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610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610742937.5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型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排出管、浓缩装置和燃烧分解炉,所述废气排出管通过管道与所述浓缩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浓缩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燃烧分解炉上的两个蓄热式换热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蓄热式换热器的排风口连接烟气排放管,所述烟气排放管与烟囱连接;在烟囱设置有余热利用管与窑炉进气管连接。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将含有VOC气体的进行燃烧降解,可以达到几乎零排放标准;燃烧室设置有至少两个切换式蓄热式换热器,一个用于吸收排气余热,第二个用于加热进气,充分的回收利用燃烧室排放热量,节能效果明显,且VOC完全被燃烧降解,对环境不再造成污染;对现有窑炉系统改造方便,便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7062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09775.0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 F24D3/00 , F23B90/06 , F23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燃烧供热网络优化系统,包括蒸汽锅炉、生物质气化炉和换热管网,冷水管道通过生物质气化炉外夹套与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排放烟气管连接,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换热管网连接,所述换热管网与蒸汽锅炉连接,所述蒸汽锅连接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连接所述生物质气化炉。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炉膛内燃烧和炉膛中生物质气和煤粉混合导入二次燃烧,使燃料能够充分的燃烧,释放最高热值;采用炉膛辐射余热加热空气,对燃料进行充分预热,有利于提高生物质气化效率;采用新型风帽结构,有效防止燃料堵塞气孔的现象;蒸汽管网采用并联替换串联结构,可以减小换热器体积,节约成本和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176412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0956138.3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型有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废气排出管和燃烧分解炉,所述废气排出管通过管道与所述燃烧分解炉上的两个蓄热式换热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蓄热式换热器的排风口连接烟气排放管,所述烟气排放管与烟囱连接;在烟囱设置有余热利用管与窑炉进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将含有VOC气体的进行燃烧降解,可以达到几乎零排放标准;燃烧室设置有至少两个切换式蓄热式换热器,一个用于吸收排气余热,第二个用于加热进气,充分的回收利用燃烧室排放热量,节能效果明显,且VOC完全被燃烧降解,对环境不再造成污染;对现有窑炉系统改造方便,便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207716504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0492070.2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供热网络优化系统,包括换热管网,所述换热管网由分水器、若干管网换热器和集水器,所述分水器将总水管分为若干并列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分别连接管网换热器,所述管网换热器与高压蒸汽连接,所述换热管出口与所述集水器连接后与蒸汽锅炉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炉膛内燃烧和炉膛中生物质气和煤粉混合导入二次燃烧,使燃料能够充分的燃烧,释放最高热值;采用炉膛辐射余热加热空气,对燃料进行充分预热,有利于提高生物质气化效率;采用新型风帽结构,有效防止燃料堵塞气孔的现象;蒸汽管网采用并联替换串联结构,可以减小换热器体积,节约成本和提高换热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298957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0492069.X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燃烧供热装置,包括蒸汽锅炉、生物质气化炉和燃烧装置,所述蒸汽锅连接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与所述生物质气化炉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炉膛内燃烧和炉膛中生物质气和煤粉混合导入二次燃烧,使燃料能够充分的燃烧,释放最高热值;采用炉膛辐射余热加热空气,对燃料进行充分预热,有利于提高生物质气化效率;采用新型风帽结构,有效防止燃料堵塞气孔的现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