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1118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793221.3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752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含有艾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杜仲10-30份、牛膝7-30份、三七12-28份、艾叶15-25份、肉苁蓉6-20份、川芎8-28份、桂枝10-20份、陈皮6-18份、茯苓6-20份和甘草5-20份。该药物组合物在治疗骨折方面,具有消肿定痛、补血补气、活血散瘀、扶正培本和强筋壮骨等显著的治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4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88180.2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SV-1病毒体外基因敲除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构建了可以进行诱导表达Cre-重组酶和I-Sce?Ⅰ内切酶的pREDI质粒,并将pREDI质粒、BAC-HSV-1质粒和含有HSV-1病毒靶基因同源片段的DNA片段同时转化到细菌细胞内,在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的诱导下,经过同源重组和筛选标记的切除,获得敲除掉靶基因的BAC-HSV-1,从而实现体外快速敲除HSV-1病毒的特定基因。该系统具有快速高效,操作过程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可用于构建临床基因缺陷活疫苗,也可作为对HSV-1特定靶基因功能研究的工具,因此具有很大的科研及临床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67379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67961.9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5/113 , A61K48/00 , A61K31/713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靶向HSV-1病毒UL18基因的小干扰RNA及应用。本发明根据靶向HSV-1病毒UL18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小干扰RNA。本发明首次发现,针对UL18基因的siRNA可导致HSV-1核衣壳无法正常组装,从而最终抑制HSV-1的增殖和感染;同时发现靶向HSV-1 UL18基因的siRNA作为小分子核酸药物还具有体外抑制阿昔洛韦耐药病毒株的作用。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HSV-1感染治疗方案中存在的药物毒性大、易产生耐药性、易复发等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siRNA及其修饰物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HSV-1及与HSV-1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小分子核酸药物或制剂;且靶向明确,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3968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15594.1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93/04 , C07D307/93 , A61K31/365 , A61P29/00 , A61P35/00 , A61K8/49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愈创木烷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Artemvulactone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将北艾Artemisia vulgaris L.的叶片粉末经浸提、浓缩后,通过萃取得到粗馏分,进一步采用小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相、反相硅胶等柱层析法进行纯化,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得到六个结构新颖的愈创木烷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Artemvulactone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的IC50为0.9±0.2μM,相比Dexamethasone的IC50值4.1±0.2μM更低,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可作为活性成分应用于化妆品和医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67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22305.6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23L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酮饮食在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本发明提前喂食生酮饮食,通过多步动物实验,在动物水平上直接建立疾病模型,再通过处死小鼠解剖获得相关组织进行微观水平实验,在分子水平以及组织病理学水平上探究生酮饮食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影响,最终证实了生酮饮食发挥抗HSE功能需要通过肠道菌群,在利用ABX处理清除肠道菌群后,其抗HSE作用消失。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1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23694.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艾叶挥发油在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在尼日利亚菌素、尿酸钠诱导THP‑1细胞炎症模型中艾叶挥发油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艾叶挥发油可以抑制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尿酸钠(MSU)等不同属性的激动剂对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主要表现在抑制NLRP3表达、ASC寡聚体形成、procaspase1的切割活化等,从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lβ、IL18、TNF‑α的产生,最终达到消炎的作用。因此艾叶挥发油可以作为预防或治疗NLRP3炎症小体相关的炎症疾病的药物或者复合药物组分。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0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4277.8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挥发性成分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的方法对艾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利用谱库检索的方法对全扫描“Scan”模式下的色谱-质谱图进行检索定性,得到全部挥发性成分的定性数据;同时,利用分段扫描的方法对主要挥发性物质在“SIM”模式下色谱-质谱图的峰面积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外标法计算得到各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上述方法具有简单准确,专属性、实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5606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1007933.4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衰老艾叶复合精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衰老艾叶复合精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艾叶精油0.5~2份、山茶油60~68份、椰子油20~28份、核桃油18~24份和维生素E 1~3份。该抗衰老艾叶复合精油有效保湿、滋润皮肤,祛皱,抗皮肤衰老,且配方和制备方法简单,体系稳定,保质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61661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893099.7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752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752 , A61K36/23 , A61K36/232 , A61K36/237 , A61K36/258 , A61K36/282 , A61K36/324 , A61K36/328 , A61K36/484 , A61K36/535 , A61K36/54 , A61K36/738 , A61K36/75 , A61K2236/331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艾叶的具有止痛功效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2‑28份、石椒草18‑26份、羌活15‑21份、三七13‑19份、乳香15‑20份、没药15‑18份、桂枝10‑16份、紫苏11‑17份、积雪草8‑14份、当归12‑17份、玫瑰花10‑15份、佛手9‑16份和甘草5‑12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在止痛方面,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标本兼治、调治结合等技术优势,尤其对于血瘀阻滞、寒湿内侵形成的疼痛具有显著地止痛效果,并且,其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制剂药效稳定,普适性好,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3595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07010.9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9/245 , C12N15/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9/12 , A61K2039/5254 , C12N15/63 , C12N2710/16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UL18基因缺失减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UL18基因的同源重组敲除,得到不含UL18基因和外源基因的重组菌株,所述同源重组敲除的重组敲除系统为包含BAC-HSV-1载体和pREDI 重组质粒的宿主菌;S2 BAC载体的切除及HSV-1 UL18基因缺失减活疫苗的获得。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减毒活疫苗,具有疫苗安全有效、不易发生毒力回复等优点,可有效防治HSV-1的感染。
-
-
-
-
-
-
-
-
-