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能的风速风向监测装置和风速风向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7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61102.6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供能的风速风向监测装置和风速风向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活动转轴,上壳体内壁面上设置有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模块,下壳体内设置有非接触式摩擦纳米模块和电磁发电模块,位于上壳体的活动转轴上安装有驱动元件,位于下壳体的活动转轴上安装有发电元件。该装置通过非接触式摩擦纳米模块产生的第二电信号分析确定检测环境中的风速;通过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模块产生的第一电信号所表示中心区域方位确定检测环境中所在的风向;通过电磁发电模块和太阳能发电模块发电让该装置实现自供能;减少了采用化学电池供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定期维护带来的不便。

    一种太阳能耦合波浪能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20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03625.0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耦合波浪能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太阳能组件、波浪能组件与装置主体;太阳能组件包括:海水池与聚光件;海水池用于储存海水;聚光件设置于海水池上,用于吸收太阳能以加热海水池内的海水;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活塞腔;波浪能组件包括:活塞、浮体与淡水池;活塞可滑动设置于活塞腔内,将活塞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活塞另一端伸出活塞腔外部连接浮体;装置主体内还设置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第一通路连通第一腔体和海水池的上方;第二通路连通第一腔体和淡水池。本方案中太阳能组件能够与波浪能组件实现太阳能和波浪能的耦合利用,提高淡水产生效率以及提高生产稳定性。

    一种波浪能耦合太阳能换热式海水淡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20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03608.7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浪能耦合太阳能换热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活塞组件、换热组件与聚光件;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海水池、活塞腔与蒸汽腔;聚光件用于加热海水池;活塞组件包括:活塞与蒸汽管;活塞可滑动设置于活塞腔内,且将活塞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蒸汽管连通上腔和海水池的上部;蒸汽腔连通上腔;换热组件包括:涡流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设置于海水池内;第二换热管设置于蒸汽腔内;涡流管用于将下腔流入的气体转换成冷流和热流,并将热流输送至第一换热管以及将冷流输送至第二换热管。通过活塞组件、换热组件与聚光件的配合,能够提高淡化装置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的海水淡化效率从而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

    一种二元储气式海洋波浪能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8190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687679.X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波浪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元储气式海洋波浪能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活塞与浮体;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活塞腔、低压进气口、低压出气口、高压进气口、高压出气口与第一储气室;活塞可滑动设置于活塞腔内,且将活塞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浮体可浮动设置于海面,且连接活塞;低压进气口连通装置主体的外部与第一腔体;低压出气口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一储气室;高压进气口连通第一储气室和第二腔体。本方案提供的二元储气式海洋波浪能利用装置能够在活塞腔中将气体多次压缩,实现提高压缩效率且无需外置其他压缩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简单且紧凑。

    一种风杯式的风速风向监测装置及其风速风向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86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1100.7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杯式的风速风向监测装置及其风速风向监测方法,该装置包括非接触式摩擦纳米模块、安装轴、壳体和数个风杯,每个风杯内设置有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模块,非接触式摩擦纳米模块包括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与风杯对应匹配的壳体内壁面上安装有第一导电元件,安装轴上安装有数个第二导电元件,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模块与第一导电元件通过导线连接。该装置通过第二导电元件产生的电信号方位确定检测环境中所在的风向,通过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模块产生的第一信号数据分析确定检测环境中的风速,提高检测结果精度;该风杯式的风速风向监测装置不需要额外安装风向标就可以检测风向,大大减小了装置的体积。

    一种浮力蓄能式压力能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8470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4697.X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浮力蓄能式压力能回收装置,涉及余压能回收技术领域,包括能量回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外接模块;能量回收模块包括腔室以及活塞组件;腔室内设有至少两个分隔件;至少两个分隔件将腔室自上而下隔成上层浮力腔、下层浮力腔以及至少一个能量交换腔;上层浮力腔与下层浮力腔内均设有一定量的液体;上层浮力腔内设有能够浮于液体表面的第一浮件;下层浮力腔内设有能够浮于液体表面的第二浮件;驱动模块与腔室连接,用于驱动腔室转动;外接模块安装于腔室外,能够与能量交换腔交换液体;装置能够利用高压浓海水的余压能和液体的浮力,实现对能量交换腔内低压海水的加压和补充,从而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和节约能源。

    一种立标式风速风向监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72268.8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立标式风速风向监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数个摩擦纳米单元和挡风壳体,底座上设置有立标,挡风壳体上设置有数个板簧,立标上设置有多面体部件,摩擦纳米单元包括薄膜元件和导电元件;多面体部件的每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薄膜元件,板簧的侧端面上设置有导电元件;外力驱动立标倾斜,立标向倾斜方向的板簧靠近并挤压板簧,以使薄膜元件与导电元件摩擦产生用于检测风速、风向的电信号。该装置通过外力驱动立标的导电元件与板簧上的摩擦纳米单元接触或分离,采用摩擦纳米单元产生电信号的位置判断风向并根据电信号的电压大小判断风速,实现风速风向监测一体化,该装置的体积小巧,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一种浮力蓄能式压力能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84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14697.X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浮力蓄能式压力能回收装置,涉及余压能回收技术领域,包括能量回收模块、驱动模块以及外接模块;能量回收模块包括腔室以及活塞组;腔室内设有至少两个分隔件;至少两个分隔件将腔室自上而下隔成上层浮力腔、下层浮力腔以及至少一个能量交换腔;上层浮力腔与下层浮力腔内均设有一定量的液体;上层浮力腔内设有能够浮于液体表面的第一浮件;下层浮力腔内设有能够浮于液体表面的第二浮件;驱动模块与腔室连接,用于驱动腔室转动;外接模块安装于腔室外,能够与能量交换腔交换液体;装置能够利用高压浓海水的余压能和液体的浮力,实现对能量交换腔内低压海水的加压和补充,从而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和节约能源。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8965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1439305.3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包括:菲涅尔透镜空腔、蒸发池、冷却壁和淡水池。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菲涅尔透镜结构聚集太阳光使海水升温蒸发,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进行海水淡化,清洁环保,降低了海水淡化的能源成本;将菲涅尔透镜设置为空腔结构,采用充满海水的菲涅尔透镜空腔进行聚光,避免了由实心菲涅尔透镜的重量带来的运输和组装困难,且可使制作菲涅尔透镜的材料取材更广泛,降低了设备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