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300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57337.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网储能装置安装台区选址方法、装置和设备,综合考虑了能有效解决或缓解低压配网中线路末端电压偏低、过载、重载、网损和三相电流不平衡因素,分析低压配网的变电站台区情况,将符合安装低压配网储能装置选址需求的台区作为可安装点,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低压配网储能装置安装台区选址流程,有效可靠地实现了低压配网的储能装置安装台区选址,不需要依赖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经验,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而导致储能装置配置可靠性降低的缺陷,解决了现有的低压配网储能装置安装位置的选择方式,依赖于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水平,且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选取误差,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94966.4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GTDO数字输出板卡电路,包括:电源回路、继电器扩展回路和GTDO回路;继电器扩展回路与GTDO回路均与电源回路连接;继电器扩展回路与GTDO回路连接;继电器扩展回路包括第一导通二极管、继电器、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第一导通二极管和继电器并联,且和第一限流电阻所在支路并联。采用本申请中提供的GTDO数字输出板卡电路,能够对RTDS系统的通道数量进行扩展,在继电器回路的作用下,达到了与二次设备强电回路相匹配的效果,避免了额外配置GTDPI卡造成成本升高的问题,既能用低成本解决RTDS通道不足的问题,又能实现与二次设备强电回路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19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35280.3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黑启动容量配置方法及装置,通过黑启动容量与黑启动阶段的停电损失值,以及黑启动容量与区域电网内部黑启动建设成本之间关系,利用二次函数进行近似拟合,从而满足边际损失递减,而边际成本递增,由此确定满足最优黑启动容量的条件时满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损失的相反数,从而根据预置黑启动容量计算得到优化黑启动容量,除此之外,由于优化黑启动容量存在约束下限值,即最低黑启动容量,进一步地,通过建立不同黑启动电源效用函数与偏好设置,根据效用特性确定区域内各类黑启动电源的最优容量,除此之外,利用电介数获得外部电网黑启动支持方案,最终确定区域电网的最优黑启动容量及各类黑启动电源的最优容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2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0989752.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地表到深层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由于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量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不相同,两者测量结果并不能简单拼接而导致其无法较好获得地表至深层大地电阻率分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S1、根据采用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得的大地电阻率数据,获得目标函数;S2、对目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粒子群算法进行初始化得到初始化粒子,获得初始全局最优解;S3、根据初始化粒子进行粒子状态更新,并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获得全局最优解;S4、判断全局最优解是否达到预置条件,若是,则输出全局最优解,否则转至执行S3。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9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82328.4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直流蓄电池放电机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放电机包括:π型滤波电路、定值负载电路、精调负载电路、互感器和控制模块;待放电的蓄电池组、定值负载电路、π型滤波电路和精调负载电路依次并联,定值负载电路通过互感器与蓄电池组连接;定值负载电路包含若干个并联的负载,每个负载所在的支路上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精调负载电路包含若干个并联的负载,每个负载所在的支路上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关;在蓄电池组放电过程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个第一开关的通断,且通过PWM控制信号控制各个第二开关的通断,使得蓄电池组恒流放电。本发明能够在实现蓄电池恒流放电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蓄电池端出现反峰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3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9752.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地表到深层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由于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量电阻率的物理意义不相同,两者测量结果并不能简单拼接而导致其无法较好获得地表至深层大地电阻率分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S1、根据采用四极法和大地电磁法测得的大地电阻率数据,获得目标函数;S2、对目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粒子群算法进行初始化得到初始化粒子,获得初始全局最优解;S3、根据初始化粒子进行粒子状态更新,并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反演,获得全局最优解;S4、判断全局最优解是否达到预置条件,若是,则输出全局最优解,否则转至执行S3。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6864.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网型直驱风机频率支撑控制方法,通过对运行数据计算网侧换流器所对应的d轴电压参考值、网侧换流器所对应的q轴电压参考值、机侧换流器所对应的d轴电压参考值、计算机侧换流器所对应的q轴电压参考值、机侧相位和桨距角,同时,基于公共耦合点交流电压q轴反馈值、参考频率和机侧功率偏差反馈值,计算网侧换流器所对应的网侧控制相位,能够在网侧进行相位控制时,基于机侧功率偏差的变化对网侧相位进行控制,在网侧到机侧引入随频率变化的功率参考的基础上,添加机侧到网侧的功率偏差变化的相位参考,从而使得电网系统的网侧和机侧能够互相基于另一侧的响应而反馈控制,提高了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90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885652.2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波力协调控制器的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上位机、波力发电装置实时仿真模拟器和波力发电协调控制器;所述波力发电装置实时仿真模拟器与所述测试系统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波力发电装置实时仿真模拟器通过数字量I/O接口、模拟量I/O接口与所述波力发电协调控制器连接形成闭环结构。采用本发明,通过测试系统上位机对不同的浪况激励进行设置,完成不同工况下协调控制器的控制策略验证与闭环测试,缩短协调控制器的开发周期,有利于推进现阶段波力发电协调控制器的功能完善与功能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6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10222417.5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暂降发生单元,包括:三电平PWM整流模块、双向DC‑DC变换模块以及三电平逆变模块;双向DC‑DC变换模块包括均为隔离型的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与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的原边负极与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的原边正极连接形成双向DC‑DC变换模块原边的零电平端;第一双向DC‑DC变换器的副边负极与第二双向DC‑DC变换器的副边正极连接形成双向DC‑DC变换模块副边的中性点端;双向DC‑DC变换模块的原边与三电平PWM整流模块连接,双向DC‑DC变换模块的副边与三电平逆变模块连接;解决了现有的大功率电压暂降发生器笨重、体积巨大,且面对单相电压暂降测试显得小题大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压暂降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267579.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使用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加速因子对待评估电池进行实验;获得电池的实验数据,其中实验数据包括加速老化测试数据;当加速老化测试数据满足循环周期要求时,根据加速老化测试数据,采用线性拟合外推法拟合电池的寿命曲线。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基于加速老化实验法和线性拟合外推法,提出一种利用合适的加速因子,通过短周期的寿命测试来评估电池的使用寿命,该方法不仅有利于缩短电池的测试周期,而且能够提升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