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61639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61351.2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C213/00 , C07C219/08 , A61K6/083 , A61K31/785 , A61P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光引发聚合体系的单体,具体涉及一类三官能度季铵盐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一类三官能度季铵盐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结构式如下:其中所述的R1~R7为烷基、环烷基、乙烯基或苄基,所述的R8为甲基或氢。本发明制备的新型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一种光固化树脂单体,通过配制粘度适当的混合浆体,经过特定的光照射后固化,即可用于牙齿的缺损修复。改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牙的材料色泽美观,强度高,粘结固位效果好,更有良好的可塑性及固化后可打磨、抛光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三官能度季铵盐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此基础上更引入了抗菌性基团,增添了治疗龋齿的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2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23404.7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二苯甲酮的大分子光引发剂,其结构式如下:其中,n=18-22,R为C6H5、环己基、正丁基以及烯丙基中的一种。上述产品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取原料4-羟基二苯甲酮、多聚甲醛、伯胺溶于有机溶剂中,机械搅拌至完全溶解,以5℃/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加热至回流产生,保持回流反应3-6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氯仿溶解,分别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5次,去离子水洗涤5次。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后,真空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将Bz置于马弗炉中200℃下加热0.5-1h,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含二苯甲酮的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紫外吸收性能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29224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385211.1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F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噻吩并噻吩硼酸为配体的共价有机框架,其结构如下,一种以噻吩并噻吩硼酸为配体的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为:将噻吩并噻吩硼酸配体溶解在噻吩并噻吩硼酸的溶剂中,在温度为110-120℃、压力为1-2MPa的反应条件下,反应48-72h,烘干,得到以噻吩并噻吩硼酸为配体的共价有机框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以噻吩并噻吩硼酸为配体的共价有机框架,是一种通过自聚形成的共价有机框架,结构规整,孔径比较均一,不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原有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41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02138.X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nventor: 王克敏
IPC: C08F2/48 , C08F220/22 , C08F220/38 , C08F1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含氟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含氟小分子与水溶性光引发剂共聚反应,制得水溶性含氟大分子光引发剂。本发明的水溶性含氟大分子光引发剂克服了传统小分子光引发剂易挥发,特别是水性涂料应用中的红外干燥过程,以及易黄变的缺陷;在水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可引发水溶性体系光聚合,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含氟大分子光引发剂,由于氟原子的地表面张力和低表面能而赋予其一定的迁移能力,使其在水体系中自发向体系外表面迁移,最终在水性体系中形成浓度的梯度分布,进而可引发梯度聚合;部分迁移到表面的含氟大分子光引发剂,能够形成隔氧层,有一定的抗氧阻聚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468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13455.0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金刚烷类的树脂、制备方法及其在齿科修复应用。属于一类聚合树脂、制备方法及其在齿科修复应用。其通式如下图所示,式中,m=0-6,n=0-6。制备方法是以二羟基金刚烷及其衍生物为原料,与邻苯二甲酸酐衍生物开环反应,得到二羧基的产物再与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开环反应,得到具有光聚合活性的牙科修复树脂。这类树脂含有金刚烷的结构,赋予树脂具有高的反应活性,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41092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710968033.9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L63/02 , C08L77/06 , C08L77/02 , C08L77/00 , C08K5/34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酚氧/尼龙共混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指以具有尼龙12与尼龙10T嵌段结构的共混改性尼龙为增韧剂,以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反应共混技术将聚酚氧树脂与共混改性尼龙以及TGIC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反应共混。通过TGIC在聚酚氧与尼龙相界面间引发的化学反应促进共混分散、提高相界面的结合力,形成具有宏观均匀、微观相分离且相界面牢固结合的共混形貌,使共混改性尼龙对聚酚氧树脂起到极好的增韧改性作用。制备的聚酚氧/尼龙共混塑料合金材料具有突出的刚性和韧性,也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能和耐热性能。该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得的合金材料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7827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67998.6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7C269/02 , C07C271/28 , C08L63/00 , C08L77/02 , C08K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酚氧/聚酰胺共混体系的反应增容方法,特指以具有直链烷烃和芳环有序排列结构的二异氰酸酯为增容剂,将聚酚氧、聚酰胺和增容剂按配比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熔融共混,制备具有优良刚性和韧性的聚酚氧/聚酰胺共混材料。在聚酚氧与聚酰胺熔融共混过程中,通过二异氰酸酯增容剂在聚酚氧与聚酰胺相界面间引发的化学反应,在相界面间形成化学键结合,从而起到促进共混分散、提高相界面结合力的作用,得到的聚酚氧/聚酰胺反应增容共混物具有微观相分离形貌且相界面结合牢固,既保留了聚酚氧树脂优良的刚性,又大幅度提高了共混材料的韧性。该反应增容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得的共混材料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6189921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10673812.1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J11/06 , C09J11/04 , C09J123/08 , C09J7/00 , H01L3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粘结强度的POE封装胶膜用复合增粘剂及其应用。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增粘剂可以抑制钛酸酯偶联剂在胶膜层压固化过程中向胶膜表面的迁移,并且增强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与胶膜之间的结合,通过硅烷偶联剂与钛酸酯偶联剂之间的复合增粘作用,提高胶膜对玻璃和背板的粘结强度。其中,制备封装胶膜的各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POE树脂100份,复合增粘剂0.4~1.2份,交联剂0.8~2份,助交联剂0.4~1份,紫外吸收剂0.05~0.2份,抗氧剂0.03~0.1份。
-
公开(公告)号:CN1061899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73812.1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J11/06 , C09J11/04 , C09J123/08 , C09J7/00 , H01L31/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C09J11/06 , C08K3/22 , C08K3/36 , C08K5/10 , C08K5/521 , C08K5/5425 , C08K13/02 , C08K2003/2241 , C08K2003/2296 , C08K2201/003 , C08K2201/011 , C08K2201/014 , C09J7/00 , C09J11/04 , C09J123/0815 , H01L31/04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粘结强度的POE封装胶膜用复合增粘剂及其应用。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增粘剂可以抑制钛酸酯偶联剂在胶膜层压固化过程中向胶膜表面的迁移,并且增强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与胶膜之间的结合,通过硅烷偶联剂与钛酸酯偶联剂之间的复合增粘作用,提高胶膜对玻璃和背板的粘结强度。其中,制备封装胶膜的各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POE树脂100份,复合增粘剂0.4~1.2份,交联剂0.8~2份,助交联剂0.4~1份,紫外吸收剂0.05~0.2份,抗氧剂0.03~0.1份。
-
公开(公告)号:CN104701479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093762.5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聚合物薄膜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含有机/无机复合交联涂层的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和芳香族异氰酸酯为基本组份,结合交联剂、发泡剂、催化剂和无机纳米填料,按照一定的组成配比配制成涂覆液;将涂覆液涂布于聚丙烯微孔隔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固化后,在聚丙烯微孔隔膜表面形成具有开孔泡沫结构的有机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交联涂层。本发明的聚丙烯微孔隔膜在保持较高孔隙率和透气率的同时,热收缩破膜温度得到大幅度提高,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时可明显提升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