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437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80073435.2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 , F25B9/002 , F25B13/00 , F25B2313/005 , F25B2341/0662 , F25B2500/12 , F25B2600/2513 , F25B2700/1931 , F25B2700/21152 , F25B2700/21163
Abstract: 本发明以在R32单一或含有70质量%以上R32的混合制冷剂被封入在冷冻循环流转的制冷剂的空调机中,通过抑制制热运转时室内膨胀阀中的制冷剂流动音来谋求提高舒适性为目的。为此,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液体配管以及气体配管,连接具备压缩机以及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和具备室内热交换器、室内膨胀阀的室内机来构成冷冻循环,在R32单一或含有70质量%以上R32的混合制冷剂被封入在该冷冻循环流转的制冷剂的空调机中,其特征在于,在制热运转时进行由所述室外膨胀阀进行的节流控制,且进行由所述室内膨胀阀进行的节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68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4081.9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F24F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0 , F24F11/30 , F24F11/83 , F24F11/84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 F25B13/00 , F25B41/062 , F25B49/02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314 , F25B2600/2513 , F25B2700/211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抑制压缩机排出温度的上升,并且能够分别控制多台各室内机的制冷能力的空调机。因此,空调机为多室型空调机,将具备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100)和具备室内热交换器(201)、(301)以及室内膨胀机构(203)、(303)的多台室内机(200)、(300)使用液配管(121)以及气配管(122)连接而构成冷冻循环。另外,作为在上述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使用R32或包含70质量%以上的R32的混合制冷剂,具备检测上述各室内机的各室内热交换器的吸入侧空气与吹出侧空气的空气温度差的温度差检测装置,上述各室内机的制冷能力通过基于由上述温度差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各室内机中的空气温度差调整上述各室内机的室内膨胀机构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06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8246.7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 , F25B13/00 , F25B41/003 , F25B2400/12 , F25B250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全球变暖系数(GWP)较低的制冷剂且抑制效率降低,并且还能缩小连接配管的配管直径。制冷循环装置依次连接压缩机(1)、热源机侧换热器(3)、第一膨胀装置(4)、液体侧连接配管(7)、第二膨胀装置(21)、利用侧换热器(22)、气体侧连接配管(8)而构成。另外,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设为“(D0-1)/8英寸”(其中,“D0/8英寸”是使用制冷剂R410A的情况下的连接配管外径),并且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2≤D0≤4”,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3≤D0≤8”。
-
公开(公告)号:CN10243508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4143.1
申请日:2011-08-31
Applicant: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翅管式换热器及设置了该翅管式换热器的空调机,其目的在于,即使在传热管小直径化、翅片小型化、高密度化了的场合,也能够抑制由翅片形状的变形导致的性能下降。翅管式换热器具有多片的板状翅片(1)和传热管(2);该多片的板状翅片(1)按气体能够通过的方式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平行地层叠配置;该传热管(2)按贯通该板状翅片并且弯曲行进的方式构成,制冷剂通过其内部。在上述板状翅片上具有在多片上述板状翅片的层叠方向上冲切起的多个狭缝部(3a、3b、...);按上述多个狭缝部中的、相对于气体的流动位于最上游的狭缝部(3a)从上述板状翅片的突出高度(Hs1)比相对于上述气体的流动处在第二位置的狭缝部(3b)从上述板状翅片的突出高度(Hs2)更大的方式构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