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76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6799.5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12/725 , H04L12/851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DN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SDN交换机,用于接收到数据包后,在Open Flow流表中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数据包对应的流表项,若所述Open Flow流表中存在与所述数据包对应的流表项,则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流表项所指示的目标路径;SDN控制器,用于当所述Open Flow流表中存在与所述数据包对应的流表项,则根据所述数据包对应的应用类型的流设置所述目标路径的路径带宽与所述目标路径上经过的每个节点的端口的队列优先级。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及方法,提高了QoS保障的效率且易于实现,同时准确保证了端到端的质量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030012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701606.0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装置、设备、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采集待检测网络的流量参数;将所述流量参数输入至预先完成训练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网络中,对所述待检测网络进行入侵检测;其中,所述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网络包括输入层、图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极限学习机层以及输出层;完成所述待检测网络的入侵检测后,根据入侵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网络的入侵类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13444.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相变压器选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移相变压器的候选安装区域进行扫描得到;获取第二点云数据,所述第二点云数据根据无人机对所述候选安装区域进行倾斜摄影得到的影像数据生成;根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和所述第二点云数据构建所述候选安装区域的三维模型;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确定所述移相变压器的安装位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三维激光扫描与倾斜摄影结合,利用两种点云数据协同构建三维模型,为移相变压器安装选址的空间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从而提高选址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568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854838.X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安全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含有电抗型超导限流器的目标电网发生母线单相短路时,则获取目标电网在母线单相短路下的系统导纳矩阵;根据系统导纳矩阵和目标电网的注入电流获取目标电网在母线单相短路下各个母线的目标电压;根据目标电压获取目标电网中各个母线对地的目标电流;利用目标电流和注入电流确定电抗型超导限流器在发生母线单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利用电抗型超导限流器将短路电流限制在目标电网中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范围之内,以保证目标电网的安全运行。显然,通过该方法可以保证目标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251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13765.7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需双边博弈的用能预测系统及方法,首先,综合考虑经济、天气和价格等影响因素,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电气互联系统进行负荷预测;其次,建立了供需互动的供需双边博弈模型,用户侧引入偏好系数效益模型,能源运营商综合考虑运营效益和电转气设备、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以负荷预测值为博弈基础,能源价格为博弈变量,最大化供需双方经济效益;最后,根据博弈能源价格,修正长短期记忆网络,重新预测负荷,如此反复,直至负荷预测值及能源价格达到稳定。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能源系统中供需互动和用能需求预测之间的联系,提高了负荷预测精度,提升供需双方在未来能源市场中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676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95251.1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沿海地区保底网架构建方法,包括:获取位于沿海地区的目标城市的关键用户信息;获取所述关键用户信息中各关键用户的供电通道信息;根据所述供电通道信息,查询各供电通道的高可靠性通道部分,并确定各高可靠性通道部分的起始节点;根据所述高可靠性通道部分对应的关键用户的供电需求,在所述高可靠性通道部分的起始节点处设置储能电站,所述储能电站的储能配置与所述供电需求匹配;解决了如何打造沿海地区保底网架高可靠性供电的“生命线”通道,构建台风灾害下自平衡运行的局部电网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7200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01390.0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方案的优劣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属性测度值矩阵;根据属性测度值矩阵得到判断矩阵,并确定判断矩阵的权重;确定待评估方案的绝对正理想点和绝对负理想点;根据绝对正理想点和权重得到绝对正理想点对应的第一加权欧式距离,根据绝对负理想点和权重得到第二加权欧式距离;根据第一加权欧式距离和第二加权欧式距离计算各个待评估方案的相对贴进度;根据相对贴进度对各个待评估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本申请引入加权欧式距离并且采用绝对正理想解和绝对负理想解概念,无需求解正、负理想解,有效避免逆序现象的产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方案的优劣评估系统、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方案的优劣评估终端,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4089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40960.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居民住宅集中供暖的温度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远程监控终端、温度节能控制装置、房间温度监测装置,以及电磁调节阀;该房间温度监测装置可对房间内的实时温度进行采集,并将实时温度无线传输给温度节能控制装置,使得主控制器可根据各个房间的实时温度和供暖参数来控制电磁调节阀,从而提高了温度节能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去调节房间的温度,改善了现有的集中供暖系统无法调控供热量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浪费热量资源的问题;而且,本温度节能控制系统还设置了通讯模块,用户无论身处何地,均可通过远程监控终端监测各个房间的实时温度和设置各个房间的供暖参数,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06936.0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权购买总量和自行减排总量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计算碳排放权需求方企业的总成本的数学模型;S2.计算碳排放权需求方企业的自行减排的碳排放总量和从市场购买的碳排放权总量,使碳排放权需求方企业的碳排放总成本达到最低阈值。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企业自行减排的碳排放成本函数与从市场购买的碳排放权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碳排放权缺额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博弈为碳排放权需求方分析自行减排总量和需要从市场购买的碳排放权总量,使得碳排放权需求方总成本达到最低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798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66466.9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主客观权重法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权分配方法,面向电力行业碳排放权分配,充分结合主客观权重分析方法,给出一种较为合理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首先,采用改进的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客观效用值;其次,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主观效用值;最后,结合主客观权重计算各个地区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权配额。该方法能将指标样本数据自身传递的客观信息和决策者的经验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避免主观性的人为干扰,充分体现分配方案的科学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