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离子源进样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14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87623.5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喷雾萃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质谱离子源进样装置;质谱离子源进样装置包括吸附组件和电离组件,吸附组件用于吸附样品中的VOC气态分子;电离组件包括电离壳体、毛细管和空气动力学透镜,空气动力学透镜设置于电离壳体内,电离壳体内设置有电离室腔体;毛细管设置于电离壳体,且毛细管伸入电离室腔体内,用于提供电喷雾,以使电离室腔体内的粒子束与电喷雾接触电离形成样品离子;电离壳体还设置有与吸附组件的出口连通的进样口、以及与电离室腔体连通的出样口,出样口用于使电离室腔体内形成的样品离子进入质谱仪。本发明的质谱离子源进样装置能够提高进样效率和电离效率。

    一种识别与电离单颗粒气溶胶的光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931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49494.2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气溶胶电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识别与电离单颗粒气溶胶的光路结构。该光路结构包括真空腔体、激光光路、散射光检测光路和荧光检测光路;激光光路、散射光检测光路和荧光检测光路相交于真空腔体中,形成正对进样口的识别电离区,其中连续波激光光路由能够同时发射两束相同波长连续波激光的连续波激光器提供激光,加上连续波激光光路在连续波激光器与识别电离区之间被配置为直射路径,大大简化了连续波激光光路,减少了能量损失,保证了对颗粒照射的光斑能量密度。此外,该连续波激光器的使用,使得气溶胶颗粒的粒径的检测仅需一条散射光检测光路,脉冲激光光路与连续波激光光路重合也仅需一个二向色镜,有利于光路结构的小型化。

    离子透镜装置和质谱仪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44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707121.4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离子透镜装置与质谱仪,包括离子引出电极与偶数个的离子传输电极,各离子传输电极等间隔设置于离子引出电极,合围成开口的圆柱形离子传输通道,离子引出电极上设置有离子引出孔;离子引出电极与各离子传输电极上均施加有电压,在圆柱形离子传输通道中形成加速偏转电场,将待测离子束从上一级环境引入圆柱形离子传输通道,并对待测离子束的运动方向进行偏转,使待测离子束从离子引出孔传输至下一级环境,不受电场偏转作用的中性粒子与光子得以去除,离轴式离子透镜的结构也能具有更高的离子传输效率,仪器灵敏度较高。

    质谱仪、样品电离平台及其离子源

    公开(公告)号:CN114334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05760.1

    申请日:2021-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谱仪、样品电离平台及其离子源,质谱仪包括样品电离平台和分析设备。样品电离平台包括样品放置件和离子源。离子源包括第一电极、绝缘件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上开设有第一电离孔,第一电离孔用于输入气体并产生初始反应离子;绝缘件设置在第一电极的一侧面上,绝缘件上开设有连通孔;第二电极设置在绝缘件背向第一电极的侧面上,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第二电极上开设有第二电离孔,第二电离孔通过连通孔和第一电离孔相连通,第二电离孔用于产生并输出初始反应离子,第一电离孔、连通孔和第二电离孔的直径一致,且直径范围均为0.01mm~1mm。离子通道直径小能够使离子流更加集中,增强了电离效率,减少产生非初始反应离子。

    宽粒径范围的气溶胶质谱进样装置及气溶胶质谱仪

    公开(公告)号:CN1138712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615218.3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粒径范围的气溶胶质谱进样装置及气溶胶质谱仪,包括:气溶胶输送管、第一气溶胶聚焦件、第一缓冲管、临界孔板、缓冲腔体、第二缓冲管、第二气溶胶聚焦件、第三缓冲管及第三气溶胶聚焦件。在临界孔板之前设置有第一气溶胶聚焦件与第一缓冲管,第一气溶胶聚焦件将进入到临界孔板之前的样品气溶胶进行了预聚焦处理,从而能避免样品气溶胶中的较大颗粒在穿过临界孔板的中心孔时碰撞临界孔板而造成的损失,大幅度提升粒径在1μm以上的颗粒的传输性能,使得穿过临界孔板的中心孔的颗粒粒径范围增大,这样便能实现宽粒径范围的气溶胶颗粒的检测,此外,还大幅度降低大颗粒在临界孔板上沉积附着影响,减少了仪器维护清洗的频率。

    一种离子源极片清洗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57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76219.8

    申请日:2020-12-28

    Inventor: 彭真 杨俊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源极片清洗装置,设计离子源极片清洗技术领域;该离子源极片清洗装置用于清洗质谱仪的离子源极片,质谱仪包括壳体,壳体内开设有过渡腔,过渡腔内安装有离子源极片和活动地设置于过渡腔内的样品靶托,样品靶托具有与过渡腔连通的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安装样品;该离子源极片清洗装置包括清洗靶,清洗靶包括靶座和清洗刷,靶座与样品靶托的尺寸适配,且用于安装于安装腔内,清洗刷设置于靶座,且至少部分伸出安装腔,且被配置为在样品靶托的带动下清洗离子源极片。该离子源极片清洗装置具有极片清洗便捷、清洗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且无需拆卸离子源极片,能有效地保证仪器整体精密度的优点。

    质谱检测系统及离子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09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69264.9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谱检测系统及离子源装置,离子源装置包括壳体、聚焦孔板、喷雾毛细管、气路组件及进样组件。壳体设有电离腔,壳体还设有与电离腔相通的进样口、出样口及进气口。出样口与进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两端。聚焦孔板与壳体相连,聚焦孔板设有通孔。通孔与出样口相连通,通孔还用于与质谱仪的质谱入口连通。喷雾毛细管贯穿壳体伸入到电离腔的内部,喷雾毛细管的喷雾端对着通孔且形成的喷雾区域覆盖通孔。气路组件设有第一吹气端,第一吹气端与进气口相连通,第一吹气端的辅助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电离腔。进样组件的输出端与进样口相连通,进样组件的输入端用于通入待测样品。如此,离子源装置能够提高电离效率,保证检测效果。

    宽粒径范围的气溶胶质谱进样装置及气溶胶质谱仪

    公开(公告)号:CN113871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0615218.3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粒径范围的气溶胶质谱进样装置及气溶胶质谱仪,包括:气溶胶输送管、第一气溶胶聚焦件、第一缓冲管、临界孔板、缓冲腔体、第二缓冲管、第二气溶胶聚焦件、第三缓冲管及第三气溶胶聚焦件。在临界孔板之前设置有第一气溶胶聚焦件与第一缓冲管,第一气溶胶聚焦件将进入到临界孔板之前的样品气溶胶进行了预聚焦处理,从而能避免样品气溶胶中的较大颗粒在穿过临界孔板的中心孔时碰撞临界孔板而造成的损失,大幅度提升粒径在1μm以上的颗粒的传输性能,使得穿过临界孔板的中心孔的颗粒粒径范围增大,这样便能实现宽粒径范围的气溶胶颗粒的检测,此外,还大幅度降低大颗粒在临界孔板上沉积附着影响,减少了仪器维护清洗的频率。

    连续式质谱进样装置以及质谱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624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53639.7

    申请日:2020-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质谱进样装置以及质谱检测设备。本发明的连续式质谱进样装置包括送样机构、点样机构以及位置检测机构;所述送样机构上顺序设置有多个样品送样槽,所述送样机构具有加样端以及回收端,所述送样机构能够将所述样品送样槽输送至质谱检测设备的检测区域,所述点样机构设置在所述加样端的上方以用于向各个所述样品送样槽内加样,所述位置检测机构设置在预定位置以用于检测所述样品送样槽中的样品是否到达质谱检测设备的检测区域并给送样机构发送暂停送样信号。本发明的连续式质谱进样装置用于质谱进样时,无需频繁更换载样台,可满足大批量样品的连续检测;可保证样品进样位置的一致性,减小了人为误差;可实现自动取样、进样过程;可有效减小或消除样品间的交叉污染。

    一种离子源的屏蔽箱及质谱仪

    公开(公告)号:CN221125878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848546.X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谱仪屏蔽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子源的屏蔽箱及质谱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送样组件活动的容纳开口;所述容纳开口包括:工作区间和维护区间;所述工作区间内设有静态屏蔽结构,静态屏蔽结构用于自适应进入或离开所述工作区间的送样组件,且始终屏蔽整个工作区间;所述维护区间设有动态屏蔽结构,动态屏蔽结构用于随送样组件而动,遮挡移动送样组件一侧的区间。通过静态屏蔽结构和动态屏蔽结构的结合,满足需要往返移动的送样组件的屏蔽需求,而且在工作和维护状态的切换中能完全实现自适应,无需预操作,杜绝了因操作疏忽易导致的碰撞损坏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