛹历期显著缩短,而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前期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并且饲料不会受季节的影响,也不会含有农药等残留成分。

    一种棉蚜的防治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276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188729.1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蚜的防治方法,通过高粱上滋生的高粱蚜增殖田间的自然天敌来实现,通过在棉花带的边缘种植高粱带来实现,所述棉花带的行数与高粱带的行数比为6-10:1,所述棉花带的行间距为30-50cm,所述高粱的行间距为40-50cm;所述高粱带中高粱的行数为1-4行;所述高粱为甜高粱或糯高粱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所采用的高粱为一年生作物,适用于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多样化的农田棉区;高粱蚜的寄主专一性非常高,所以不会危害棉花和玉米等当地主栽作物;高粱的种植相对比较简单,对田间适应能力强,不需要特别管理。本发明通过高粱带上高粱蚜的滋生,增加田间自然天敌的密度,从而达到防治棉花上棉蚜危害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