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光纤连接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37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80047939.4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一种平面波导,其具有M×N数量的芯,并且具有N数量的芯的M数量的光纤连接到该平面波导。在平面波导中,在光纤所连接到的平面波导的连接端面中,连接有具有Q数量的芯的P数量的光纤,M×N等于P×Q,平面波导包括在平面波导中沿水平方向布置于相同高度位置处的多个芯、和在沿高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具有芯的层压结构,以便与连接到连接端面的光纤的芯对准,并且M×N数量的芯的位置沿高度方向是恒定的,并且仅沿水平方向改变。

    光传输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70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80099489.3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具备MIMO均衡器也能够容易地控制传输容量以及光信号质量的光传输系统。本发明的光传输系统具备N×M MIMO均衡器,准备了与光纤的空间复用数L相同数量的接收机(N台),使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的数量M在空间复用数L以下的范围内可变。通过调整信号光的数量M,可以事后调整光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以及信号质量。

    多芯光纤和设计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27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80050741.4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芯光纤和设计方法,该多芯光纤在具有比芯的折射率小的折射率的包层区域(12)以最小芯间隔配置有两个以上的芯区域(11),所述多芯光纤的特征在于,具有包围所述芯的具有比包层区域低的折射率的环状的低折射率区域(13),与未赋予所述环状的低折射率区域时的特性相比,赋予所述环状的低折射区域后的弯曲损耗降低,并且与未赋予所述环状的低折射率区域时的特性相比,赋予所述环状的低折射区域后的模场直径的变化没有变化。

    多芯光纤和设计方法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11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80029841.9

    申请日:2020-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芯光纤和多芯光纤的设计方法。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在任意的芯折射率的情况下得到随机的模式耦合的多芯结构。本发明的多芯光纤在具有比芯的折射率小的折射率的包层区域以最小芯间距Λ配置有两个以上芯区域,所述多芯光纤的特征在于,所述芯的结构是具有单一的传播模式的结构,调整芯结构和芯间距,以使相邻芯间的模式间耦合系数在0.73~120m‑1的范围内。

    多芯光纤及设计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1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80104144.5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光纤及其设计方法,能够扩大传输波长段并且降低串扰而延长传输距离。本发明的多芯光纤,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被配置成正方格子状的4个纤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纤芯的外周部具有:与所述纤芯的相对折射率差的绝对值为Δ、折射率比纤芯低的包层区域;所述包层区域的直径为125±1μm;截止波长为1.45μm以下;波长1.55μm下的模场直径MFD为9.5~10.0μm;波长1.625μm、弯曲半径30mm下的弯曲损耗为0.1dB/100turn以下;波长1.625μm下的纤芯间串扰为‑47dB/km以下。

    光传输系统
    20.
    发明公开
    光传输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58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80104134.1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传输系统,即使MCF中存在纤芯间损耗差,也能够满足调制方式所要求的XT。本发明的光传输系统包括:多芯光纤,具有多个纤芯区域,在至少2个纤芯间损耗不同;前方激励光源以及合波部,用于使在与信号光相同的方向上的拉曼放大激励光入射到多芯光纤的各纤芯;后方激励光源以及合波部,用于使在与信号光相反的方向上的拉曼放大激励光入射到多芯光纤的各纤芯;其特征在于,控制前方激励光以及后方激励光的强度比(将激励光的功率的比例设定为规定的值),以降低纤芯间的串扰(XT)变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