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净距四车道浅埋大跨隧道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737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57011.2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净距四车道浅埋大跨隧道支护方法,包括:步骤S10,沿纵向错开施工两隧道,错距不小于40m,进行超前洞口长棚管、超前注浆小导管以及中空注浆锚杆作业,用以注浆加固围岩形成复合式衬砌支护结构;步骤S20,根据隧道开挖后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形态的变化动态判别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系统的可靠性,处理施工监测所获得的信息,建立判别准则,根据判别准则,调整和修改围岩级别、支护参数以及复合式支护衬砌结构。实施本发明的小净距四车道浅埋大跨隧道支护方法,用以在具有较为破碎岩石体的V级围岩中双向暗挖分离式两洞隧道,满足隧道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施工效率,节省工期。

    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46579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008774.4

    申请日:201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所述的隧道结构为包括左右两个隧道和中间一个管廊的三跨结构;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最低点设置水泵房,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隧道口设置雨水泵房;所述的隧道结构是主要由顶层、底层、中隔墙以及侧墙围挡而成的整体框架,其中:所述顶层包括依次相连的湖水层、防冲刷层、防水层、第一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以及防火层,所述底层包括依次相连的路面层、路面铺装层、第二模筑钢筋混凝土层、防水层以及垫层。实施本发明的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可以实现大跨度的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安全可靠并能满足工程经济的要求,可以降低现场施工的风险;施工速度快,节省工期。

    一种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6621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139940.5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洞身区域内的地下水分布信息和地层结构信息;定位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洞身区域内的次高压燃气管线的位置;在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洞身区域内的顶部高压旋喷连续的多仓室止水帷幕墙,排布所述多仓室止水帷幕墙在隧道开挖轮廓线的两侧;加固和封闭所述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墙和所述次高压燃气管线空间范围内的交叉缺口区域;在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上方形成地面袖阀注浆拱顶加固圈。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能够为隧道开挖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风险和工程投入,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保证了地下管线临近建筑物的安全。

    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696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33700.4

    申请日:2011-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一隧道中隔墙模板台车在待施工隧道内的行走路线并通过所述隧道中隔墙模板台车进行立模作业;对所述立模完成的所述隧道中隔墙模板台车进行混凝土浇注,控制混凝土浇注浇注时间;对所述隧道中隔墙模板台车进行脱模,形成一端部与所述隧道拱顶设置分离的多根连续排列的中隔墙。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隧道中隔墙衬砌施工方法,能够较佳的保证中隔墙自身的施工质量,易于形成流水线作业,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投入和施工风险低等优点。

    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96968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33724.X

    申请日:2011-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所述中隔墙是多组连续设置的悬臂板体结构;所述中隔墙的一端部通过一底座墙固定在所述隧道底板上,所述底座墙呈梯台状,所述底座墙的墙体表面与所述隧道底板互成夹角;所述中隔墙相对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隧道拱顶设置分离,其通过一顶部连接件与所述隧道拱顶连接,所述顶部连接件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隔墙的顶端和所述隧道拱顶上并与所述中隔墙的顶端、所述隧道拱顶相互围挡形成一具有开口端的空隙;多填充层填充在所述空隙中将所述空隙封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能够较佳的保证中隔墙自身的施工质量,易于形成流水线作业,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投入和施工风险低等优点。

    一种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662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39940.5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洞身区域内的地下水分布信息和地层结构信息;定位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洞身区域内的高压燃气管线的位置;在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洞身区域内的顶部高压旋喷连续的多仓室止水帷幕墙,排布所述多仓室止水帷幕墙在隧道开挖轮廓线的两侧;加固和封闭所述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墙和所述次高压燃气管线空间范围内的交叉缺口区域;在所述待施工开挖隧道上方形成地面袖阀注浆拱顶加固圈。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能够为隧道开挖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风险和工程投入,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保证了地下管线临近建筑物的安全。

    隧道竖井爆破施工围岩内部质点振动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744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151443.5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竖井爆破施工围岩内部质点振动的监测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基于竖井内的爆源位置,确定围岩内的测线和所述测线上的测点;沿所述测线在围岩内开设测孔;基于所述测点在所述测孔内的位置,固定振动传感器;实施监测,获得监测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通过基于竖井内的爆源位置确定围岩内的测线和测线上的测点;然后沿测线在围岩内开设测孔;基于测点的位置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测孔内;从而能够获得爆破荷载作用下围岩内部的动态响应数据,为研究围岩内部动态响应规律提供数据支撑。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监测装置,随着测点位置灵活地装配套筒和连杆,装配后放入围岩内,实现监测需求。

    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0117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693432.3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所述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设置在隧道水平最大宽度的侧壁上,用于测量隧道断面的宽度;监控摄像头,设置于激光测距仪上,用于查看隧道现场情况;控制与传输设备,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控制激光测距仪和监控摄像头,同时接收激光测距仪的监测数据和所述监控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远程控制端,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给控制与传输设备,同时接收监测数据和所述视频数据,并对监测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监测系统可以安装在地铁隧道结构上,监测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实时监视现场环境情况,通过远程控制自动采集监测数据,自动传回服务器后台,安装简便。

    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011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93432.3

    申请日:2018-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所述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设置在隧道水平最大宽度的侧壁上,用于测量隧道断面的宽度;监控摄像头,设置于激光测距仪上,用于查看隧道现场情况;控制与传输设备,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控制激光测距仪和监控摄像头,同时接收激光测距仪的监测数据和所述监控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远程控制端,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给控制与传输设备,同时接收监测数据和所述视频数据,并对监测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监测系统可以安装在地铁隧道结构上,监测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实时监视现场环境情况,通过远程控制自动采集监测数据,自动传回服务器后台,安装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