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外壳及继电器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92113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209344.4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外壳及继电器,继电器外壳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罩壳,罩壳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单元;插接单元包括插接槽以及插接件,插接槽设置于基座的顶面,插接件设置于罩壳的外壁且能够插入至插接槽内;插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插接块,插接块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插接部,两个插接块的插接部朝相反的方向延伸;插接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插接部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壳的前后两侧增设插接单元来连接罩壳与基座,在实现罩壳与基座可靠连接的基础上,无需借助额外的辅助工具即可实现罩壳的拆装,且整个过程简单便捷,有助于简化罩壳的拆装过程。

    一种电气接线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39365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250432.9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气接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接线机构,接线机构包括接线座、紧固螺钉以及保护套,接线座内部开设有接线腔,接线腔的一端贯穿接线座以作为插线口,紧固螺钉螺纹连接于接线座上且能够伸入至接线腔内,保护套具有沿接线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护腔,保护腔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且与接线腔连通,保护套可活动的设置于插线口处,以使得保护套能够沿接线腔的长度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能够相对于接线座运动的保护套,能够实现当导线的金属部分暴露于接线腔外部时,利用保护套对导线暴露于接线腔外部的金属部分进行保护,从而降低导线的金属部分暴露于接线腔外部时的安全隐患。

    一种过负荷保护型继电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10697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776907.1

    申请日:2016-07-21

    Inventor: 李培 唐成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负荷保护型继电器,包括被保护的继电器、电压比较模块、延时反转选择模块以及过负荷倍率选择模块;延时反转选择模块中的每个电阻器的前端均设置有与外部负载输入信号连接的延时选择开关;过负荷倍率选择模块中的每个电阻器的前端均设置有与外部负载输入电压信号连接的过负荷倍率选择开关;电压比较模块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和第二电压比较器,其中,第一电压比较器的“+”端与延时反转选择模块中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压比较器的“+”端与过负荷倍率选择模块中串联电阻器的末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延时反转选择模块和过负荷倍率选择模块相互配合,实现外部负载在不同的过负荷信号下,继电器有不同的延时时间。

    一种指示灯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19232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1473829.4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示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指示灯,包括壳体以及发光组件,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发光组件包括容置于容纳腔内的灯盘,容纳腔内设置有柔性保护套,柔性保护套的内侧开设有与灯盘适配的限位槽,灯盘的外缘卡设于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对灯盘进行保护的柔性保护套,能够有效避免指示灯受外部环境影响发生振动时灯盘与壳体之间发生刚性接触,从而有效提高灯盘在振动环境下的抗振性能,尽可能的确保指示灯在振动环境下持续工作时仍然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

    一种功率变送器固定夹具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74484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1473810.X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夹工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功率变送器固定夹具,包括承载台、夹持机构以及驱动机构,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件,两个夹紧件滑动设置在承载台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承载台上;沿驱动轴的轴向,驱动轴依次设置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其中一个夹紧件与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另一个夹紧件与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率变送器固定夹具能够实现对功率变送器进行有效固定,并使得后续针对功率变送器的测试检测能够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通过独立设置用于驱动两个夹紧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能够使得两个夹紧件作用于功率变送器两侧的夹紧力更加稳定且可靠。

    一种继电器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73324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204306.X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线圈模块以及继电器底座,线圈模块的底部设置有插脚,继电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底座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插接口,底座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带以及紧固组件,固定带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带的第一端与底座本体的第一侧连接,固定带的第二端绕过底座本体的顶面后延伸至底座本体的第二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由固定带以及紧固组件组成的固定单元来对插接至底座本体上的线圈模块进行固定,能够有效提高线圈模块插接至底座本体上后的稳定性,从而实现降低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线圈模块松动甚至与底座本体分离的风险。

    一种功率变送器测试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40382U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21930196.5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功率变送器测试装置,用于变送器本体的检测,包括空心管、穿设在空心管内的压杆、穿设在压杆内的铜丝和套设在压杆外周的固定组件,在铜丝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铜块,铜块设在压杆的下端,在压杆的顶部开设有插孔,在插孔内固定嵌设有铜夹套,铜丝的上端与铜夹套固定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套设在压杆上的限位块和复位弹簧,限位块固定套设在压杆的圆周上,在限位块的圆周上固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块;在空心管的圆周上开设有贯穿空心管侧壁的L形滑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检测人员手持测试表笔即可完成对变送器本体的测试,尤其适用于需对变送器本体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需求,能节省人力,并减少触电风险。

    一种HD指示灯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38403U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22098826.3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D指示灯,使用螺栓穿过通孔将固定座固定在安装平面的安装孔外侧,将安装座放入固定座的内侧,通过旋转壳体带动安装座旋转,使安装螺纹与固定座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直至壳体的后端与固定座前侧壁贴合,此时电源接口与电源接通,实现HD指示灯的安装和使用,通过推拉条纹推动限位卡扣在卡扣槽内滑动,直至限位卡扣的后端延伸至卡扣槽的外侧并与限位卡槽相互卡合,实现对安装座的限位,避免安装座因为壳体的意外受力而出现偏转,通过灯罩保护灯体的输出端不受到外部影响,防爆镜片有效阻挡指示灯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受到的冲击,同时防尘罩能避免灰尘及雨雪落在灯罩表面造成遮挡。

    一种功率变送器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66126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475236.1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送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功率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以及设置于变送器本体左右两侧的接线机构,变送器本体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与接线机构一一对应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基板、定位件以及驱动件,基板与变送器本体对应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定位件设置于间隙内,且定位件朝向变送器本体的一侧与变送器本体对应的侧壁之间设有穿线腔,驱动件设置于基板上且用于驱动定位件靠近变送器本体对应的侧壁。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用于对连接至接线机构的导线进行进一步固定的固定机构,能够有效降低功率变送器服役于较为恶劣的环境或人为不小心触碰到导线时,导线松动甚至与接线机构脱离的风险,从而提高功率变送器在实际工作时的可靠性。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外壳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78731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1269814.6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开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多个连接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构成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外壳,多个连接结构沿外壳的周向依次设置以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结构包括插接槽和插接件,插接槽设置于第一壳体上,插接件设置于第二壳体上,插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插接部,两个插接部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卡接部,插接槽内开设有与两个插接部的卡接部一一对应的卡接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接槽和插接件作为连接结构,能够使得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后的结构属于卡接结构,整个第二壳体的拆装过程无需借助螺丝刀等辅助工具即可完成,简化了第二壳体的拆装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