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21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65175.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新型隔震支座,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和自复位减震模块,上支座和下支座的顶面与底面四周均设有呈竖直状态的定位杆,并且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相对面的四周还分别对应的设有支撑柱,自复位减震模块包括套筒、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和自复位蓄能器,套筒的上端与上支座之间通过一个波纹管连接,自复位蓄能器具有两个,两个自复位蓄能器分别设置在上支座的底部中心和下支座的顶部中心,本发明通过第一缓冲机构与第二缓冲机构的作用,以及自复位蓄能器对地震过程中能量的吸收和震后能量的返回,促使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保持正常状态,保证了桥梁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20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419933.8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桥梁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烈度地震作用的软碰撞防护装置,本发明不承受竖向荷载,在设定的隔震层水平位移范围内,所述钢剪力键与中空连接钢板不发生碰撞,一旦任意方向的隔震层水平位移超过钢剪力键与中空连接钢板之间的水平间距时,该软碰撞防护装置即在水平方向起到限位作用,以减小隔震层水平位移,避免由于隔震层过大水平位移导致的隔震支座破坏失效,避免或缓解隔震结构与周边结构硬碰撞的不利影响;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超烈度地震作用,对隔震层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对隔震支座及结构提供有效保护,结构简单明了,工作机理明确,力学性能优良,施工方便,震后维修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362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025456.2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烈度地震作用的隔震支座,包括支座本体和下连接钢板,支座本体的底部具有下封钢板,下封钢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凸设有圆柱形摩擦头;下连接钢板的上表面凹设有两条垂直交汇的滑动轨道,且交汇处的滑动轨道内壁呈90°圆形倒角;下连接钢板的上表面在滑动轨道之外设置为组合压花表面并作为第一摩擦区域,滑动轨道的两侧内壁均垫设有软摩擦件并作为第二摩擦通道。当遭遇超烈度地震作用时,本发明可通过第一摩擦区域和第二摩擦通道实现二次耗能,对支座本体及建筑物提供有效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86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76739.3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E04F11/022 , E04B1/36 , E04B1/98 , E04H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F11/022 , E04B1/36 , E04H9/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所述支座主体由橡胶层与工程塑料板交替叠加硫化而成;所述连接板是设于所述橡胶保护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钢板,分别为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隔震支座设置于楼梯的梯梁和第一个踏步板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本发明不使用封板,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造价低、环保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荷载、空间,变形均较小的楼梯中;应用本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装配式隔震楼梯,消除了梯板的斜撑作用,避免楼梯先于主体结构发生破坏,大大提高了装配式楼梯的抗震性能,本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连接可靠,施工方法简单方便,且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6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19453.9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筋混凝土楼梯隔震方式与施工、更换方法,本发明的楼梯隔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所述支座主体由橡胶层与工程塑料板交替叠加硫化而成,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造价低、环保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荷载、空间、变形较小的楼梯的隔震中;应用所述楼梯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楼梯隔震方式,在每一个梯段的第一个踏步板下放置楼梯隔震支座,消除了梯板的斜撑作用,避免楼梯先于主体结构发生破坏,大大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抗震性能,该钢筋混凝土隔震楼梯的施工方法及楼梯隔震支座的更换方法简单方便,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7553704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090427.0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超大震的新型高安全度隔震支座,突破了传统隔震支座“单道设防”和不能抵抗竖向地震作用的局限性,体现了结构“多道设防”和“可复位、可更换”的隔震思想,延续了抵抗极罕遇地震作用的滑移摩擦耗能阶段,大大提高了支座的安全性。同时具有适应竖向地震作用和“可复位、可更换”功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具有传统隔震支座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且工作机理明确,构件简单,便于实施制作,弥补了传统隔震支座在抵御极罕遇地震作用时的不足、保证整体隔震结构和隔震支座的安全、做到安全与效益并存。
-
公开(公告)号:CN205382646U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21030979.3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筋混凝土楼梯隔震结构与连接构造,本实用新型的楼梯隔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所述支座主体由橡胶层与工程塑料板交替叠加硫化而成,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造价低、环保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荷载、空间、变形较小的楼梯的隔震中;应用所述楼梯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楼梯隔震结构,在每一个梯段的第一个踏步板下放置楼梯隔震支座,消除了梯板的斜撑作用,避免楼梯先于主体结构发生破坏,大大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抗震性能,该钢筋混凝土隔震楼梯的施工方法及楼梯隔震支座的更换方法简单方便,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5382645U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21030564.6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E04F11/02 , E04F11/022 , E04B1/98 , E04G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筋混凝土楼梯隔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楼梯隔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所述支座主体由橡胶层与木/竹塑纤维板交替叠加硫化而成,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造价低、环保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荷载、空间、变形较小的楼梯的隔震中;应用所述楼梯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楼梯隔震结构,在每一个梯段的第一个踏步板下放置楼梯隔震支座,消除了梯板的斜撑作用,避免楼梯先于主体结构发生破坏,大大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抗震性能,该钢筋混凝土隔震楼梯的施工方法及楼梯隔震支座的更换方法简单方便,施工成本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隔震连接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206800174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649807.7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桥梁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烈度地震作用的软碰撞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不承受竖向荷载,在设定的隔震层水平位移范围内,所述钢剪力键与中空连接钢板不发生碰撞,一旦任意方向的隔震层水平位移超过钢剪力键与中空连接钢板之间的水平间距时,该软碰撞防护装置即在水平方向起到限位作用,以减小隔震层水平位移,避免由于隔震层过大水平位移导致的隔震支座破坏失效,避免或缓解隔震结构与周边结构硬碰撞的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超烈度地震作用,对隔震层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对隔震支座及结构提供有效保护,结构简单明了,工作机理明确,力学性能优良,施工方便,震后维修简单易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475711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36904.4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烈度地震作用的隔震支座,包括支座本体和下连接钢板,支座本体的底部具有下封钢板,下封钢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凸设有圆柱形摩擦头;下连接钢板的上表面凹设有两条垂直交汇的滑动轨道,且交汇处的滑动轨道内壁呈圆形倒角;下连接钢板的上表面在滑动轨道之外设置为组合压花表面并作为第一摩擦区域,滑动轨道的两侧内壁均垫设有软摩擦件并作为第二摩擦通道。当遭遇超烈度地震作用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摩擦区域和第二摩擦通道实现二次耗能,对支座本体及建筑物提供有效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