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2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919829.1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01 , E02D27/12 , E02D29/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活预留的落地高层建筑与车辆段综合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包括车辆段大库和建筑基础,其中,所述建筑基础包括一期筏板、二期筏板和若干建筑桩基,所述一期筏板的下表面与若干所述建筑桩基的顶端均连接,所述一期筏板的上表面和所述二期筏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一期筏板的上方是敞开的洞口,所述高层建筑包括剪力墙,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建筑基础上。该全周期结构包括落地高层建筑户型可灵活调整的结构预留方案及后期高层建筑的建设方案,该全周期结构能够在高层建筑的建筑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可灵活调整,高层建筑高度不受转换结构的限制,可开发建造的建筑面积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9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4315.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一期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车辆段大库和预留洞口,其中预留洞口的外侧为车辆段大库,用于存放地铁车辆,预留洞口的底部施工有高层建筑基础。靠近洞口边车辆段大库布置单线跨,小扁柱、单桩及冠梁等,且与高层建筑及其基础完全脱开。该一期结构及施工方法可在高层建筑的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灵活可调包容性高,建造不影响地铁正常运营,且车辆段大库与高层建筑呈独立的结构抗震计算单元,高层建筑高度不受转换结构的限制,可开发建筑面积大幅提升。在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保证了二期实施的结构具备施工可行性,且避免了高层建筑与大库间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50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2177.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包容性预留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全周期结构包括一期结构和二期结构,一期结构包括车辆段大库和预留洞口,二期结构包括建筑筏板和高层建筑。其中,预留洞口的外侧为车辆段大库,预留洞口的底部建有建筑基础及垫层;二期的建筑筏板及高层建筑依次建于预留的建筑基础之上。靠近洞口边车辆段大库布置单线跨,小扁柱、单桩及冠梁等,且与高层建筑及其基础完全脱开。该全周期结构及施工方法可在高层建筑的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灵活包容性高,高层建筑与大库呈独立的结构抗震计算单元,可开发建筑面积大幅提升,同时具备节约用地,施工方便,避免沉降不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01733.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防爆波活门装置,属于防护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外框架;防爆波活门单元,防爆波活门单元设置于外框架内,防爆波活门单元包括有支撑体,于支撑体上设置有活页,活页相对于支撑体上下设置,活页与支撑体铰接;活页在受到冲击波作用时向上以及向下翻转并与外框架相抵,用以封闭支撑体上部的通风通道以及下部的通风通道。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护密闭门。本发明中,活页可受冲击波的冲击进行翻转从而实现外框架通风通道的截断,在常态下活页还能够打开实现通风通道的导通。本发明整体结构可以全部由金属构件组成,在可承受双向冲击的同时,还具备了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承受冲击后,活页还能够自动复位,实现了全寿命期内的免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6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06662.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门式装配式可双向消波防爆波屏蔽活门,属于防护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包括:组件单元,组件单元包括有阀体,阀体上设置有通风通道,于通风通道的中部设置有阀腔,阀腔与通风通道相通的口部结构为阀腔风口,于阀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可沿气流流动方向弹性活动,阀芯可沿气流流动方向将其前方的阀腔风口堵住以实现通风通道的气流截止。本发明在保证通风性能的基础上,其在消波性能上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本发明在原理上依靠冲击波关闭及弹簧装置复位,阀芯可在前后双方向上活动以及复位,能够门扇两侧的冲击气流起到有效截止,达到双向消波的作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悬摆式活门和胶管式活门所存在的无法双向承载冲击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20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966959.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常州华东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护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门及其制作方法,该防护门包括门体和设置在门体内的嵌套缓冲吸能组件;门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内面板和外面板,以及在四周将内面板和外面板进行封堵的封板;嵌套缓冲吸能组件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嵌套缓冲吸能单元,每个嵌套缓冲吸能单元均包括外套管和嵌套在外套管内的三个内套管;其中,外套管夹持沿径向的两侧分别与内面板、外面板接触,三个内套管平行并且呈三角形布置,三个内套管两两之间相切,并且三个内套管均与外套管的内壁相切。通过多个嵌套缓冲吸能单元排列构成的嵌套缓冲吸能组件,使得该防护门具有较高的吸能效率和较稳定的变形模式,从而增强了防护门的能量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43855.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常州华东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陶涛 , 董毅 , 刘敏杰 , 陈昕 , 韩文君 , 刘首 , 张伟 , 赵俊龙 , 李强 , 丁慧鑫 , 吴伟 , 曾程亮 , 贾彦明 , 单少威 , 李加伟 , 龚敏 , 徐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一体化防护防淹系统,包括敞口部位挡水装备、隧道内防淹门装备和反馈模块;敞口部位挡水装备通过挡水结构的启闭实现地下车站敞口部位的防淹需求;隧道内防淹门装备通过防淹门的启闭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防淹需求;反馈模块嵌入所述敞口部位挡水装备和所述隧道内防淹门装备,至少对挡水结构和防淹门的启闭时间、启闭阶段状态参数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实现异常状态的反馈。基于本发明的实施,可通过反馈模块的使用而及时有效的对防洪措施失效的时间点、失效的原因及具体情况等进行监测,最终通过异常状态的准确识别来确定所需进行的补充防淹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90593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64635.2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常州华东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护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地铁出入口防淹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本体;铰页机构;门扇本体;开闭驱动机构和升降锁定密封机构,升降锁定密封机构设置在门扇本体上,包括升降驱动组件、与升降驱动组件连接的升降梁、用于门扇本体锁闭的锁定组件、跟随升降梁升降的密封梁;其中,升降梁横向设置,密封梁与升降梁平行设置且处于靠近门扇本体的一侧,密封梁的底部和朝向门扇本体的一侧上均具有密封件,密封梁与升降梁之间连接有斜支撑杆,密封梁处于密封状态时,斜支撑杆为密封梁提供朝向底部和门扇本体方向上的支撑力。本发明在斜支撑杆作用下密封梁的底面以及与门扇接触的侧面均受到压力,可承受的密封压力更强,提高了密闭门的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5405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280168.4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件,包括遮板体,所述遮板体的侧壁上设有沟槽体,所述沟槽体上设有电缆槽;所述遮板体和所述沟槽体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轴线方向沿所述电缆槽的槽深方向设置。遮板体和沟槽体上设置连接通孔,预制件能够通过在连接通孔内设置混凝土、钢筋等安装材料,使得预制件能够与桥梁等结构方便地进行连接,预制件上的遮板体能够得到固定,能够提高遮板体的安装便利性。同时该预制件能够提高桥梁整体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2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52026.X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5/48
Abstract: 一种高容差度多重组合悬挂连接节点,包括:套管;设置在预制件上的连接部,连接部贯穿套管并可相对于套管固定设置;浇注并成型于套管内的后注浆体,后注浆体的外侧面与套管的内侧面之间形成<90°的夹角,后注浆体包裹连接部并可对连接部施加握紧作用力以实现连接部相对于套管的固定。锥形的后注浆体与预埋的套管形成一定倾角,套管能够对后注浆体施加一个上托的作用力,从而防止后注浆体从套管中整体滑落,同时,锥形的后注浆体能够对连接部施加一个径向作用力,该作用力可形成摩擦握裹力,提高连接部与后注浆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发明施工误差容差度高,可操作性强,通过系列抗拉承载力试验验证节点安全性可靠,能起到多重安全设防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